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专业把握新闻

专业把握新闻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社会学者:专业把握新闻专家型记者首先是一个出色的社会学者,其素质可用行家眼光、战略家见识来概括。专家型记者的新闻敏感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他常常能够正确把握新闻,发表权威性的意见。

一、社会学者:专业把握新闻

专家型记者首先是一个出色的社会学者,其素质可用行家眼光、战略家见识来概括。专家型记者的新闻敏感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他常常能够正确把握新闻,发表权威性的意见。专家型记者的素质并不体现在对各个学术领域都有精深的造诣,而是通过广博的知识面来审视和研究运用素材,运用学者一样的研究态度和合适的研究方法。如何成为出色的社会学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社会责任感

记者与主持人要学会怎么做人。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这是记者必须要做的“功课”。曾参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要持论公正,树立正气凛然的形象。无论是对于记者还是对于主持人来说,除了要具备精深广博的知识背景外,还要拥有一种对于职业的高尚价值取向与社会良知感。正如以笔为旗的“文学圣侠”张承志所言:“永远有对人心、人道和对于人的本身的尊重;永远有底层、穷人、正义的选择;永远有青春、反抗、自由的气质。”只有做到这些,作品才能深入人心,这样的名记者与名主持才能被观众认可。

2.在工作中动态建构知识体系

所谓动态建立记者的知识结构,就是指记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在具体的工作中学习和积累符合自己需要的知识,从而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记者在具体的工作中学习和积累知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采访中向采访对象学习;二是根据采访中遇到的问题学习相关行业或者领域的专业知识。

在采访中向采访对象学习,可以说是大部分记者都必须经历的。因为一方面,采访对象都是新闻事件和新闻现象的知情者,记者要想获得和了解新闻事件和新闻现象的真实情况,只有通过采访对象才能获知和弄明白;另一方面,很多采访对象本身就是某一行业或者领域的专家甚至权威,向他们了解情况,听他们对新闻现象进行分析和表达观点,本身就是学习。通常来说,记者对某一问题的采访只要能够弄懂采访对象所陈述的内容,同时听取其他专家的看法,那么基本上就可以了解这一问题。

不过,记者要想真正了解某一个问题、某一行业或者领域,仅仅依赖采访对象有时候是不够的,有时候记者本身还必须根据采访中遇到的问题学习相关行业或者领域的专业知识,因为这种学习不仅能够使记者更好地理解所遇到的问题,同时还能够使记者对问题的认识更加巩固和系统化。

如果记者经常采访某一问题,经常听取专家的看法,并根据采访中遇到的问题对相关行业或者领域的专业知识进行学习,那么记者就能够熟悉这一问题,并且有可能产生自己的思考,发现新的问题。一旦问题经历得多了,记者的积累也增加了,知识也就变得广博起来,最终有可能成为某一行业或者领域的专家[37]

3.勤勉加思考

《淮南子》有云:“积薄为厚,积卑为高,故君子日孳孳以成辉。”凤凰卫视的著名时事评论员阮次山,认为培养专家主持能力的关键是勤勉与思考。他说:“我每天都花7个小时看资料、书籍和报纸。早上9时上班,开一两个会,接着便上网找资料,中午12点上现场节目。”如果不是有突发事件,通常在前一天下午他便开始准备,第二天早上则查看是否有新的资料和进展。碰上特别事件,他会马上转换评论题目。因为平常看的材料很多,即使突然转换话题,对他也没有太大的困难。他每天看15份报纸,然后再从网上浏览全世界大大小小国家主要的英文报纸。像美国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英国的《泰晤士报》、《金融时报》、《国际论坛报》,都要看一遍。每周还要给新加坡《联合早报》、香港《经济日报》、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写3篇专栏文章,读者约有100万。他说:“写专栏让我感觉到自己是个学者,可以就某一个事件或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读者拿着报纸,可以反复阅读,影响更为深远。”

4.院校培训与媒体培养

为了帮助媒体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相当多的新闻教育单位提出了培养“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口号,并且按照这种模式进行新闻人才的培养。由于具有较好的学科结构,中国的综合性大学往往比较强调“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培养。而所谓的新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就是新闻专业知识加其他专业知识,有的是采用主修新闻专业辅修其他专业的方式,也有相当多的媒体认识到培养专家型记者的重要性。与美国《新闻周刊》实现编辑记者的“超级明星制”相似,有些高校采取双学位的培养方式,有些则鼓励学生跨学科攻读研究生。《南风窗》非常注重培养专家型记者。原《南风窗》总编秦朔认为工作中培养专家记者是由记者的特殊性带来的,很少有记者能一直写稿子,连续冲刺几年的记者,应该有一定的间歇期,就是要给一种允许其适当自我调节的可能性,否则会竭泽而渔,适得其反。让记者深入研究某方面的问题,出个人专著,不仅有助于调节记者身心俱疲的状态,也可以腾出空间让他冷静思考,为下阶段的采写任务做好背景资料的准备。用相对宽松的管理体制来激发记者研究相关问题的积极性,帮助记者实现自我价值的多元化,使记者通过工作中的学习成为某方面的专家,这是不少顶级媒体培养专家型记者的管理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