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资源即信息

新闻资源即信息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新闻资源即信息新闻资源在今天越来越丰富繁杂了,可以报道的内容也是太多了,令记者应接不暇。在此,对哪些新闻资源应该作为信息传播作出一个简要的分析。那么在这些日益增多的行为中,会更多地涉及道德伦理问题,这是中国的传统使然。这就反映出媒体面向社会挖掘新闻资源提供信息,同时它自己也是新闻资源,也是社会关注的对象。

二、新闻资源即信息

新闻资源在今天越来越丰富繁杂了,可以报道的内容也是太多了,令记者应接不暇。由于社会变动如此剧烈,人与自然之间日益紧张的对立也带来了更多的气候灾变,自然界也处于动荡之中。这两种复杂多变的变动为记者提供了无比丰富的新闻资源,提供了可供无限开掘的资源宝库。人与人交往、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都能产生新闻,只是记者人数有限、精力有限,不能及时反映出来。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变动都是信息,都应当报道出来,只有那些对受众具有知悉意义的事实才应该反映报道出来,因为它们对受众有用、有益。在此,对哪些新闻资源应该作为信息传播作出一个简要的分析。

1.涉及人类长远利益的变动是信息

近年来全球变暖加剧,自然灾变频繁发生,强度也在不断加大。而记者跟随媒体一样,只有突发灾变出现时才予以采访报道。这些显性、动态性强的变动是信息确定无疑,但除此以外还有一种渐变的、不易为人所察觉到的自然变动也是信息。从价值上看,这一类信息更为重要,但也更难获取。因为对象地处偏远,不容易观察,如冰川融化、雪线上升等,且需要花时间去观察才行。但如前所述,若不留心这方面的变动,采访更多的自然变动信息,会带来更多隐患并导致更大更现实的危害发生。当然,涉及人类长远利益的信息还有人类自身的表现。在制造全球变暖效应方面,各种燃料迅速增加,机动车辆数量暴涨,使得排放到大气中的热量迅速增长,大气层受到破坏,全球变暖的后果在所难免了。这些细微的变化反映出即使是流行时尚也是信息,只不过记者总是以欣赏和鼓动的态度促使其发展以致泛滥起来。

2.人对自然施加的影响是信息

除了前面提到的过度消耗能源和增加车辆之外,由于人类日益贪婪的消费欲望而产生的巨大破坏行为也是信息。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记者不一定看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行为是与自然为敌的,仅仅看到自身过度消费和浪费的合理性,却不愿看到人类应负有的义务,使自然越发不堪重负。现实中人类施加的种种压力对于自然都是极具破坏性的,这些也都是信息;而同时自然受到人类剥削压榨而作出的被动反应也是信息,这应当算作双重信息。今天人们正处在一个口号盛行但实际又表现出种种悖论的时代,“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环保口号普及,响遍中华大地,但是在实际落实中却有很多的违背行为存在,挥霍浪费行为随处可见。如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使用塑料袋,普遍地为要面子挥霍浪费,却又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责任。这些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表现都是新闻资源,作为记者都应该去发现和挖掘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3.人们之间的交往是信息

人们之间的交往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物质交往充分体现在市场活动中的各类交易之中,而在交易中既有正面的值得肯定的部分,如诚实守信、守法经营等;也有需要纠正和批判的行为,如坑蒙拐骗、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甚至欺行霸市等,这些是要强力批判的对象。这些方面就是信息,因为社会中非常需要媒体传播此类事实,通过惩恶扬善以促进人类文明的提高。在这个社会转型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悖论:一方面市场交易充分发展,交易活动日趋活跃;另一方面诚信缺失,欺诈行为使市场信用劣化并带来更多麻烦,提高了人们交往的社会成本。显然这需要及时修正,而这种修正主要靠道德、法律力量,传媒应代表道德(也是舆论)力量对其制约,这既是媒体需要的,又是社会需要的。

除了物质交往之外,还有精神交往,它与物质交往往往密不可分;但精神交往有其特殊性,也就是它大多不涉及生产劳动,不涉及实体的物质材料(这当然也是相对的)。主要表现为发表作品、联络感情、娱乐休闲、健身旅游等,更类似于第三产业。那么在这些日益增多的行为中,会更多地涉及道德伦理问题,这是中国的传统使然。道德问题表现在多个方面,如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举止都可以为新闻资源,采访报道之后能引起很大的舆论反响。2009年有常州游客在台湾旅游时在景点刻字留念,这本是中国人的一项陋习,然而在宝岛台湾发生这种事被记者发现予以披露,引起强烈反响,批评谴责的声音一时高涨。至于学术创作中发现了种种学术不端行为,如抄袭、剽窃和侵占他人成果(自己没有参与或参与很少,却把自己名字署在第一而毫不羞愧,即使在媒体记者报道中也很常见,明明是实习生的创作,自己只是出出点子、提出修改意见或者作少许修改,却把自己名字署在前面而让实习生敢怒而不敢言),这样的不端行为不仅涉及众多大学教师与行政干部如校级领导、部门领导,而且也牵涉到媒体自身。这些也都是新闻资源,这些内容都是信息,应当向社会公布。对于学界的问题,记者披露得非常多,以至于一些大学教师也变得形象不佳,但是对于媒体自身则是将问题掩盖着,不自曝家丑。媒体本身的变动也是信息资源,只是出于本能的护短使得这一类事实披露得很少,除非有这样的情况:内部人员基于义愤而将此事公开。过去不方便公开传播,现在则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外传;而且竞争对手,或者境外敌对势力,也时常将揭对方的伤疤作为一种惯用的信息资源披露方法;还有非专业的社会人员,在听到看到某项事实之后加以披露。2009年央视某大楼大火猝然而发,迫使原本开播庆祝现场的仪式和拍摄活动仓促之间临时取消,央视甚至制止台外人员拍摄报道失火事故。但这桩丑闻难以禁止,很快失火图片、视频就在网上流传。这就反映出媒体面向社会挖掘新闻资源提供信息,同时它自己也是新闻资源,也是社会关注的对象。

总之,当代社会面临的是信息资源稀缺。这种稀缺有多种原因,如为获取个人利益而压制信息;过于偏重突发动态而忽视平时的细微事实的变动;记者自身对信息加工环节的疏远,等等。虽然今天信息资源日益丰富,但是由于开发力度有限,人们的需求高涨使得信息资源稀缺问题突出。毫无疑问,新闻资源就是信息,这是由于人们的需要而带来的结果。这方面包括涉及人类长远利益的内容、人们对环境施加的影响,以及人们之间的交往等。可以看出,对于这些资源应当充分利用,以满足人们的需要。而这方面既是媒体经营的主要方向(内容为主),又是记者应当作为业务的主攻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