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到单位部门的采访(意图

到单位部门的采访(意图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到单位部门的采访(意图、寒暄、验证、监督)记者采访与以往不同的变化是更多地面向市场,自主确定采访对象和内容,但同时还有一类比较固定的采访目标,即单位部门。先论述到单位部门的采访,到比较固定部门的采访,需要考虑几个方面:意图、约定、进入、进题、倾听、验证、监督。即使记者不开口,他们都会主动问:“需要什么?”

二、到单位部门的采访(意图、寒暄、验证、监督)

记者采访与以往不同的变化是更多地面向市场,自主确定采访对象和内容,但同时还有一类比较固定的采访目标,即单位部门。这里就可以将采访目标分为两类:单位部门和广泛的社会。那么在具体的采访中需要作一个区别,因为采访内容、目标、性质有所区别。先论述到单位部门的采访,到比较固定部门的采访,需要考虑几个方面:意图、约定、进入、进题、倾听、验证、监督。这几个方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访问过程。

1.意图

记者采访要首先明确自己的意图:我为什么要采访?目的是什么?由于是要去一个固定场所,这个方面可以从容准备,设计充足的问题,围绕一个中心去列好问题提纲。采访的意图应事先考虑周全,对很多可能涉及的问题也要包括进去。除了自己想好采访提纲之外,还要把自己的意图向采访对象表达,告知对方要采访什么,主要目的是什么,让对方掂量事实是否对自己有利,对自己有利的往往会答应爽快,对自己不利的恐怕就会有所顾虑了。为了打消对方的这种顾虑,记者需要掌握一定的说服技巧。

2.约定

在使对方明确自己的意图之后,记者需要与对方约定时间、地点及相应的条件。这些条件有时包括对方准备什么材料、物品、车辆及知情人员等。现代社会工作节奏比过去大大加快,因而采访也要讲究效率。明确具体的位置与钟点,使对方有一个相对合理充裕的准备时间,以做好应对采访的基础之备,使双方都能有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心情交流,谈出情况。既不能一相情愿、强人所难,又不能越俎代庖、行事鲁莽。其实约定既是为自己采访留有余地,也是尊重对方,使双方都能达到心心相印,互相接受。所以,比较合理的约定是双方比较一致交流的前提,也是为成功采访所打下的坚实的基础。

3.进入

在约定的时间、地点,记者要去采访对方,那么就涉及一个进入话题之前的预热。具体来看,到事先约定的时间,记者进入约定的地点去采访,对方正在等待。此时,一般的礼节是:在进入之前(在办公室、工作室)应先敲门,以示礼貌;在得到对方回应后推门进去,看对方神色如何;对方一般会有先让座、后上茶(上烟)的寒暄,这时记者如何回应呢?是无动于衷,老爷一样任其伺候,还是及时应答,并劝阻对方进一步的忙碌让客?一般记者应选择后者。当然,这里还存在着新人接触即初步见面与熟人故交的区别。新人对采访对象来说还是有客套的压力的,因为对陌生人来访尤其是记者一般不能怠慢(至于上门兴师问罪式的舆论监督又另当别论),要是熟人朋友那么采访对象会轻松很多。所以这对记者而言要自己掂量清楚,不可混淆对待。采访中也存在一些记者“见面热”,即初次见面犹如老朋友一般的随意随便,使对方放松紧张的心理,但这需要一个具体的氛围把握,有些人喜欢记者这样,而且热情回应,与记者很快犹如老朋友一般,采访切入正题特别容易;但有些采访对象可能另有想法,说不定会认为记者举止轻浮,不够稳重,难免心生不快。在这种情况下,记者也需要“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切不可任意而行,随心所欲。现在有些年轻记者表现得心高气盛,自以为是党报(台)记者,受人尊重呵护惯了,对采访对象不以为意,举止言谈也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使对方自尊心受到挫伤,也许碍于情面不说什么,但心里已经开始抵制了。所以人各有不同,记者进门后应学会察言观色,善于照顾对方情绪,不事张扬,做事稳重大方,这样宁可显得保守拘谨一些,也不至于惹得对方不快;而且随着双方由寒暄到正题深入,记者的兴致会不断高涨,双方的心情会逐渐畅快起来。

