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打造思考型的编辑部

打造思考型的编辑部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2.4 打造思考型的编辑部一、做有思想的新闻看事实,也看见识。重视思想观点的传播,而不仅仅满足于还原事实,正在成为报刊业竞争中的一种现象,也在很多场合决定了报道是否具备一流品质。2004年4月,发生了中国外出务工人员在伊拉克被绑架的事件,媒体纷纷报道,但多是就事论事。2005年1月,再次发生了伊拉克武装人员挟持中国人质的事件,劫持者还首次向中国政府提出了政治要求。

5.2.4 打造思考型的编辑部

一、做有思想的新闻

看事实,也看见识。重视思想观点的传播,而不仅仅满足于还原事实,正在成为报刊业竞争中的一种现象,也在很多场合决定了报道是否具备一流品质。

所谓“有思想的新闻”,就是在还原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对事件的意义进行独特的发现和深度的解释,传达本报本刊的立场和观点,并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概念和命题,从而增加新闻的深度和锐度。

业内有人提出,从中国所处的转型期来看,这是一个思想比信息更加匮乏的时代,是一个需要主流思潮来引领社会前进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的时代。报刊面对的,因此是这样的社会需求。

一位资深新闻人说:“从信息的角度来讲,在网络时代量是不缺的,缺的是观点,独到的观点。当然不是不科学、瞎说的,要冷静的分析和思考,这是从老百姓到上层都需要的。”(18)

《瞭望东方周刊》曾在2004年做过一次读者调查,反馈的结果表明,在读者最欢迎的栏目中,“观点”排在了第一位。有读者是这样说的:我们不仅仅想看到事实,而且更想知道,事实究竟意味着什么,编辑部是怎么看的,别人是怎么想的。

南风窗》的影响力,很大程度来自于它提供的观点。这是一份半月刊,在新闻事件报道的时效上,有时候会跟不上别的媒体,这就要求它提出更加新锐独到的思想。该刊前总编辑秦硕说,《南风窗》给自己界定的核心能力是“南观点”或者“南分析”,就是说,把提出观点和分析的能力作为杂志的核心能力(19)

观点常常直接体现在报道中,使相当一些新闻看上去并不“中立”。2005年8月27日,《新京报》在报道北京地铁着火时,发表了《列车为何带故障运行四站路》一文,批评的立场是十分明显的。同一天的《京华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广电领导痛陈节目低俗》,也摆明了要跟电视台“名嘴”过不去的态度。2005年8月5日《国际先驱导报》头版头条是《日煽动两岸军事对峙》,倾向性也十分鲜明。

观点、立场的不同,编辑思考问题方式的差异,直接决定了报道的角度。2006年2月26日的《北京晚报》和《法制晚报》,头版头条都是关于《中国区域发展蓝皮书》的新闻;但是,《北京晚报》的标题是《“京津冀”将掀第三浪潮》,指出蓝皮书“让北方人挺直了腰板”,我国改革开放的第三波浪潮将彻底改变我国区域发展“南高北低”的不平衡状况;《法制晚报》的标题则是《环绕京津出现罕见贫困带》,指出“如果贫困人口涌入首都,将直接影响城市形象、社会安全和生态环境”。

二、案例:在热点突发事件中增加思想含金量

在热点和突发事件发生时,大批媒体一齐拥上,很难有独家优势。除了争抢第一手的事实材料外,这时候,有没有独到的视角,有没有独到的思想,有没有独到的发现,同样成为竞争的关键。因此,一流话题的新闻竞争中,就有一个思想性的问题。

2004年4月,发生了中国外出务工人员在伊拉克被绑架的事件,媒体纷纷报道,但多是就事论事。而4月22日《瞭望东方周刊》做的封面文章则提出了新的观点。这组文章,由三篇组成:主打文章鲜明提出了“中国人的全球风险”这样一个新概念;另外两篇则用来支持这个提法,还原了绑架案的经过,并对被绑架者的家乡进行实地探访,寻找中国人纷纷出外打工的深层次原因。

