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是变动性。

三是变动性。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_闻海陶钧三是变动性。新中国成立后,林彪获得共和国元帅军衔,这一变动是新闻。庐山会议结束,林彪取代彭德怀出任国防部长,这一变动是新闻。1973年8月,林彪被定为反党集团首脑并永远开除党籍,这一变动是新闻。正是由于这一历史性的变动,引发了一条新闻的产生。新闻是时代变化的“脉搏计”,是政治动向的“晴雨表”。在渐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新闻,新闻的变动性大量地表现为渐变。

三是变动性。

变动性是新闻的脉搏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就像奔腾不息的河流,永远处于不停地变动之中。“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新闻反映的正是事物的这种变动态,没有变动就没有新闻。

可以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人生沉浮、命运起落的林彪。1927年,林彪参加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一变动是新闻。抗日战争爆发后,林彪率领129师首战平型关,重创日军华北方面军第五师,打胜全国抗战第一仗,这一变动是新闻。解放战争中,林彪运筹帷幄,决胜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这一变动是新闻。新中国成立后,林彪获得共和国元帅军衔,这一变动是新闻。庐山会议结束,林彪取代彭德怀出任国防部长,这一变动是新闻。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成为毛主席的接班人并写入《党章》,这一变动是新闻。1971年9月13日,林彪仓皇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折戟沉沙,这一变动是新闻。1973年8月,林彪被定为反党集团首脑并永远开除党籍,这一变动是新闻。1980年9月,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检察庭和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检察、审判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罪行,这一变动是新闻。从此,林彪成为反革命和叛国者而淡出新闻的视线。然而,沉寂27年后,林彪再次成为新闻焦点。2007年建军80周年前夕,首都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了“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的大型展览。在这个展示新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的盛会上,赫然出现了林彪的照片。正是由于这一历史性的变动,引发了一条新闻的产生。埃菲社、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等外国主流媒体也作了广泛报道,并认为“中国不再丑化林彪”。

新闻是变动的历史,历史是凝固的新闻。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其实,今天的新闻,只要今天一问世,就已经变成历史了。新闻就像刚刚出炉的钢水,热流奔涌,火星四溅,一旦进入媒体报道的“钢锭模”,就很快凝固了。凝固的新闻就是历史。所以,我们说抓新闻要趁热打铁,就是这个道理。新闻讲求变动性,其着眼点就在于解决“似曾相识燕归来”的问题。一些事实的确是新近发生的,但它是“年年岁岁花相似”,没有什么变动,也就没有什么新闻价值。只有“岁岁年年人不同”,展现出变动,才是新闻。那些年年如期而至的“四季歌”,那些岁岁重复老套的“八股调”,之所以令人生厌,就在于没有变动的意义。新闻工作者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历史工作者,要想给历史留下凝固的新闻,就要有变动的历史的眼光。要站在时代的前头,把握社会发展、变动的脉搏,让自己的新闻作品真正成为不可改变的历史的记录。

中国古代就有“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这“左史”、“右史”就相当于今天的“记者”。他们经过采访核实,真实地“记言”、“记事”,所记录的每一个历史事件,在当时就是新闻。司马迁呕心沥血撰写《史记》的目的,就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通古今之变”,显示的就是新闻与历史之间的交替变化。没有新闻,历史势必中断;没有历史,新闻魂归何处。新闻与历史,互生互荣;历史与新闻,相辅相成。如果将时光倒流到公元前206年,我们作为当时人读一读《史记·项羽本纪》,那是多么精彩的一篇新闻通讯啊!刀光剑影,刘项斗法,鸿门宴上杀机四伏的惊险场面,多么令人惊心动魄!

在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和变动性上,历代的左史、右史们刚直不阿,不怕杀头,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晋灵公不理朝事,沉溺玩乐,相国赵盾堵在桃园面前竭力劝谏。灵公极度反感,与大夫屠岸贾密谋,两次派人刺杀赵盾。无奈,赵盾逃往首阳山避难。赵盾的侄子赵穿气愤不过,就设计于桃园杀了灵公。晋成公继位后,赵盾回朝仍任相国。太史董狐对此“新闻”事件作了记录:“赵盾弑其君于桃园”。面对如此的舆论导向,赵盾不服:“明明我在外逃难,怎么是我杀了晋灵公?”董狐回答:“你身为相国,逃难未出国境,回朝后又不追查凶手,你不是主谋,谁能相信?”赵盾请求:“能不能改一改?”董狐断然拒绝:“头可断,事实不可改。”无独有偶,过了50年,齐国也发生了同样爆炸性的弑君新闻。齐庄公贪恋相国崔杼宠妻棠姜的美色,与之私通。崔杼发觉后,顿生杀意。不日,他假装有病不出,引诱庄公与棠姜幽会。崔杼在家中埋下伏兵,伺机刺杀了庄公。崔杼为了掩盖真相,命太史伯记录为“庄公死于疟疾”。太史伯不从,如实地记作“崔杼弑其君”。崔杼大怒,杀掉太史伯。太史伯有弟3人,名叫仲、叔、季。仲复记如前,崔杼又杀之。叔照记不误,崔杼继续杀之。季也一个字不改,气得崔杼问道:“你的3个哥哥都死了,难道你也不爱惜生命吗?”季毫不畏惧,回答说:“事实摆在那里,我们不这样记,别人照样会记。如实地记,对你也有好处,你才能真正摆脱丑闻。”杀到这个地步,崔杼再也杀不下去了,只好认可事实,免季于死。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太史、董狐,应该成为我们效法的典范。

新闻是时代变化的“脉搏计”,是政治动向的“晴雨表”。新闻姓变,最喜欢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一切社会的变革、生活的变迁、人事的变故、形势的变换,新闻都要纳入它的视野。新闻通过它的灵敏的“变态反应”,给读者不断提供变动的事实,让读者认知变动的事物,了解变动的进程和方向,掌握变动的确定性,从而增强自己的应变能力。

新闻讲求变动性,需要把握“4个变”:渐变,突变,正变,逆变。

渐变。事物的发展变化有一个渐变的过程,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从量的变化走向质的变化。黑格尔说过,“一种量的变化之发生,最初好像是完全无关紧要似的,但后面都蕴藏着别的事物。”在渐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新闻,新闻的变动性大量地表现为渐变。因此,我们观察新闻现象,捕捉新闻线索,要注意把握量的变化,做到见微知著,善于在“一片一片又一片,飞入泥潭皆不见”的渐变中,发现“前消后继不断飞,终叫河山变颜色”的新闻来。

突变。突变则是事物渐变的中断,是事物从一种质向另一种质的飞跃,它显示出新闻的价值在遽然间增值。因此,在突变的关节点上及时抓住新闻,会产生最佳的报道效果。错过这一关节点后,突变进入渐变,大量反映渐变的新闻就会蜂拥而来。“一朵突先变,百花皆后香。”显然,抓住突变的“一朵”,比抓住皆后的“百花”更有价值。

正变。事物朝积极、健康方向的发展变化,我们可以称之为正变。正变是我们社会发展变化的主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就是依据这一点而提出来的。在事物的正变中,我们要注意抓住具有方向性、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的变化,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发挥舆论引导的正面作用。

逆变。事物朝消极、病态方向的发展变化,可以称之为逆变。前进向倒退,先进向落后,正确向错误,正义向邪恶,清廉向腐败,文明向野蛮,高雅向庸俗,真实向虚假,诸如此类的变化,都是逆变的表现。反映逆变的新闻,基本属于批评报道、监督报道和反腐报道。这一类报道因为反映的是反常的事物,反而受到受众的关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