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课程实施困难与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期待_传承与嬗变

新课程实施困难与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期待_传承与嬗变

时间:2022-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课程实施困难与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期待_传承与嬗变_语文二、新课程实施困难与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期待我国的新课程在具体实施或“教师角色适应与发展”的过程中却举步维艰,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新课程的要求相去甚远。

课程实施困难与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期待_传承与嬗变_语文

二、新课程实施困难与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期待

我国的新课程在具体实施或“教师角色适应与发展”的过程中却举步维艰,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新课程的要求相去甚远。具体地说:第一,相对于先进的教育理念,我国的教师专业水平严重滞后,远远落后于学科的发展,并且成为制约新课程实施的一个“瓶颈”,直接影响乃至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方向、质量和深度。第二,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一个为教师创设的平等交流与对话的具体情境,课程培训往往异化成了“补差”、“说教”、“作秀”等活动,尤其是我国当前在“面向书本”、“面向理论”的教师教育中,以规范实践为己任、以普适的面目呈现的教育理论,已经游离于教师真实的存在状态,教育的理念正经历着从传统的认识体系走向实践的变革。对于教师而言,脱离情境的理论很难内化为自己的教育理念,因而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和理解无法有效地落实到他们的具体教学实践中。第三,新课程没能为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提供长远的规划和指导。知识社会背景下,职业工作的性质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教师工作的性质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教师从事教学的职业工作岗位,已不再像以往那样显得稳固和按部就班。教师队伍的人员结构调整、教师队伍来源多样化、学生人口的变化以及教师任用制度等,都使得教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职业压力,使得教师自主发展意识提升,他们渴望能得到实践性的指导与帮助。“教师是发生在所有各级各类学校和课堂中并通过所有教育渠道进行教育变革的关键活动者。”[8]因此,适应时代发展与变革,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水平,成为教师理解和使用新课程标准的核心问题。可以这样说,课程改革的目的就在于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因为“如果你是一个好教师,不改革,也一样能把书教好”,之所以要进行课程改革,就是教师的专业素质已经成为影响教育质量和制约教育发展的屏障。

由此可见,教师专业素质对课程改革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能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教师只有在具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个人品质、职业前景和工作热情的情况下,才能满足人们对他们的期望”[9],也才能真正践行新课程的期待和理想。如果我们期待着真正跨越理想与现实的藩篱,课程改革迫切需要关注教师作为改革主体的重要性。因为课程改革的理想最终要落实到课程实施的主要场所——课堂,而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又完全取决于教师。只有广大教师自觉地投身于这场“静悄悄的革命”并发挥作用时,课程改革才能获得内在自身的力量。也正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使笔者意识到当前确实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与解决。而分析、研究这些问题,既需要有理论上的系统阐述,更需要以实践为事实依据。基于此,本文试图将国内外教育界最新的研究成果运用于语文学科教育领域中,建构一个语文教师专业素质标准,并将其置于具体的教学情境——语文课堂进行检验,强调教师的专业素质在课堂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对教师实际工作状态的“深描”以及探查教师行为背后的影响因素,研究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而达到提升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目的。本文并不满足于对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描述与解释,而是将其置于具体教育情境中,关注情境的实然状态与内部视角,希望透过“个”的研究,洞察出在这样的社会和学校文化背景中,在这样的教师教育制度之下,依据这样的一个教师专业素质标准,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和职业经历的一群语文教师获取和提高素质的行动途径,以及他们对教师专业素质所持有的态度、受教育理论的影响程度等,从而以一种更为系统的观点来审视和回答新课程实施与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关系以及教师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试图通过建构一个语文教师专业素质标准,由具体的学科、具体的人(语文教师)所做的具体的事推出“类”,达到增强语文学科的专业性、提高语文学科地位的目的,同时也为教师教育改革寻找某种视角或突破口。

【注释】

[1]姜勇:《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后现代转向》,《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www.guayunfan.com)

[2]曾琦:《教师培训模式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建议》,《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第5期。

[3]刘万海:《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问题与趋向》,《教育探索》2003年第12期。

[4]顾明远:《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构想》,《人民教育》2003年第19期。

[5]王彦力、刘黔敏:《中国教师专业发展之回顾与展望》,《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2期。

[6]王少菲:《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1页。

[7]马云鹏:《课程实施及其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3期。

[8]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含其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