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群体规范”的力量

“群体规范”的力量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9.4 “群体规范”的力量在前文里,我们通过对个人态度形成的原理,尤其是否定态度的产生过程的分析来理解了网络上的沸腾现象。“群体极化现象”这个概念是建立在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斯托纳提出的“风险转移”理论基础之上的。

9.4 “群体规范”的力量

在前文里,我们通过对个人态度形成的原理,尤其是否定态度的产生过程的分析来理解了网络上的沸腾现象。但是,人们持有好感或者感到厌恶的对象并非一致,那么该如何解释至今无数人前赴后继地卷入到网络上的口角之争里去呢?此外,恐怕在读者中认为网络交流充满危险、有百害而无一益的人也不在少数吧?

因此,在本节里,我们将换一个角度出发,从网络世界里社会群体关系所发挥的力量来思考这个问题。

(1)平衡理论:敌之友亦为敌

先讲一个关于网络沸腾的实际案例。曾经有一位著名的滑雪运动员,在观看了当天的拳击锦标赛后在自己的博客里写下了“太棒了,真的很感动!”这样的留言。可是关于这场比赛的判决结果,电视台接到了来自观众的上万件抗议电话,而在此之前拳击冠军本身也曾因为自身的言行受到过批评。结果作为第三者的这位滑雪运动员,他的博客因为纷至沓来的批判性留言一时陷入混乱,第二天当事人不得不为自己发表的感想而向公众道歉。

这位滑雪运动员本人也是经常出现在电视广告里的有名之人,这次的发言不过是出自个人对比赛选手的声援,照理来说本不至于引起如此的轩然大波。那么,这次的网络沸腾现象该如何解释呢?这里需要运用到“平衡理论”的知识体系,这与之前提到的态度形成过程也是密切相关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平衡理论”的提出者弗里茨·海德认为,在认知的结构里存在着由认知主体(P)、认知对方(O)和认知第三方(X)这三者构建的关系。加号表示肯定的态度,减号表示否定的态度,那么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将向着一种趋于平衡的状态发展,并且在这个过程里伴随着态度的变化[12]。在上述案例里,我们可以假设博客的留言者们为P,滑雪选手为O,拳击冠军为X。O是受到民众喜欢的名人,而X则恰恰相反。那么,当O为X加油的时候,恰巧形成如图9.4.1中①所示的关系构造。那么,P只能通过把对O的态度改变为否定以维持平衡状态,也就是如②所示的关系构造。P的这种态度转变体现到实际行动上,于是在原本受到追捧的O的博客里出现了上述的光景。

img22

图9.4.1 “平衡理论”中的三者关系

在这个案例里,我们可以发现,O作为知名人士,其个人本身并不具备招致否定性态度的条件。但是仅仅因为O对X的支持行为改变了认知结构中三者之间的关系,最终导致了一场沸腾剧的上演。因此,可以认为,所谓网络沸腾并非是因为喜好、针对个人的行为,而是建立在“敌之友亦为敌”这样一种社会关系基础之上的。

(2)个性流失与社会认同

通过在上一节的叙述,我们认识到与个人的态度相比,人们的行为更容易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其实这种见解与网络空间里匿名性的存在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例如有这样一种看法,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度,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L.Festinger)的“个性流失”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证明,当个人淹没在群体中,个人的特征无法辨认,也就是处于所谓“个性流失”的状态时,通常的社会规范的力量将被减弱,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出现异常行为的几率会大幅度提高。例如在大致相同的条件下,在城市里和郊外分别停放一辆自行车,结果放在城市里的自行车在一天之内会遭受主要零部件被拆卸、支离瓦解的命运,而停放在郊外的那一辆却能安然无事[13]。这种现象可以解释为在都市的纷嚣繁杂里,人们的个性逐渐被埋没,因而产生了破坏自行车这样的行为。同样,如果将网络在线交流理解为同样一种个性流失的状态,那么,网络沸腾现象里出现的大量的诽谤中伤,也正是由于在网络空间的条件下社会规范减弱而产生的现象。基斯勒等人通过实验实践证明,在网络交流里,匿名状态下更容易产生情绪化的发言以及诽谤中伤等夸张的表现形式,他们用火焰燃烧(“Flaming”)来形容并且定义这种现象,指出燃烧现象正是由于网络匿名性这种导致个性流失的方式所造成的无秩序现象[14]