那么,主打文章为什么不是像其他媒体那样直接描述绑架事件的经过呢?编辑认为,这起事件的真正新闻并不是绑架个案,而是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提升,中国已开始进入了一个海外高风险的时代,这个重要的变化,报刊必须向读者做出告知和解释。该话题一经确定,编辑便让记者重新搜集事实,对外交部、专家学者和普通公民进行有针对性的采访,综合出了中国人全球风险的10种情况和成因分析,以及防备未来风险的对策。

编辑的判断是正确的。在后来一段时间里,这类风险不断发生,中国在海外的各类人员多次遭袭、遇险,与文章的预见不谋而合。这篇文章的观点也一再被海内外不同的媒体引用。一年半之后,新浪网新闻中心的编辑王薇说,“我知道那篇稿子,后来很多涉及中国人海外遇险的情况,都会把它作为背景资料放出来。”(20)文章发表后几个月,外交部新设立了涉外安全事务司,外交部办公厅还新设了一个应急办公室。第二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了中国人的海外风险问题。

三、如何给报道增加思想含金量

那么,如何才能从看似平淡的事件中,发掘出深刻的思想内涵呢?如何才能让编辑的思想火花在读者那里碰撞出高温来呢?怎么做有思想的新闻或者有新闻的思想?技术上有什么要求?这同样是报刊编辑学需要探讨的课题。

(1)用政治眼光去审视新闻事件。

缺乏政治内涵的新闻往往也缺乏思想的厚度和深度。在这方面,外国同行是比较重视的。2004年底的印度洋海啸后,国内各大媒体都报道了中国向海外捐款,但多是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但看问题比较深刻的是德国《新德意志报》,1月23日,该报在《中国支援灾难受害者》一文中提出:“随着这次为印度洋海啸救灾提供人道援助,中国朝一个超越国界和有责任意识的社会迈出了第一步。亚太地区国家此前大多对中国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持怀疑态度,现在它们也注意到了这一信号。”当时,《参考消息》的编辑敏感地把原文的题目改为了《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显然,这里值得传递给读者的真正新闻,不是中国人到底捐了多少钱,而是中国的软实力在亚洲如何扩展。

(2)热问题冷思考,保持怀疑精神,反向提问。

编辑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敢于怀疑,而不是盲从既有的解释。《新京报》前总编辑杨斌有一个座右铭:否定之否定。其实这就是产生新思想的原汤,尤其是要经常做反向思维。2004年,全国媒体一致声讨苏丹红,《新京报》却提出:苏丹红可能并没有那么大的危害性。2005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建立创新型国家,大部分媒体都做正面报道,展望美好前景,但是,也有编辑建议应向读者展现过去几十年我们“非自主创新”产业走过的弯路。失败和试错才是新思想的来源。

(3)把握事物发展的重大变化。

2005年1月,再次发生了伊拉克武装人员挟持中国人质的事件,劫持者还首次向中国政府提出了政治要求。“9·11”事件后,由于中央的正确处理,中国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引火烧身”,但这次挟持事件却具有一定的“临界点”意义:此后,针对中国人的恐怖袭击有可能不再是仅仅瞄准经济目标了。而中国又有多少值得要挟的政治目标呢?编辑是否看到了这个深层次的命题呢?这起新闻事件可以让人深入思考的地方在于:一是政府义务与公民责任及个人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关系的问题;二是政治性质劫持事件对改革开放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的考验。

(4)利益观点。

是什么在影响利益?什么是生死攸关的事情?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交集点是什么?2003年底,国内某媒体的编辑曾要求记者做过一篇《朝核会谈的经济底牌》,试图从利益角度分析朝鲜半岛的复杂外交形势,对朝鲜核武计划与经援的关系、朝鲜的经济困境、大国在东北亚的利益机制等问题,作出了独立的判断,认为各大国在消除朝鲜核武目标上是一致的。后来,均被事态的发展证实。

