首页 理论教育 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

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

时间:2022-10-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文化的定义,历史争论颇多,据统计,多达200余种。研究语言,同研究文化密不可分。笔者仅就价值观念、文化心理与象征、审美取向、宗教意识影响等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可进一步窥见英汉语言背后深层文化的差异。价值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表现为某些符合社会文化,具有持久性、稳定性,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的信念。

第二节 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

不同的语言转换必须服从特定的文化要求。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层,而文化信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因此,要更深刻、更贴切地传递原文的内在信息,译者必须探明英汉双语的文化特征及其差异,并将双语的文化内涵适当对接,真实地再现原文的面貌。由此可见,译者的双语文化知识在其成功的翻译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文化与语言

英语词“Culture”,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意思与“耕种”、“栽培”有关。文化的定义,历史争论颇多,据统计,多达200余种。文化的经典定义,是被称为“文化人类学之父”的英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的“文化是一种复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从社会上学到的能力与习惯(an integral whole which embraces knowledge,beliefs,art,moralities,laws,customs and other abilities and habits a man has acquired as a member in a society)。”有的学者认为文化是“ways of life”和“something that binds people together”。“文化”一词,中国古代已有,《周礼》说“观乎人文以成天下”,就含文化的意思。在中国,对文化一词定义影响最大的要数梁漱溟,他认为,“文化者,人类心所能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也是人类在其历史经验中创造的观念和事物的总和。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决定人们生活方式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根据不同的分类法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和精神文化(moral/spiritual culture);高层文化(high culture)、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和深层文化(deep culture)。物质文化由物质产品形成,包括人类创造并赋予意义的全部制品,或者说是有形物品,如衣服、学校、书本等。精神文化由精神产品形成,包括抽象的物质,如语言、思想、技术、制度等。高层文化包括哲学、文学、宗教等,大众文化包括风俗、习惯、衣食住行和人际关系等,深层文化指价值观、审美观、时间观、生活节奏、性别、阶层、职业、亲属及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等。文化的分类还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区分。文化属于一个群体,一个群体可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中国文化、美国文化,统称为宏观文化(macro-culture)。一个群体亦可以依社团、地域、职业、性别、学术团体、公司来划分,统称为微观文化(micro-culture)。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它储存了一个民族前人的全部劳动和生活经验,记录着民族的历史,反映出民族的习惯传统,透视出民族的文化心态,蕴含着民族的思维方式,标志着民族间的文化交往。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镜子。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其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民族心理、审美和价值观念必定会反映到民族语言中来。语言的民族文化特点,不仅指“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还泛指这一概念所表示的外延;语言中反映和记录的一个民族的历史、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制度、宗教、民间习俗等。

语言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研究语言,同研究文化密不可分。一个民族的语言与这个民族的文化彼此血肉相连。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曾这样论及两者间的关系:“语言是有背景的。此外,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任何语言都是用以表达文化的,其背后都潜藏着文化。不同的语言要素反映着不同的文化属性,预示着不同民族文化心理和不同的文化世界。所以,我们说,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映像。语言和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二、英汉语言的深层文化映现

属于特定文化圈的人们,其文化意识及至语言心理自然而然地打上了本民族文化的烙印。莱督(R.Lado)在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一书中指出:“我们把生活变成经验并赋予语言以意义,是受了文化的约束影响,而各种语言则由文化的不同而各有参差。”莱督还指出从行为模式的三个方面:方式(form)、意义(meaning)和分布(distribution)等方面进行比较:①The form is the same but the meaning is different;②The meaning is the same but the form is different;③The form and meaning are the same but the distribution is different.胡文仲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文化差异应包括:①汉语和目的语有相同的参照物,但意思不同;②汉语和目的语有相同的参照物,意思相似;③汉语和目的语有相同的参照物,但意思相反;④汉语有其参照物,但目的语没有;或目的语有而汉语没有。很多学者从思维方式、民族性格、道德标准、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等方面入手,分析并挖掘出英汉民族在深层文化上的差异。笔者仅就价值观念、文化心理与象征、审美取向、宗教意识影响等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可进一步窥见英汉语言背后深层文化的差异。

1.价值观念差异

价值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表现为某些符合社会文化,具有持久性、稳定性,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的信念。作为文化构成的深层因素,它既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因素在人们心中长期渗透、积淀的结果,它持久地影响着人们的态度、需要和行为方式,这是研究文化时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正如C.Kluckhohn(1951)所指出的:“一种价值就是一个概念,它或是外显的,或是内潜的;它或是指某一个体的特点,或是说明某一群体的特征;它是可能的、影响着对有效的行为的形式、方法和完结之选择的东西。”

东西方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念,往往赋予其语言以不同的文化内涵。譬如,将汉语“色情”与英语sexy相提并论,价值观的这一误解尤为典型。在汉文化中,人们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羞于谈“性”,sexy在汉语中不免产生“引起性欲的、色情的”联想,因而成了贬义、禁忌的用语。但在英语中,sexy是个褒义词,可指男性美或女性美,用以赞美男女的体态外表极富魅力,也可用来称赞衣物及可使人联想到人体曲线美的任何物品。

价值观念因文化的不同而各异,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长期耳濡目染而不知不觉形成的,也可以是经过个人的主动选择自觉学习养成的。它是探索不同文化中人们心灵奥秘的一把钥匙。个性、金钱、守时、效率、谦逊等价值项目基本上概括了人类文化中比较有典型意义的内容。

