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倾听最基层的声音,才能凝聚最扎实的力量

倾听最基层的声音,才能凝聚最扎实的力量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闻节目中心 王 业王 业我在领悟“源头有活鱼,基层天地阔”。基层和群众,本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根。老百姓的镜头多了,基层的声音响了,套话空话少了,实实在在的内容多了,官腔官调少了,群众语言多了。只有善于用百姓的视角观察问题,用群众乐意接受的方式阐述观点,用群众鲜活的语言来改进文风,才能让人们爱听爱读爱看,才能务求最佳的宣传报道效果。

新闻节目中心 王 业

王 业

我在领悟

“源头有活鱼,基层天地阔”。基层和群众,本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根。走进基层,向群众学习,也一直是我们党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是记者用脚在基层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接地气才能有灵气,俯下身才能心贴心。”这样的口号虽然简洁,但引发了我不少的思考,为什么在这个时间启动这样一项重要的活动?

回想2011年以来,北京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曾经做过的几个大型新闻行动,“温暖一家亲”的主题是传递温暖、播撒关爱,关爱社会上最容易被人们忽视和冷落的群体;“幸福绽放”记录的是幸福和收获,关切的是最容易被人们淡忘的普通劳动者;“心心相印”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型直播中,也不断把党与群众心连心这个主题不断突出和深化,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136次提到“群众”,并提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里。”这些都启发了我的思考。

作为一个新闻人,始终应该站在最清醒的立场上,用最冷静的头脑关注社会潮流,用最敏锐的嗅觉发现社会风向,用最朴素的心去感受人间冷暖、世间真情。如何更好地认清当前的形势,更好地让新闻报道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从而更好地发挥新闻工作引导舆论、传播信息、关切民生、促进发展的作用,这就是此次“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大型新闻行动中我们最应该不断思考问题、提出创新、摸索经验的方向。

我的发现

回想那天的采访经历,是我近些年来感触最丰富、也是收获颇多的一次。东直门交通枢纽下的一个检测工段,是我们在当天采访中遇到的最艰苦的地段,那里空间狭小,温度酷热,线缆密布,又是重点保障区段,必须由人工去巡查维护,当时我和摄像师还没下井,就感到一股热浪从井下冲上来,下到井里才发现,温度至少有50多度,空间只够容纳我、摄像还有陈师傅三个人,而且还无法错身,只能顺序摸着前进。在采访中,摄像机由于承受高温高湿,镜头上很快凝结一层雾水,只能说几秒钟话,用纸巾擦一下镜头,勉强能让镜头尽可能地清楚一些。在这样的环境里走过、看过,才会对普通劳动者自然而然生出一种由衷的敬佩和亲切。他们在最酷热的地方工作,为的是千千万万百姓能享受夏日里空调的清凉。他们在最黑暗的地方摸索前行,是为了保障地面上、夜空下,能有不间断的、色彩缤纷的璀璨光明,而他们的工作,很少有人有机会更多了解。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的职责之一,就是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我们的身边有这么多普通劳动者,他们的默默付出、辛勤劳动,时刻在保障着这个社会的正常运转,护卫着这个社会的和谐安宁。

我的体会

近年来,通过大力贯彻“三贴近”原则、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组织“新春走基层”活动等措施,新闻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老百姓的镜头多了,基层的声音响了,套话空话少了,实实在在的内容多了,官腔官调少了,群众语言多了。而如何进一步提高新闻报道的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是新闻人的职责和任务所在,只有更加深入生活,真心为民,踏实做事,真听真看真感觉,才能使我们的故事更真切、样式更丰富、语言更鲜活、感情更真挚。

只有善于用百姓的视角观察问题,用群众乐意接受的方式阐述观点,用群众鲜活的语言来改进文风,才能让人们爱听爱读爱看,才能务求最佳的宣传报道效果。作风决定文风,文风反映作风。新闻记者、新闻主持人只有真正“弯下腰”,唠嗑中学说家常话,田野里感受百姓情,才能更好地转变作风,改进文风。

在今后的系列报道中,我和新闻中心主持人团队也将通过交流、探讨,不断摸索新方法、新思路、新样式,在新闻报道的内涵和外延方面不断挖掘,争取做出更多更好更生动鲜活的新闻报道,把《我在基层》系列报道做得更出色而继续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