还有一个问题是着装。有些记者只从自己的感觉出发,自己觉得好看时尚就以为不错,而不考虑对方的感受。如去党政机关、文教单位采访,有些年轻记者穿凉鞋没袜子,背着小挎包而非公文包,过分暴露,加之涂脂抹粉到采访对象办公室,虽然香风扑面,却显得不庄重,让对方不自在;至于一些青年文身穿耳,则更难以为对方接受。在采访之前已经出现这样的奇装异服,使对方感到难堪,那么他们会从心底产生排斥,采访氛围一开始就被破坏了。所以,论及进入,是包括言语、应对、神态、着装等方面的细节,这些细节也都是日常生活应当注意的,也是能够稍加用心就能做到的,但这对一些我行我素惯了的青年记者还是个挑战。既然进入这个职业,就应自觉遵守一些职业规范,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不仅使自己身体进入,更要心理和角色进入,让双方都有一个良好的交流基础。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进入,就开始了采访的前奏,进场、寒暄和双方的探底这是一场交锋,也是智慧的比拼,一方要取,一方要予,而予者并不一定心甘情愿轻易地被取,所以这样的进入并非随随便便,而是要用心。

4.进题

进入之后开始进题,即要进入正题。但进入正题也并非都那么容易。因为对象不同,除了木讷寡言和能言善辩的类别区分之外,还有一个对方是否愿意配合的问题。愿意配合的,在寒暄之后会关注地看着记者,意思是说:“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吧。”即使记者不开口,他们都会主动问:“需要什么?”记者需要什么?不就是关于事实的材料吗?但这个材料怎能轻易给你呢?事关重大的材料给你是要担责任的,否则就叫泄露单位机密,甚至会惹官司。因此打消对方顾虑,进入访谈的主题,达到如愿以偿很重要。进入正题也能够使双方相谈甚欢,进入记者设定的目的中。理想的采访对象会充分理解记者的情况,需要记者的启发引导,甚至在对方不愿回答的情况下故意激问,所谓劝将不如激将,或者故意错问,逼着对方说出真情。

其实在进场之后能否进入正题,也是双方进行博弈的实力较量。语言表面看是语言,实际上语言背后反映的是双方的智慧与能力,在你来我往的语言表达中,一个要一个给,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有时记者寒暄没有两句,也不感受揣摩对方的心情就直奔主题,在要求谈出情况时还有命令的口吻,会令人不舒服,这样的唐突无礼容易使人产生逆反心理,哪怕后边的话再合理都会感到刺耳了。在这种情况下,要达到“竹桶倒豆子”的良好采访效果就很难了。可见展示实力是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显示自己的修养、学识,使对方觉得既没有受到轻视,又感受到对方说话的分量,对记者的问题不回答又不行了,于是会愿意配合下去。

同时,采访也需要在必要的铺垫之后很快转入正题,提出对方感到有价值有水平的问题。一般而言,闭合式提问因为具体而较好回答,开放式问题较为自由,回答的空间比较广阔,但也是体现提问水平的。因此在正题应当倾向于提问开放式问题,既使回答有一定的自由度,又不会觉得空泛。中央电视台的王志的采访提问给我们不少启发:

王志的提问一向尖锐犀利,不断质疑,发人深省。面对采访对象的回答,观众已经相信了,而王志还是不相信,他还要进一步去求证,有时甚至忽略了对方的承受力。对王志而言,探求真相是他的最高任务。

许多观众觉得王志的问题有时显得有些“刁”,有些“狠”,采访对象也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想要回避、搪塞,或只说有利于自己的一面,王志会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提出质疑,直到采访对象给出比较明确或全面的回答,从而让观众更接近事情的真相。

例如,在《王海:“刁民”立法》这期节目中的一段对话:

王志:危险更大,你愿意做,是不是面对更大的利益,危险可以忽略?

王海:现在我想主要的问题,不在于一个利益,而是现在我们做这样一个事情,实际上是把它作为一个理想来追求

王志:你的理想是什么?

王海:我的理想就是从根源上解决假冒伪劣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

王志:王海不会做没有利益的事情,你的利益是什么?

王海:我想我们大家对利益不要用狭隘的眼光来理解,我的利益包括物质利益,也包括精神利益。

王志:你不担心你对商业利益的考虑影响大家对你的信任?

王海:不担心,我们只是提供一方面的意见,其他的人可能会有其他的立场,我想对我们的怀疑与质疑没有必要。

王志:如果说这件事情做到最后,没有出现你所期望的商机,没有你个人的利益,你会停止吗?