(5)整合分析和前瞻分析。

把发生在不同时空点上的零星事件、现象和信息,集纳到一起来进行分析,找出共同点或差异点,提炼出更重要的新闻主题。如《南方周末》的《瞩目第十代“海归”官员》一文,即是这样的类型,根据对各种渠道材料的分析判断,对未来中国政局的变化提出了编辑部的看法。

(6)营造新概念。

2005年,在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时,《国际先驱导报》提出中日需要“奥斯威辛共识”,这就是一个新概念,要比很多媒体仅作简单的历史回顾要高出一筹。不过,仅此是否够了呢?又有编辑提出,如果作进一步报道,不妨看看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舆论中是否有类似的声音。比如,会不会提出应该有亚洲版的“奥斯威辛共识”?可以考虑对日本舆论在纪念期间的相关报道进行概括和分析,看日本媒体是以怎样的眼光、语气和姿态报道的,日本媒体笔下的“奥斯威辛”是怎样的。这些都是基于编辑提出的“中日奥斯威辛共识”这样一个新概念。

(7)从司空见惯现象中发掘深意。

越是平淡的事件,就越有做出潜在大主题的可能。2005年《新周刊》做了一期“睡不着”的封面,专门讨论中国人睡不着觉的话题。本来,这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选题,各种媒体从健康的角度报道得多了。但是,《新周刊》将之与中国GDP高速增长的背景联系起来,便不仅仅做出了新意,还做出了比较深刻的思想性。

(8)提出可能引发争议的话题。

毫无悬念,没有冲突,缺乏交锋,谈不上思想性。而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那里,也体现在多元观念的并峙激荡之中。如2004年底印度洋海啸后,《新京报》开辟了有关“是否要敬畏大自然”的讨论专栏,不同的专家学者纷纷发言,激烈对峙,持续很久。这种思想的碰撞,也形成了很好的市场卖点。

四、打造思考型的编辑部

首先,总编辑的思想境界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报刊的领军人物,总编辑是不是有思想,对于报刊的整体高度起着决定性作用。总编辑保守僵化、眼界狭窄、不鼓励思想解放、压制采编人员的不同观点,都会直接影响到报刊的竞争力。

其次,编辑部思想制度体系建设是保障。编辑部首先是一个思想中心,是一个智囊机构,而不是一个纯新闻的技术加工车间或者一家提供零碎信息产品的超市。传统的编辑学教科书较少讨论这方面的问题,有的也只是片面强调编辑工作就是保证思想观点的“正确”,却忽略了鼓励思想观点的提炼和创新。在制度体系建设方面,编辑部应沿用一些科学的方法,比如,头脑风暴法、借助外脑制度、专家互动机制、同行及民间走访制度、网络意见跟踪法等。

再次,编辑的真知灼见是关键。要让思想闪光,需要有相当强的编辑力量,编辑部要汇集一批勤于思考、对国内外大事有着真知灼见的编辑,而不能养着一群胸无点墨、对国家前途没有想法、只知道应付流水线的打工者。说到底,这并不是一个新闻技术问题。把记者写出的枯燥文章,改写成可读性强的故事,这个问题相对来说比较好解决,但要提升思想深度却是功夫在诗外。

五、不要让思想扭曲事实

经历了“文革”的人都知道,那时的一些报刊编辑,讲究主题先行,观念先行,常常不顾事实,造假惑众,大打棍子。大量的新闻成为了“证明”和“表态”。这十分可怕。因此,编辑一定要力避以下情况的发生:

●让事实迁就思想。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不能为“求证”某个思想,而去刻意寻找“有利”的事实。禁绝没有事实支持的观点,防止无理狡辩。不能以失实的新闻推导出某个观点。

●高高在上,夸夸其谈。有的编辑喜欢以极为高屋建瓴的议论代替故事和细节,动辄天下国家、宇宙世界,又无自己的独立有趣的主张,空话套话使读者望而生畏。

●以思想代替新闻。很难设想,在一张报纸上,每一篇文章都充满深刻沉重的思想。那必定是一张不堪卒读的报纸。

●传播错误思想。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有些观点严禁传播,比如不得否定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不得宣扬西方民主制度、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不得宣扬历史虚无主义,等等。

