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的戟戟,你知道多少?

古代的戟戟,你知道多少?

时间:2022-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甲骨金文小篆《说文·戈部》:“戟,从戈榦省。”戟柄长一丈六,即所谓“车戟常”。还有一种钺戟,戟枝如钺,汉墓出土的钺戟,多为熟铁制成,既重又厉害。另有小戟,也称手戟,用于投掷。秦代兵马坑有戟出土,数量不多。汉魏是戟的鼎盛期。陈琳所写檄文中有“长戟百万”。官署门前用戟有规定:“三品官门前,用戟十二。东宫之门十二戟,庙堂宫殿之门二十四戟。”

甲骨

金文

小篆

《说文·戈部》:“戟,从戈榦省。”戟是古代戈矛合一的复合型武器。顶端有直刃,不同于戈,戈是平头;也不同于矛,戟有横枝,所以戟也称枝兵器,多用于平原车战。戟柄长一丈六,即所谓“车戟常”。常是长度单位,古代八尺为寻,倍寻为常。由于戟柄长,戟头枝多(有三枝戟),戟的分量相对较重。《三国志·典韦传》说他的双戟,重80斤。这样重的武器,挥舞起来很不容易。杜甫《潼关吏》诗说:“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戟有画戟,犹如戈有雕戈,画戟为彩绘之戟。王维有诗:“画戟雕戈白日寒。”还有一种钺戟,戟枝如钺,汉墓出土的钺戟,多为熟铁制成,既重又厉害。有一种鸡鸣戟,戟头如鸡鸣状;一种K字戟,形如K字,戟头加长适用于骑兵冲刺。另有小戟,也称手戟,用于投掷。

戟始于何时?《管子》:“黄帝问于伯高,伯高曰:‘雍狐之山,发水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为雍狐之戟。’”《管子》记录的黄帝问话,时间久远,当属传说。许多材料可供推测,戟大致出现在春秋晚期。《诗·秦风·无衣》:“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范氏与栾氏战,范氏用戟拉断了栾氏的胳膊,栾氏断肘而死。战国时期,戟已很普遍。三枝戟就出现在东周战国时期。秦代兵马坑有戟出土,数量不多。汉魏是戟的鼎盛期。从汉魏诗文中透露了一些信息。《史记·项羽本纪》记项羽战刘邦,汉善射者楼烦引出项羽,项羽“乃自披甲,持戟挑战”。陈琳所写檄文中有“长戟百万”。贾谊《过秦论》说到“钩戟长铩”,《李陵答苏武书》中,讲其先将军李广功略盖天地,而自己的遭际如此,接着写“此功臣义士,所以扶戟长叹者也”等等。到唐代,戟已退出烽火战场,而矛矟(shuò,同槊)是重要装备。

钺戟

戟也用为仪仗,也是等级的标志。古代帝王出行,住宿处插戟为门,既安全又威风。唐代戟多用于仪仗。王勃《滕王阁序》:“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阎公指阎伯屿,洪州刺史。棨戟指仪仗用戟,有套子的戟。官署门前用戟有规定:“三品官门前,用戟十二。东宫之门十二戟,庙堂宫殿之门二十四戟。”私人造戟十枚以上要弃市,失戟要免官。

戟的掌故不少,最著名的是吕布白门楼射戟。江苏沛县东风路市文化馆内有射戟台,江苏泗洪县魏营镇农机大院有吕布射戟的塑像。两处古迹都说明一个解斗的故事。汉末,割据淮南的袁述,派大将纪灵引大军前来,意欲攻打刘备占领的小沛,然后再拼占领徐州的吕布。当其时,刘备势单力薄,仅有5000人马。刘备度时量力,只好求救于吕布,而袁述也抢先贿赂了吕布。吕布出于自身处境,对袁、刘两家说:“我不喜欢合斗,喜欢解斗。”于是立戟于门,又说:“如我射中,各自解兵;射不中,可留决斗。”结果呢,吕布一箭中枝(戟头上的弯刀)。结束了袁述、刘备的一场纷争,免除了百姓的一场灾难。沛县射戟台有副对联这样说:“一弦飞矢鸣画戟,十万雄兵御征衣。”到晋朝大官僚大富翁石崇,用白玉重修了白门楼,传为佳话。

鸡鸣戟

三枝戟

注:

①《说文解字注·戈部》62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②胡连俊、高峰、姜天蔚《吕布从射戟台到白门楼》,《扬子晚报》2006年2月14日。

③雍启昌《石户城与射戟台》,《文汇报》1996年6月2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