2.审美情趣差异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审美取向。汉语中不少带给我们心理联想或审美情趣的语言并不一定能引起英美人同样的感受。汉民族在人体的美感上过去比较重视“胖”的审美价值。绘画上的古代仕女图,脸部轮廓都非常圆满;唐明皇的妃子杨贵妃就是胖美人。从西方的绘画传统来看,对女性美的要求一直是健康之美。尼德兰画家鲁本斯(Ruberns),他所画的模特儿都是皮肤白细、丰满健康,用柔和的色彩来表现肉的色调。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的《大卫》雕像所表现的也是十分健美的刚刚成年的身体。“……肌肉和精神都是超凡的……身体魁梧似青年赫拉克勒斯,具有一切青年英雄的气质。”

3.文化心理与象征差异

从心理语言学角度来看,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某些词语能唤起人们对所指事物的感知和记忆,并能使人产生与本族文化对等的联想。比如,中国人爱用“黄色”象征低级趣味的影视书画作品,以至有时有人一看到“yellow book”和“yellow press”,就想当然地将其理解为属“扫黄打非”之列的黄色书刊。可实际上,前者指“法国等国家政府发表的报告书”,后者则指“哗众取宠的报刊”,与中国传统文化中“黄色”的伴随意义相别天壤。词义的引申取舍在很大程度上受深层的文化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本质上讲,“任何一种语言的背后都有着潜在的受民族文化制约的附加意义,也就是超语言信息”。

民族文化的个性差异必然形成源语和目的语表达方式的不同。在翻译中,为不造成负迁移式偏差,就需要转换文化象征来传递同样的信息。比如,汉语的“红眼病”兼指生理上的一种眼病及心理上的妒病,透出了汉文化的讥诮和诙谐,但英译却为green eyed(绿眼)。汉语的“红糖”译成英语却是brown sugar(褐糖)。中国哲学讲“虚”,中国文化贵神似;西方哲学讲“实”,西方文化注重科学精确。红颜色在汉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尽管这种糖并非真正红色,但它有助于补血养身,就笼统以象征吉庆的红色称之;而英语将其定义为brown sugar就比较精确,因为这种糖的确更接近棕褐色。

4.宗教信仰和神话渊源的影响

“只学习语言材料,不了解文化背景,犹如只抓住了外壳而不领悟其精神。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化背景不同,同一词语所承载的内涵意义可能是不同的。比如,西方人信奉基督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上帝(God)创造和安排的。“上帝”和“天老爷”所代表的不相同,含义也不一样。虽然可以把“My God!”译成“天哪!”但反过来把汉语的“天”译成“God”就不大合适了。基督教中的God是万能的神,是真善美的总代表,而中国文化中的“天”却没有这种身份。

就整体而论,作为西方文化之源的古希腊文化,最具思辨理性精神,与实用理性精神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传统文化大不相同。比如:I'm never sure just how the children are taking it...One is sphinx,one seems almost removed,and one sees it all.句中的“sphinx”在古希腊神话中指“a winged monster with the head of a woman and the body of a lion that destroyed all those unable to answer its riddle”,故在Darken Your Graying Hair,and Hide Your Fright一文中用来喻指女儿对我长期失业“从不表露自己的看法和思想”的含蓄态度,意味深长,委婉动人。

以上分析可看出,英汉文化的差异对语言的影响无所不在。正如萨丕尔所说:“Language is a guide to social reality.”语言作为一定社会的文化现象,其背后所依托的是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蕴藏。事实上,人类生活中还没有哪一方面是不受文化的影响,不被文化所改变的。

三、文化视野中的翻译

奈达通过研究《圣经》的翻译,指出翻译中存在的文化问题。翻译不仅是双语交际,它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翻译的目的是突破语言障碍,实现并促进文化交流;翻译的实质是跨文化信息传递,是译者用译语重现原作的文化活动;翻译的主旨是文化移植、文化交融,但文化移植是一个过程;语言不是翻译的操作形式,文化信息才是翻译操作的对象。文化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化活动,翻译离不开活动的主体——人,离不开特定主体所处的文化环境。因此,我们应当认识到,翻译的内容不是语言符号本身,而是语言符号所承载的文化。译者的任务是尽量消除两种文字间的文化交流障碍。译者首先对原语言的文化信息进行感受、分析、整理、吸收,并转化为译者的思维信息,然后将其思维信息转变为目标语的文化信息,从而完成文化信息的准确传递。

把翻译置于文化的背景下考察,不难发现,文化对翻译的介入是永恒的。价值观念、审美意识、政治倾向、伦理道德、民族特色、表达习惯、比喻意象等跨文化因素对翻译过程有着很大影响。翻译的任务必须包括弥补或衔接英汉双语在翻译中出现的文化差异或“文化亏损”。只有克服文化差异,实现文化意象对接和信息连贯的翻译,才是有效的翻译。同时,弥补或衔接英汉双语在翻译中出现的文化差异或“文化亏损”是翻译的高层要求,也是翻译应该完成的任务。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最终目标是把一种文化的信息全部传递到另一种文化中去,实现对等转换。满足文化信息等值传递的翻译才是有效的翻译。因此,译者必须十分熟悉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提高双语的文化修养。只有那些英汉双语文化功底深厚的译者才能胜任语言转换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对接,而只有文化差异对接成功的译文才能完整地传递文化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