●背离符合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大方向。编辑要把独立而正确的判断贯穿整个新闻报道的始终。什么是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比如说,以前宪法中没有人权的概念,现在有了,这就是进步;以前宪法中没有保护私产的概念,现在有了,这也是进步。

●无限上纲,随意拔高。哪怕是最惊世骇俗的思想,也要说得有分寸,留有余地。对于一些新提法,要特别加以注意。另外还要注意平衡。在提出一种主张时,注意要给不同的观点留下空间。这是报刊的基本守则。

●咄咄逼人,强加于人。编辑要讲究传播艺术,要使读者容易接受。尽管是有立场倾向的报道,也要做到平实贴近、合情合理、多讲事实。

●每到新闻结尾都跳出来说话。一些编辑、记者喜欢把说教放在一篇新闻的结束部分,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大发一通议论。这常常是很糟糕的。结尾不是留给编辑、记者摇身一变成为政论家的地方。

下面再介绍一起个案。香港一媒体曾发表文章,批评内地传媒为了支持一种观点,不惜牺牲事实、牺牲报道原则。这篇文章举了两个例子(21)——

一是2005年初,内地媒体纷纷报道上海交通大学女博士后徐霞在美国夏威夷“无端”遭打,并被警方“无理”拘捕,引发群情激愤,外交部也不得不表示关注。可是,内地媒体的消息来源,完全是徐霞的一面之词。美国的酒店、警方和当地华人另有说法,但内地媒体却不加报道。“内地媒体仅为一方作说辞,对另一方当事人不作任何采访核实,就在司法判决前,对另一方进行舆论判决,实在是连起码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操守都没有,中国传媒人怎么啦?”

二是在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之际,内地有媒体在2005年1月26日报道:“在日本,记者根本看不到任何有关奥斯威辛集中营的纪念活动或报道,记者专门查了一下近几天各大媒体的报道,竟没有一条有关奥斯威辛纪念活动的消息。”但事实并非如此。上网搜索,至少找到了日本媒体154条关于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的报道。其中,1月29日,日本福岛县白河市奥斯威辛和平纪念馆院内,1000支蜡烛伴着沉沉夜色随风摇曳,纪念在奥斯威辛集中营死于纳粹德国之手的150万生命,《每日新闻》记者对此进行了跟踪报道。

香港媒体的这篇评论认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不顾事实、欺骗自己读者的情况呢?大概以为只要是“爱国”的,就天然合理,为爱国而造假的权利也必须加以维护。近年来,内地媒体出现一种趋向,许多新闻报道和时事评论都以所谓“爱国主义”或“民族主义”为标准。只要是中国人与外国人发生纠纷和冲突,不问青红皂白,一律支持中国人,声讨外国人。只要是中国人不喜欢的国家,它们的一切好事都不足信,它们的一切不幸都可以幸灾乐祸。这种“爱国”幼稚病给国际社会留下一些中国人褊狭、无知、说谎、虚伪、蛮横的印象。

思考题与作业

1.学习延安《解放日报》社论《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总结该文规定了哪些基本的新闻学原则。

2.阅读美联社报道手册。

3.两人配合,请一人从当天报纸版面上抄下20条新闻,把它们打乱,再请另一人按新闻价值将它们排序,最后与报纸版面对照。然后,另一人重复这个程序。

4.找一个小本子,对每周中国出现的新词进行整理。

5.阅读当天本地都市报的头版头条新闻,试着从其所报道的新闻事件中归纳出两个对立的观点。

6.下面这篇稿件,是不是新闻已很强了?是否让读者明白了?如你觉得有问题,请查资料,补充采访,并进行修改,把真正的新闻提到标题里,并重新做导语。

中国发现世界最古老的地衣化石

新华社南京5月13日电 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被誉为“陆地生态系统开创者”的地衣有可能6亿年前就从海洋来到陆地,开始在荒芜的陆地上制造土壤。

