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播与人类社会的发展

传播与人类社会的发展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从宇宙出现了生物,就开始有了传播。因此,传播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可或缺、休戚与共的。可见,传播方式的更新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而深化的。传播活动与人类是共同发展的,人类的文明需要依靠传播活动来继承与发扬,而人类文明的每一次推进反过来又推动了传播活动由低级向高级的不断提升。

自从宇宙出现了生物,就开始有了传播。传播是生物链中最高级的动物——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正常的人是不可能一生独立于世的,就连漂泊至荒岛的鲁滨逊都需要与“星期五”相处交流,否则难以支撑。因为交流信息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没有了信息的交流就难以表达情感、沟通心灵、传承思想,所以古人说:立言可使人死而不朽。(1)可见,传播不是一种暂时的社会现象,而是长久、永恒的人类活动,是与人类的发展同节奏的。

传播既是空间的连接体,使信息不受高山大川的阻隔而传之万里;也是时间的传导体,使信息不受沧桑岁月的磨损而留之千年;传播更是人类的连接体,使人类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美国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Schramm)在总结传播理论时,对传播学的意义进行了多维深层的反思。他认为:传播是社会形成的一种重要的工具。传播一词(communication)与社会一词(community)有着共同的词根,这一现象绝非偶然。没有传播,就不会有人类生活的社区。马克思指出:人是自然人,也是社会的人。所谓社会的人,即是自然人在社会交流和社会传播中得到塑造和发展,受到进一步的规范和组织。通过与别人的交流与合作,扩展了人们内心的经验、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巩固并强化了社会知识结构,成就了纷繁复杂的人类社会,促进了社会沿着活跃积极的方向发展、完善。信息需要的永恒性导致了信息传播的永恒性,而信息传播的永恒性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繁衍与发展不断地持续下去。因此,传播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可或缺、休戚与共的。

追溯人类的传播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人类的语言文字产生之前,人类就已经用眼神、表情、手势、动作等体态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但是这样的交流方式有严格的限制,需要在同一时空才能进行适时的交流活动。人类的语言文字产生之后,就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这样的交流方式比体态语言的限制低,不需要在同样的时空中发生,如书信的传递、文化的流传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传播技术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出现了如报纸、广播、电视、电话等等,这些媒体独特的特点与功能,使传播的方式得到大大的丰富和发展,比如广播是一个人通过声音对一大群人传播信息的过程;电话是两个人异地但必须同时进行交流的过程;电视则是通过声音和图像向社会传播信息的过程;报纸是通过大量的可被复制的文字信息的发行来达到向大众传递信息的目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新媒体如网络、手机等以一种更快、更新的传播方式呈现在人们的眼前。网络就是一个“虚拟的社会”,它有各种各样的传播方式,比如发送电子邮件属于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在网站上发布消息则属于多向传播;而网络的BBS、博客、电子讨论广场等则可以归结为是多人多向网状交流模式。而近年来出现的facebook、twitter、微博、人人网等社交网络,以及飞信、QQ演进中出现的飞聊、微信等工具,使得人们随时随地与他人进行双向传播与信息分享成为可能,同时信息的传播也呈现出碎片化、去中心化的趋势,人际传播在网络时代有了新的传播方式,每个网民也能够以个人作为传播单位参与到公共话题中来。可见,传播方式的更新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而深化的。传播活动与人类是共同发展的,人类的文明需要依靠传播活动来继承与发扬,而人类文明的每一次推进反过来又推动了传播活动由低级向高级的不断提升。所以,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传播活动的进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