但是同时还有另外一种看法,认为所谓个性流失,并非是由于社会规范力的减弱而形成的无秩序状态,相反正是社会规范力增强的表现。这种观点被称为“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理论。根据这种理论,个体的特征被忽略也就是个性流失的状态不能单纯地看做是群体的瓦解或者秩序的丧失,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这种状态本身就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群体规范。例如当自称“我们是某某某”的时候,正是某种群体意识的高度表现。因此个性的流失也可以理解成作为群体的一个成员,尽管个体的差异被忽略,但是整个群体的统治力却得到了加强。然而,如果对这样的群体没有产生归属感,那么个性的流失所带来的将是个人的孤立,对他人的反抗意识和行为也将随之增加,最终结果是导致群体统治力的削弱。斯皮尔斯等人[15]通过实验发现了社会认同意识的内在规律,即当某种群体意识高涨,在网络上容易表现出比实际更加激烈的行为,但是当个人意识处于主导地位时,来自群体规范的约束便会受到压制(图9.4.2)。

img23

图9.4.2 网络交流中社会认同意识的变化

因此,网络上出现的沸腾现象,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是网络匿名性诱发的违反社会规范等无秩序行为的爆发,而是可以看作在某种特定的群体规范(即秩序)下发生的行为。例如在前文提到的告发酒后驾车的案例,网络沸腾的矛头直接指向了个人以及企业的不法行径,像这样由于群体意识的凝聚而发动起来的群众行为恰恰是极其符合公众所认同的社会规范的。

(3)群体极化

所谓社会规范的形成,并不仅仅是匿名状态一手造就的,由无数人组成的群体齐发参与到网络交流活动中这个过程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关于这个过程,具体可以这样来分析。例如对于一个话题,公众的意见分为两派,有一部分人群从一开始就认为其中的一种意见是正确的,于是这一部分人群形成小的群体,通过群体内部的交流让他们更加肯定自己所持意见的正确性,从而导致他们的行为逐渐走向一个极端的范畴。日本研究者龟田等人通过实验验证了这种被称为“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的现象[16]

“群体极化现象”

这个概念是建立在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斯托纳(J.F.S.Storner)提出的“风险转移(Risky Shift)”理论基础之上的。斯托纳在自己的硕士论文里披露了如下的发现:当人们面临一定风险却不得不做出决断时,与其自己左右为难,人们往往倾向于在广泛听取某个群体的意见之后,做出相比之下更为冒险的决定,即使明知成功的概率很低。关于极端化的走向,斯托纳在之后的研究中补充到,如果个人事先持有较强的回避风险的意识,那么通过与群体的交流,这种意识会更加坚定[也称“谨慎转移(Cautious Shift)”]。如此这般的态度变化,不仅在对事情的判断上,在对他人的态度上也有同样的体现。

但是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理论强调的并非当个人形成群体以后更加容易产生过激行为,而是当原本持有某种意见的个人形成多数派以后,通过加入群体这个过程,使得个人的意见更加坚定。正如在上节提到的“我们是某某某”这种社会认同意识在成为多数派主导型意见以后,对于网络空间里产生的个性流失,又可以理解为个人持有的群体意识经过群体极化的过程得到肯定,从而群体的统治力进一步得到加强。

如果将这样的群体意识看做是某种特定的社会规范(例如“因裁判误判产生的冠军不应当予以承认”等),这种规范经过网络的群体化过程后,变为一种更加强烈的意见表达出来,也就是前文所讲的网络沸腾现象,甚至有时表达的方式会升级为对违反规范者(比如上个案例中支持拳击冠军的滑雪运动员)毫不留情的攻击。如此看来,网络上众人的意见交流,虽然在行为上有时表现过于激烈,但是并不能简单看做是意在哗众取宠的个人言论的盲流,也就是说不能完全等同于一种无秩序的状态。

此外还有人指出,经过网络社会规范强化的认识或者群体意识,通常比通过聚会等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所形成的情感更为强烈。华尔瑟[17]将这种现象称为“高度个人交流(Hyperpersonal Communication)”,并且将这种在网络上形成的群体意识或者对抗意识称为“快闪一族(Flash mob)”[18]。这些意识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因此能够促使发生统一的群体行为,但是同时也不免沾染上浓烈的政治或者社会性色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