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手机人际传播的概念及特点

手机人际传播的概念及特点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人际传播的历程中,媒介的每一次进化,都带来了传播世界的革命性变革。手机人际传播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作为传统人际传播的补充和延伸,成为新兴的也是最为普遍的一种人际传播方式。总体而言,手机人际传播有如下五个特点:第一,手机人际传播拥有多样化的介质,而且各种介质之间彼此共存。

在人际传播的历程中,媒介的每一次进化,都带来了传播世界的革命性变革。手机应该是目前最受人关注的新兴媒体之一。手机最原始是作为人际间的通讯工具而存在的。传统的人际传播按照传播双方作出的时空位置划分为即时传播和延时传播,而手机媒体打破了这个局限,实现了非同一地点的对象间的即时传播,真正做到了信息收发一体化,实现了人际传播的即时与互动。手机人际传播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作为传统人际传播的补充和延伸,成为新兴的也是最为普遍的一种人际传播方式。旧手机结合了文本信息与通话功能,视听说一体化,满足了人们获取信息、增进情感、获得认同的需要;手机个性化和智能化又极大地突破了人际沟通的内容与形式限制。

据此,我们可以尝试对手机人际传播作出定义:手机人际传播,是指让你与他人借助手机这一有形实体进行的非面对面的传递信息与交流情感的传播活动。

我们可以从通话向度和短信向度分别来理解手机这一特殊的人际传播媒介。(22)

通话向度上,手机之前的一切媒介,即使是技术先进的电脑,也把说话和走路、信息的生产和消费分割开来。手机则做到了信息获取和信息表达在移动中的合一,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发送和接收的合一。正是因为如此,手机媒介将人类在传播历程上追求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符号系统都集于一身,使得人类获取与表达信息时不再受时空的约束。也就是说,手机媒体的出现和普及使得人类社会的传播回归人际性,实现了更高层次上的“重新部落化”,这既是人际传播这一本质需要的回归,也是一种升华。

短信向度上,短信的出现,让人期冀传播的意义由单纯的信息传递向着媒介玩具化、娱乐化的方向发展,人际关系也因此在一种更为轻松的氛围里协调发展。这里,短信功能是指普通短信服务(通过手机发送和接收有限长度的文字信息,可以是词语、数字、字母的任意组合),增强型短信服务(可以收发较长的信息,包括文本、简单音乐、普通黑白照片以及部分简单动画)以及多媒体短信服务(支持移动图像、卡通、交互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亦可把文本、声音、图像、视频等集成在一起进行发送)。短信对于传播意义的改变还在于人际传播的社会影响力得到空前的膨胀,此时的人际传播更符合传统人际传播意义的范畴,也大大拓展了人际传播的现实意义。

手机的传播学特性是建立在手机的技术特性之上。手机与过去的媒介形态相比具有四点显著的技术特性——便携性、移动性、贴身性、渗透性。

1.便携性

相比于曾经笨重的“大哥大”,现今的手机机身小巧,便于携带。报纸虽“身轻如燕”,但如果把多年的报纸相互累加则“重如小山”;电视广播受硬件所限,都不便于整天相随;笔记本电脑可随身携带,但其以公斤计的重量在手机平均100—200克的“轻量”面前,已经毫无优势。和前几种媒体相比,握在手中的手机分量几乎可以忽略。

2.移动性

保罗·莱文森(Paul Levinson)看来,自人类诞生之日起,说话和走路在人的交流方式上就已被分割开来。直到手机横空出世,两者才合二为一。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所认为的,电子媒介把人变成“无形无象”的符号,把没有血肉之躯的人送到远方,电子媒介在信息传播方面展现了神奇的特质。但在手机之前的一切媒介,即使是电脑,也分割了说话和走路、生产和消费。唯独手机把人从机器跟前和紧闭的室内解放出来,送回到大自然中去,只要一个用大拇指操作的手机,就可以“一指定乾坤”。

3.贴身性

现代社会,手机已经和人们形影不离,成为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人说:“白天在口袋里,手机是我的另一颗心脏,只要它还跳动,那表示我还是健康地活着;夜晚在枕头边,手机是我的另一双眼睛,只要它还在闪烁,就隔不断我与世界的联系。”(23)

4.渗透性

根据2012年3月20日,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在官网公布2月末的用户数据显示:中国电信手机用户数量在2月升至1.323亿户;中国移动用户规模达到6.614亿户。而中国联通在2012年3月15日提交给港交所的文件中称,公司拥有1.601亿的2G手机用户以及4590万的3G用户。三者相加,中国手机用户已达9.997亿。如今手机已经遍布各行各业人们的生活工作当中,上至国家政要,下至平民百姓,手机都如影随形,成为大众化的符号。

总体而言,手机人际传播有如下五个特点:

第一,手机人际传播拥有多样化的介质,而且各种介质之间彼此共存。任何传播活动的开展都需要有一定的传播介质方可进行,人际传播也是同样,比如说它需要语音、文字等。由于手机具有特殊的技术性能,它恰好能承载物理世界中所能出现的大部分传播介质,如纯文字、图片、语音信息以及多媒体信息,因此手机与人际传播的相互结合可以说是天作之合。

第二,手机人际传播的交流更为直接、集中,传播过程中信息冗余度低。不同于大众传播和组织传播等具备一定程度组织结构的传播形式,人际传播的结构可以说是十分松散的,其显著的特点是就交流的无主题性和随意性。在谈话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某一话题被岔开,双方原本正在准备的谈话主题被其他无关信息中断或者弱化。总之,在人际传播过程中,信息冗余度较高。通过手机短信聊天或语音通话进行的人际交流,相对有效地避免了这一点。相比传统的人际传播方式,手机的信息长度变短、信息含量提高,因而主题倾向性较为明显,话题内容集中,讨论开展范围也相对有限,有效传播的比例较高。

这与手机自身的技术特点息息相关。普通手机甚至是当下流行的智能手机,其中文输入法都相对较为繁琐,一个按键代表3—4个拼音字母,在文字编写过程中有时还需要来回切换输入法。因此,想要将一个句子完整地表述清楚,必须至少按几十次键盘。如此复杂化的操作决定了人们不会用这种相对较繁琐的工具进行漫无边际的交流。另外,普通大众会对手机资费有所顾虑。

第三,具备多元化、立体化、多媒体形态的技术手段。传统人际传播模式单一。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出现,将网络与传统传播方式进行了更为有效的结合。用户既可以单纯地通过语音通话或者纯文本短信进行声音或文字的交流,更可以选择多元化的交往方式,比如结合视频片段传输、动态图片传输等,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信息交流。这样的新型媒体使得人际交往开始展现多元化、立体化和个性化的风采。

第四,传播对象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同于网络世界中,我们可以和任何人“相遇”,通过手机完成的人际传播,其交往对象具有相对明显的确定性。不可避免的,要想与一定的对象进行手机人际传播,首先必须知道对方的手机号码,而这正是他人私隐的一部分,一般不会轻易告诉他人。交往对象的相对限定,就使得手机人际传播的范围一般局限在一个与机主关系较近的小范围内。但随着手机与互联网关系的日益密切,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开始使用手机上网、购物、聊天等功能,这一特点可能会发生改变。

第五,手机人际传播不受时空所限,反馈即时。手机人际传播不要求交流双方必须处在同一时空范围内,这一点与传统人际传播有很大的区别。只要保证信号通常,就算是身在上海的家中,也可以给身在美国的朋友打一个电话或是发一条信息。同时,传受双方可以同步参与整个信息传播活动,即时进行反馈,而不用再像等待信件或电子邮件那样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代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