13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中国古生物学家袁训来、肖书海和美国科学院院士、古植物学家托马斯·泰勒的研究成果。根据这三位学者的研究,在中国西南省份贵州发现的3块似地衣化石表明,地衣结构出现在6亿年前,这为探索海洋生命向陆地转移提供了重要依据。

此前,被科学界认定的最古老的地衣化石出自苏格兰,距今4亿年,泰勒也是发现者。

“地衣是海洋生命进军陆地的先遣部队,”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39岁的袁训来研究员说,“6亿年前,地球表面很可能像现在火星表面一样,到处一望无际、毫无生机。在浅海中繁衍的地衣逐渐登上了陆地,它们产生的地衣酸腐蚀了岩石中的矿物质,为高等植物在陆地的生长提供了土壤。”

在地球46亿年的历史上,已知海洋生命存在了38亿年,高等植物存在了4.3亿年。这次新发现将地衣出现的时间提前到6亿年前,是地球早期生命研究的一项重大进展。

常见于岩石和树皮表面的地衣是最简单的生物之一,为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其中藻类利用光合作用为共生体提供营养物质,真菌则为共生体提供水分和无机盐,它们相互支持、密不可分。

2003年5月,袁训来与助手在贵州著名的瓮安生物群采集了一批化石,其中3块在生物显微镜下呈现出“令人惊奇”的网格状地衣剖面,许多蝌蚪状真菌丝状体环绕着球状蓝藻,部分丝状体还与梨形的真菌孢子相连,整个形态结构与现代地衣非常类似。

“这次发现表明,6亿年前,海洋中蓝藻与真菌已经相互依存,也显示在高等生物登陆前的2亿年间,地衣可能已经开始改造地表岩石圈。由于早期地衣的贡献,地球陆地才像海洋一样,逐渐变成了一个生机盎然、植物繁茂的美丽世界。”袁训来说。

【注释】

(1)甘惜分:《新闻论争30年》,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50页。

(2)范敬宜:《总编辑手记》,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第136页。

(3)参见傅兴宇:《新闻报道中的“非新闻现象”值得重视和研究》,新华社《新闻业务周刊》总第573期,1998年8月28日。

(4)商伟:《与林庚先生相处的日子》,载《读书》2005年第2期,第15页。

(5)这是李希光在新华社对外部从事报道期间,经常对下属说的一句话。

(6)参见赵鼎生著:《西方报纸编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本书作者有所调整。

(7)朱承修:《议文风》,载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编《传媒竞争与对策选择》,第179页。

(8)转引自吴飞主编:《新闻编辑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79—280页。

(9)吴飞主编:《新闻编辑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76页。

(10)吴飞主编:《新闻编辑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78页。

(11)2005年8月5日,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副司长王国庆发布《中国报业年度发展报告(2005)》,见人民网有关报道。

(12)2003年7月,本书作者等人对时任《南方都市报》副主编杨斌的访问。

(13)见南方报业网站。

(14)2004年11月9日下午,新京报社总经理韩文前做客新浪,与网友谈《新京报》创刊一周年来的情况。

(15)见南方报业网站。

(16)南振中:《尽通讯社之所能帮助媒体办出特色——在新华社召开的首都新闻媒体总编辑座谈会上的讲话》,见新华社《新闻业务周刊》2002年第4期。

(17)甘惜分:《新闻论争30年》,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53页。

(18)中国传媒大学的黄升民教授在2005年4月的一次网络访谈。

(19)秦硕:《〈南风窗〉:西风东进,相约成功》,转引自梅金华著:《迈步从头越——中国行业报刊市场化之路》,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1页。

(20)见《瞭望东方周刊》百期合刊,2005年11月。

(21)参见香港《观察星报》2005年2月27日文章《可恨的“爱国”幼稚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