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手机传播的优势和特点

手机传播的优势和特点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手机传播的优势和特点保罗·莱文森在《手机》一书中,对手机的发展做了最乐观的分析。手机短信参与为传统媒体提供了一定的新闻信息源,并及时地反馈受众对传播内容的态度和观点。这些都足以证明手机传播所具有的交互性优势。手机的信息到达率几乎可以达到100%,手机用户在接到信息的同时可以轻松快捷地做出反应,实现点对点的及时互动。

一、手机传播的优势和特点

保罗·莱文森在《手机》一书中,对手机的发展做了最乐观的分析。保罗·莱文森认为,人类有两种基本的交流方式:说话和走路。可惜,自人类诞生之日起,这两个功能就开始分割,直到手机横空出世,将这两种相对的功能整合起来,集于一身。手机之前的一切媒介,即使是最神奇的电脑也把说话和走路、生产和消费分割开来。唯独手机能够使人一边走路一边说话,一边走路一边发短信。于是,人就从机器跟前和禁闭的室内解放出来,进入大自然,漫游世界。无线移动的无限双向交流潜力,使手机成为信息传播最方便的媒介。(25)

保罗·莱文森对手机传播优势做出的最为乐观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手机传播本身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和特点。

第一,就是手机的可移动性和便携性。手机体积小,携带方便,具有贴身性。传统媒体中,只有报纸同样具有便携性,但却不具有手机传播的其他优势。电视和网络媒体终端不具有可移动性和便携性,虽然现在的移动电视和轻便的网络媒体终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但与手机相比较起来,手机传播的优势更大。广播被称之为伴随性媒体,但手机传播有过之而无不及,对于拥有者来说,手机媒体是一种贴身媒体,是一种真正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媒体。

第二,就是手机传播的交互性。传统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比较欠缺交互性。因此,近几年来随着手机的普及和短信的应用,手机短信的参与功能成为报纸、广播、电视增强互动性的必要手段。手机短信参与为传统媒体提供了一定的新闻信息源,并及时地反馈受众对传播内容的态度和观点。2005年电视节目《超级女声》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机短信的强大参与性。这些都足以证明手机传播所具有的交互性优势。随着手机媒体功能的全面开发,这种优势更加突显出来。手机的信息到达率几乎可以达到100%,手机用户在接到信息的同时可以轻松快捷地做出反应,实现点对点的及时互动。虽然,网络媒体也具有一定的传播交互性,但是,由于手机是最个人化、最普通的小工具,它的普及率远远高于网络媒体终端。据新华网报道,在全世界有15亿人在使用手机,而仅2004年就有6.9亿只手机被售出——是PC和笔记本电脑的6倍。(26)

第三,手机传播具有快捷迅速性。手机在打破制作周期、获取地点、公用信息利用等方面限制的同时,更打破了信息采集者的限制,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这一媒体的记者,这使得信息的来源更加多元、全面和快捷。几乎遍布全球的GPRS网络设施,使手机网络比电脑网络的自由度更大。(27)

第四,手机具有一定数量的用户群。根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最新数据,2004年,我国手机用户人数达到了3.348亿人,比2003年增长了6500万人。而到2005年底中国手机用户接近4亿,达到3.93亿,普及率约为30%。(28)这么庞大的用户群体,实际上为手机媒体准备了相当可观的潜在受众群体。

第五,手机传播具有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双重传播特点。手机既可以作为信息的接收端,也可以成为信息的发送者。手机传播既可以实现点对点的人际传播,也可以实现点对面的大众传播。并且两种传播类型交互在一起,互为作用。这就形成了手机传播的一种延续性。因此,手机传播不是单向传播,而是多起点的互动传播。

第六,手机传播囊括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传播方式。随着手机的多种媒介功能的开发,手机的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从最初的手机短信SMS(Short Message Service)的文字传播,发展到支持多媒体功能的彩信业务——多媒体短信服务MMS(Multimedia Message Service),而即将应用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讯相结合,更为手机囊括多种传播方式提供了技术前提和保证。霍华德·莱茵戈德(Howard Rheingold)在《聪明暴民:下一次社会革命》中提到新媒体的全新沟通模式:互联网的力量从电脑转移到手机上,诞生全新的社会现象、全新的沟通模式。实际上就体现了手机所具有的整合性的、兼容性的、全新的传播方式。(29)

总的来说,同其他四大媒体相比,手机比电脑更为普及,比报纸、广播更为互动,比电视更为便携,手机已经显现出超越其他媒体的一些特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