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因材施教创新教学_高等学校个性化教

因材施教创新教学_高等学校个性化教

时间:2022-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材施教创新教学_高等学校个性化教因材施教创新教学杜 娟个性化教育是以尊重个体独特性和差异性为前提,以提供多样化教育资源和自主选择为手段,以提升个体的创新能力和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因材施教,充分把握学科及教育对象的特征,寻求到最适合的教育方法,从而深层发掘教育对象的潜能,是每一个高校教师努力的方向。而这种“穿针引线”的教学一般放在课堂最后15分钟左右。

因材施教创新教学_高等学校个性化教

因材施教创新教学

杜 娟

个性化教育是以尊重个体独特性和差异性为前提,以提供多样化教育资源和自主选择为手段,以提升个体的创新能力和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个性化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适应现代社会多样性需求的重要手段,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材施教,充分把握学科及教育对象的特征,寻求到最适合的教育方法,从而深层发掘教育对象的潜能,是每一个高校教师努力的方向。

下面以我主讲的土力学课程出发,浅谈对于个性化教育的心得体会。

1.专业及课程特点(www.guayunfan.com)

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存在着较大的学习困难。从课程特点出发,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课程知识点较杂较繁,二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要求较高,三是该课程与后续专业课联系较大,对学习要求较高。然而土力学是专业基础课中与工程实践结合较为紧密的课程,可以以此特点作为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热情的契机。

2.学生特点

独立学院与本科第一批、第二批学生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基础知识较差,自学能力较弱,但具有一定的学习热情。土力学课程设置在第五学期,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储备,一旦前续课程有薄弱环节,对该课程学习会造成一定影响,继而影响到专业课的学习。

(2)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沟通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较强,但刻苦钻研的精神欠缺。大三的学生比较渴望获取专业知识,对工程实践兴趣浓厚,甚至一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累了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而力学课程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浓厚的兴趣,也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钻研精神和自学能力,否则容易导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难于弄清事物的本质。

(3)学习能力差别较大。有些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可以达到二本甚至一本学生的水平,对于这些学生予以一定的区别对待,应尽量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平台帮助其更加快速地提高。

3.教学方法及措施

通过对课程及学生特点进行深入的剖析,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避免填鸭式教学,尽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加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要他学”转变成“他要学”。

(1)打好基础,建立课程理论框架。深入浅出的课堂讲述,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土力学知识点较为繁多,而独立学院学生自学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课程基本理论框架是十分必要的。在具体的教学中,首先在概论部分摒弃了一味地照本宣科章节概述和课程发展史介绍,而是首先从工程实践出发,从滑坡、地基失稳、大坝渗透破坏、比萨斜塔等一些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或听说过的典型工程破坏问题出发,对号入座逐一介绍土力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从而揭示出土力学的知识框架,让学生首先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正式进入课程内容的学习后,除了按照课中的内容讲述外,还要帮助学生将看似凌乱的知识点进行串联,找到课程中本质相通的内容。如“有效应力原理”这一章节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可以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将书本知识很好地贯穿起来。多次实践后发现,这样做能够帮助学生消化课本知识,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而这种“穿针引线”的教学一般放在课堂最后15分钟左右。这样既可以帮助基础较好的学生,在知识点间建起“桥梁互通”,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可以回顾原有知识从而温故知新。

(2)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独立学院的学生毕业后更多的是参与到实际工程中去,因此学到的知识“会用、能用”对学生们更为重要。在课堂上用理论知识去解释一些工程应用,一方面可以充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往往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软土地基中最为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排水固结法,其中融合了土力学课程中三个重要章节的理论知识应用。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对此兴趣浓厚,课后会主动与教师讨论,甚至有学生在暑期实践中接触过一些工程实际方法,也会有助于他们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3)将课程与毕业设计挂钩。土力学与第六学期的专业课基础工程密切相关,有的学校将这两门课合并为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我系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两门课程分设在两个学期。因此在土力学课程教学中,还要兼顾后续课程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延续专业知识的连续性。

独立学院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时往往进度较慢,对设计所需专业知识陌生。为此,在学习土力学和基础工程时,将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挂钩,可以有效地提高毕业设计效率。

(4)个性化培养,注重独特性和差异性。将教学目标分级设置,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除了要掌握基础内容,还应培养其发散思维,开拓其视野。

首先,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土力学对于今后准备学习岩土工程方向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考研难度的教学内容。比如,土力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土压力理论,对于本科阶段的学生,要求能达到利用已有的两个经典理论计算土压力的大小。课堂上除了进行计算的训练外,可以适当讨论两个理论各自的优缺点以及今后工程中应用的要点,帮助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使其更深层次地理解理论并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中。

其次,今后注册岩土工程师制度势在必行,而土力学是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的核心课程。该考试对今后从事岩土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意义重大,但难度大。因此在课堂中,我首先让学生们认识注册制度及其重要性,并有目的地讨论研究注册考试类型的题目甚至是原题。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设置这样的教学环节往往可以增加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度及学习热情,甚至在帮助学生找到今后的专业方向亦有一定的作用。在我教授的学生中就有一部分已经考取硕士研究生,并将岩土工程作为其今后发展的方向,亦有一部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将考取注册岩土工程师作为其今后职业规划的重要部分。

最后,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为了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进一步提升自我,我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对土力学的相关知识予以讨论和解答,特别在考研前进行多次专项辅导。在辅导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得不错,但是对于一些理论知识理解不够到位,遇到新的难题不太能融会贯通,特别是考研试卷内容庞杂,题目又多与实践相结合。因此,我主要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针对他们的薄弱环节,展开专题的培训和辅导,培养他们善于总结、举一反三的能力。在与学生们的接触中,我发现作为三本的学生在考研大军中与其他学生竞争时,除了知识领域外,心态也相对脆弱些。有些学生的理论知识十分过硬,但是不够自信,在这个时候,作为辅导教师除了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外,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2007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王端端、余红玲在201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土力学分别取得了142分和136分的好成绩,如愿被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及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录取。学生们的努力与进步给予了我莫大的鼓励,激励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投入,更加细致地因材施教,更好地发扬文华学院个性化教育的教学理念。

(作者系文华学院城市建设工程学部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