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手机人际传播的利弊

手机人际传播的利弊

时间:2022-10-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手机媒体所担当的传播实践,有益于人际关系现代化的建构。人际传播必然在一定的关系中发生,同时又可能会造成一定关系的变化,因而传播主体需要在人际传播过程中不断对对方主体进行认知,以定位彼此的关系。主体认知的根本在于对人性的关注,而真正的人际传播正是要建立在这种人性关注之上。作为人际间的交往工具,手机史无前例地实现了社会个体的个性化传播。

在人的现代化理论已有的研究观点看来,人的现代化其实就是指与现代社会相联系的人的素质普遍提高和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细微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这当中,包含人的现代化和人的继续社会化。人的现代化过程从人出生开始,经过儿童和少年阶段的变化,逐渐掌握社会成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人的继续社会化,主要指具有社会成员资格的人,不断学习、接受新的文化内容及适应角色变化的过程。总之,人的现代化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观念体系和行为模式中的传统性逐渐减少而现代性逐渐增加的过程。

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的现代化密切相关。作为一个系统的社会过程,一个健全的社会现代化,应该包括人的现代化、物质现代化以及制度现代化等几个方面,其中人的现代化可以说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

“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人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其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均产生于现实世界中,也必将受制于现实社会。因此,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特别是物质条件的现代化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首先,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是由人来推动和完成的,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动力。在现代化历程中,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是同一个现代化过程的两个侧面,彼此是一致的,可以互相促进。社会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前提。同时,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任何社会之间始终处于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之中。其次,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人类历史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亦即实现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也必然包含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即社会主体——人的现代化和社会客体——环境的现代化。另一方面,社会历史从来不是脱离人的活动的无主体的过程,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革均是由人推动的。因此,社会主体人的现代化是创造现代化社会客体的先决条件;而社会客体的现代化,又创造出现代化的人。最后,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是一种互动关系。人的现代化对社会现代化具有能动的作用。

据此,作为个体化的信息传播工具,手机不仅在促进社会现代化,尤其是社会交往的现代化上有其特殊意义;更为关键的是,手机在促进人的现代化,尤其是人的全面发展意义上的现代化有不可替代性。

手机媒体所担当的传播实践,有益于人际关系现代化的建构。人际传播必然在一定的关系中发生,同时又可能会造成一定关系的变化,因而传播主体需要在人际传播过程中不断对对方主体进行认知,以定位彼此的关系。主体认知的根本在于对人性的关注,而真正的人际传播正是要建立在这种人性关注之上。作为人际间的交往工具,手机史无前例地实现了社会个体的个性化传播。个性是个人的基本属性,个性化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人与人的交往之中。从麦克卢汉的视角看,手机也是人的感官的延伸,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扩大。不仅如此,手机传播结构起来的商谈参与者还是自由的,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志和要求。透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到,承载当代社会个体与个体之间人际传播和交往之重要职责的手机,对个体的主体性建构、基于这一建构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放以及基于这一解放的整个社会的交往观念的现代化推进都是大有裨益的。

手机媒体所担当的传播实践,还有益于人的情感现代化的达成。从传播学的视域看,情感既由传播所引发,也在不断地寻求传播。所以其现代化,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社会个体和整体的交往和互动。

首先,情感总是发生于存在互动关系的社会情境里。情感就是关系,没有关系便无所谓情感。比起理性的互动,情感更多地依赖一种面对面的、坦诚的互动过程,从而在情感行动中包含着哈贝马斯所认为的“从孤独的合目的性向社会互动视角的转变”。其次,情感需要的满足依赖于社会互动。情感需要总是指向外部,并需要在外部关系中来满足,因此,在情感需要缺乏或丧失的地方就会出现社会互动,社会互动为自我情感意义的获得、感受和表达提供了平台。最后,社会互动使个人情感的回报成为可能。社会互动过程也是人的情感的社会化过程,人的情感社会化就是在社会互动中完成的。情感、自我和社会三者不是分离的结构,而是互动的过程。

可以说,人类选择手机,其实也就是选择更为自主和自由地来传播那部分只需面对相应个体的个人情感的工具。这些情感的对象化、选择性地接触,在建构社会个体、促进社会个体的现代化的同时,也很好地疏解了那些虽属个人、但却并不外在于社会的消极情感;当然,也加固了人际间的情感。

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作用都是相对的。手机也不例外。随着手机媒体的广泛普及,其具有的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方面:

1.人对手机的依赖日益严重

现在人们出门,可以不带钱包、不带钥匙,却不能不带手机,甚至有人形象地将手机比喻为“电子狗链”,一旦手机不在身边,很多人就会心神不安,感觉与亲人、朋友失去了联系,脱离了社会。从文化视角加以解读,以移动通讯为保障,离散的个体不仅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来自出发前所在环境的信息,同时可以即时地从身边拥有的社会关系中寻得支持。人们将手机当作能够提供物质和情感支持的渠道,把通过手机进行的交流作为最迅捷地证明自己存在于社会网络之中的方式,人们也更加依赖于手机。

2.遭遇私密性的危机

由于手机是以个人为中心建构的媒体,作为现代社会中私人话语行为的重要中介,里面有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因而具有很强的个人性和私密性。手机一方面是我们私人生活中的超级帮助者,另一方面一旦别人一伸手就能轻易触及我们的私人空间。手机带来的隐私问题在于它与网络结合后广泛的传播能力以及被用作商业价值资源的可能性。隐私外泄的最大危险不在于它被看见,而是它会被保存成文字、图片或音像形式,被无限复制和迅速传播,处于被大众觊觎的境地。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手机入侵了我们的私人生活空间,扰乱了正常的生活流程。同时,手机使我们失去了存在于私人和公众、自然与社会以及社会群体之间的界限感,他人总会无法控制地参与进我们的私人谈话中,我们也总是不由自主地卷入他人的私人交谈中。

3.引发道德焦虑、思想符号化和对信息的麻木

我们说,技术破坏了人际交往正常、和谐的状态,手机消除了空间,也缩减了人们因分离而产生的思念,生活世界的人文内涵变得日益薄弱。手机作为通讯工具,暴露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往的真实性问题,交流双方的情景彼此不透明,给交往中的谎言创造了条件。不仅如此,手机的转发和群发功能加剧了现代人工具的异化。日益复杂的科技简化了人类的生存经验,我们便成了媒介体系中的机器人。手机将情感的内在(复杂)与表达的外在(简单)形态这一组相互排斥的活动合理化了。也许它们更多源于人的惰性,但同质化的短信无疑使人产生“信息麻木症”;同时,短信“共享现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取向、审美取向和价值取向,进而影响到文化多样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