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源于生活的电视新闻摄制

源于生活的电视新闻摄制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视新闻画面具有以下特点:内容的纪实性这里的“实”主要是指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作为记录事实的电视新闻摄制,只能抓住机会抢拍事件画面而不能事后进行补拍。一般来说,在动态性、事件性新闻中,这两个时间概念是重合的,而在经验性、典型性新闻和弱化时间概念的纪实性新闻节目中,可能是不重合的。

三、源于生活的电视新闻摄制

电视新闻摄制是运用机(摄像机)、光(光线)和带(磁带)对镜头前发生的事实的记录,“电视摄像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段,又可以通过光线、色彩、构图运动等的把握与处理,创造艺术的含义和效果”[5]

1.电视新闻画面是对镜头前事实的记录

它有这样两层含义:一是记录的当前性。摄像机摄制的电视新闻画面只能是“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而对“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新闻事实是无法记录的。二是图像的进入性。新闻事件现场的图像只有进入摄像机镜头,才能被摄像机所记录。换句话说,摄像机虽然在新闻事件现场,但因事实图像未能进入摄像机镜头,也就无法被记录下来。电视新闻画面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的纪实性

这里的“实”主要是指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拍摄电视新闻画面必须严格按照“何时何地”、“发生何事”、“何人所为”和“有何结果”的要素要求来进行。纪实性还告诉我们,对“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不能补拍,也不能用“模拟”办法获取新闻画面;对“即将发生”的新闻事实,不能通过想象、虚构的办法摄制画面。

(2)摄制的同步性

摄像机记录的内容与新闻事件现场的人、景、物是同步的。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摄像机摄制的图像与事件现场具象的同步;二是摄像机记录现场画面与记录现场声音的同步。

(3)画面的片断性

电视新闻摄制不是简单地“复制”事实,也不可能是从事件酝酿开始、到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的摄制,而只能对事件进行有选择的拍摄。所谓记录的片断性,是指电视新闻画面无法拍摄事件的全过程,而只能有选择地对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片断式”拍摄记录。

(4)事件的不可逆

一起新闻事件发生以后,是不可逆转和不可重复的。作为记录事实的电视新闻摄制,只能抓住机会抢拍事件画面而不能事后进行补拍。

2.电视新闻画面是对具体事实的记录

用摄像机记录新闻事件,它包括拍摄何事、拍摄何人、在何地何时拍摄等。利用摄像机记录的内容与“新闻要素”的要求是完全相同的。

(1)记录何人

人是生活的主体,也就是新闻事件的主体,当然也就是电视新闻摄制的主体。拍摄何人,主要是指与新闻事件有着直接关系或间接关系的人。新闻采访学称为“采访对象”,电视新闻摄制称之为“被摄主体”。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性别、体形、年龄、职业等的不同,构成了人不同的相貌特征、体形特征、气质特征等。观众通过电视画面,不用解说就能直观地识别他的性别、体形,还能大致判断出他的年龄、体能,并且通过服饰动作等,判断出他的民族、职业、气质等潜在特征。

(2)记录何地

画面中的何地有三层含义:一是指新闻事件的发生地。如车祸现场、事故现场、会议现场。二是指外景。不同的地域构成了不同的地形地貌、不同的湖光山水和不同的人文景观。如,观众在画面里看到天安门和外滩,就会自然联想到北京和上海。三是指室内和室外。观众通过电视画面,能很快分辨出画面拍摄是在室内还是室外。

(3)记录何事

社会生活是由一个个行业、职业和一件件具体的事组成的。何事,从大的方面讲,它是一个事关社会生活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概念,例如,国事活动、工业农业、交通能源、文化资讯、科技发明等;从小的方面理解,它是一个事关活动、节庆、赛事、事故、灾害等动态性、事件性的概念。

(4)记录何时

何时在电视新闻摄制中也有两层含义:一是事件发生在何时,一是何时拍摄的图像画面。这两个时间概念,有时是重合的,有时却是不重合的。一般来说,在动态性、事件性新闻中,这两个时间概念是重合的,而在经验性、典型性新闻和弱化时间概念的纪实性新闻节目中,可能是不重合的。

(5)记录何果

电视画面的“何果”,有两种情形:一是“何果”画面与“何事”图像是重合的。例如,某高速公路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损坏的车辆,交通中断的现场画面,既是“何事”画面,又可以充当“何果”画面;二是“何果”画面是“何事”画面的延伸。如台风登陆时卷起惊涛巨浪的画面是“何事”,洪水泛滥、折断的树木、被毁的房屋、淹没的农田,则就是台风之“果”的画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