王海:不会停止。

王志:二者如果只能选其一的话,你会选择哪一样?[1]

在这段对话中,王志始终围绕着“利益”二字不断地提出疑质,通过正问、反问、设问等多种方式紧追对方的回答,针针见血,让对方无法回避。当他问道:“王海是不会做没有利益的事情,你的利益是什么?”这句话是为了挑起王海的反驳,但王海最终还是委婉地回答了他的问题。当王志从正面提出的尖锐问题没有得到对方明确的回答时,他会暂时把话题引入另一个方面,让对方放松警惕,然后再找到一个适当的切入点把问题重新抛出来,直到对方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比如,在这段对话的末尾,王志还在继续质疑,他让王海在商业利益和个人利益两者之间作出一个选择。这个问题同样尖锐,不管王海最终会选择哪一方面,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出他的利益取向。质疑贯穿于王志采访的始终,尤其是当人物面对选择、冲突和矛盾时,他总是很直白、很明确地和盘托出自己的疑虑。

5.倾听

听取对方意见有倾听、谛听之说,但倾听应该是记者的基本功,会不会听是记者的本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有些记者在提问之后不太专注于做记录,或者主题先行,或者心不在焉,对人家说的话不以为意,诱使对方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趋于一致,压服对方的话语,甚至充耳不闻,显示出一种不尊重的姿态。采访不是一种你索我予的关系,而是一种交流的关系、互馈的关系。当别人正在给你提供事实材料的时候,要充分重视,要显示出极大的兴趣,哪怕对方说得非常难听,也要忍住。不要忘了,对方提供的事实不一定都可用,但人家既然说出来了就要体现出认真的态度。还有采访对象的说法可能不一定正确,这一点也经常存在,或者不符合记者的心意,不是自己所要的,怎么办?这时候粗暴地打断是不礼貌的,而要及时地或恰到好处地转移话题,使对方不至于难堪,也相对节约了采访的时间,最终使谈话回到正题上来。

倾听的过程也是辨别正误的过程,因为所取与所予的位置毕竟是不同的。所取者必然不仅为自己,更为广大受众获取事实真相而有所筛选,而所予者必然因个人利益、团体利益而会有所保留,会隐匿于己不利的内容。这些方面记者要心里有数,要学会甄别,并在倾听中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还有一个问题是学会倾听也是对别人的尊重,不听不闻会让人觉得目中无人,目中无人当然会令对方心中不快,以致心理影响言行;对方不配合,采访就难深入下去。

6.验证

记者在获取实施中的求证,不仅是要求对方答疑解惑,而且也要随时根据情况否定对方的回答,特别是在舆论监督方面。面对纷繁复杂的事实,记者不仅是听取事实,还需要有一个善于辨别的能力,使自己始终在提问中处于主导位置,这样既可保证追踪事实过程中思路清晰,脉络比较分明;又不至于被对方迷惑、遮蔽事实,甚至失去主见,被对方牵着鼻子走。现在有些记者阅历不深不广,难以识别真伪深浅,对世事经验浅薄,使对方有空子可钻,在回答问题时提供的内容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尽管在倾听时也要验证,但在询问和记录时都要有存疑、质疑的精神,不怕气氛不和谐或对方出言不逊,要敢于提出疑问,这样使自己的问题得到解答,也代替受众得到了解疑释惑。

验证也是对细节的确定,可以在采访中间进行,也可以在采访终端进行。因为有些记者在采访中仅仅忙于记录而没有使得自己的思路跟上,以致可能遗漏一些重要问题和一些必要的细节。采访的时间总是有限,作为机关单位的人员总是有事要做,不可能陪记者一天、两天或更多的时间回答疑问。采访是一场紧张的战斗,遗漏也在所难免。但是在采访的中后阶段则需要记者斟酌,有没有什么疑问和遗漏?有没有什么时间、地点、数量、名称等方面的东西还不清楚?甚至采访对象的姓名、职务、职称、头衔等都要问个清楚,要丢掉不好意思的心态。若等到结束之后打道回府才打电话进行核实,此时对方心理会有不一样的反应了,毕竟时过境迁,再问一遍也显得自己采访的不够深入、不够认真,也不一定找得到合适的人,还会耽误截稿时间。所以验证应当放在采访的中后期,争取现场完成,努力做到不留死角,不留遗憾。

7.监督

这是特殊的一环,不一定用于每一次采访,这是因为性质不同,监督在不一样的环境中不可能都适用。批评报道毫无疑问需要监督式的提问,这是令采访对象非常不愉快也是一般不愿配合的方式,而且这种采访也是伴有风险的,需要记者的大智大勇来掌控局面。这个方面因为性质不同也与后面的采访要素有重合之处,故置于后面再论述。那么,一般而言,正面报道使记者采访还不存在监督问题,双方会在愉快和谐的氛围里讨论话题。

以上就是对记者到单位部门采访形式的一个分类说明与解释,这主要是就供职于党报党刊党台的记者而言,才会有这些环节,才会一般沿着这样的大致方向进行。当然也存在记者对社会问题的采访之后又求证于职能部门的环节,如《焦点访谈》等曝光批评类节目一般都是在对事实摸清之后才去主管部门“要个说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