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典词的衰微

语典词的衰微

时间:2022-04-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语典词的衰微语典词从南宋后半期开始逐渐进入衰微的态势。本书第一章回顾前人对由“割裂”而形成的语典词的研究时,列举了北宋洪刍、南宋吴曾、王楙等人对这一类词的不同认识。不过,衰微并不意味着彻底的绝迹,有少量的语典词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在现代汉语词汇中依然担任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第四节 语典词的衰微

语典词从南宋后半期开始逐渐进入衰微的态势。根据笔者的调查,这主要体现在现存的这一时期的文献中,与此前相比,已很少能看到有新的语典词产生;相反,此前广泛使用的语典词,在这一时期的文献中有很多已消声匿迹。另外,从两宋时的人们对于某些语典词的认识的不同,也可以看出这种趋势。

本书第一章回顾前人对由“割裂”而形成的语典词的研究时,列举了北宋洪刍、南宋吴曾、王楙等人对这一类词的不同认识。其中王楙的观点最值得注意。他认为这种词的使用是“文气日不逮古”的体现,甚至径称其为“谬”。据此可以看出,到了南宋宁宗的时代,至少像王楙这样博学的人对于这一类最具有语典词特点的词已经很不以为然。

南宋时这一变化的发生,其原因却应推溯至北宋乃至唐代。虽然由上节的论述可以看出,像唐宋八大家这样的作家还在某些特定的文体中使用一些语典词,不过,在这些作家创作的其他抒写自己真实情怀的代表作中,语典词的使用确已不如六朝时期的作品那么频繁。北宋陈师道在论及北宋文风变化时说:

国初士大夫,例能四六,然用散语与故事尔。杨文公笔力豪赡,体亦多变,而不脱唐末与五代之气,又喜用古语,以切对为工,乃进士赋体耳。欧阳少师始以文体为对属,又善叙事,不用故事陈言,而文益高,次退之云。(《后山集》卷二三)

现在看欧阳修的文章,即使是那此讲求骈偶的庙堂文字,虽然如上所述,确有一些用语典词的篇章,但也有大量几乎不用典的篇目。随着这种文风的转变,宋初作家所喜用的“古语”渐渐不为文人所重。到了南宋的时候,理学逐渐风行,理学家们普遍重道轻文的倾向,对于文人的创作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一时期,除了庙堂文字中我们仍可以看到一些使用语典词的情况,在当时人创作的其他文体中,使用语典词的情况已不常见。

元、明两代,文人使用语典词的情况与南宋时期相比,显得更少,束书不观的风气,四六骈俪的消歇,大概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原因。不过,到了清代,随着学术风气的转变,文人使用语典词的情况略有增加。即使是朴学家的文章,也能看到这样的例子。例如段玉裁在《十三经注疏释文校勘记序》中,在叙述阮元校勘十三经的经历时,这样写道:

会居家读礼,数年乃后卒业。

其中的“读礼”,本自《礼记·曲礼下》:“居丧未葬,读丧礼;既葬礼。”在这里是指阮元在浙江巡抚任上,因嘉庆十年父亲去世,解职回扬州老家为父亲守丧三年这一情节。

文人作品中偶而也出现一些语典词,这方面比较典型的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例如《聊斋志异·胡四姐》:

我今名列仙籍,本不应再履尘世,但感君情,特报撤瑟之期。可早处分后事,亦勿悲忧,妾当度君为鬼仙,亦无苦也。

其中的“撤瑟”,来自《仪礼·既夕礼》:“有疾,疾者齐,养者皆齐,彻琴瑟。”“彻”同“撤”。作者在这里用“撤瑟”作为语典词,表示死亡。但这样的用例也还毕竟是少数,与南宋以前的人们竞相使用的盛况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前面说过,语典词的产生和使用,前提是儒家经典必须是受教育者共同的知识背景。“五四”运动以后,随着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淡出历史舞台,语典词也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进一步走向了衰微。不过,衰微并不意味着彻底的绝迹,有少量的语典词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在现代汉语词汇中依然担任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例如“乔迁”(出自《诗经·小雅·伐木》“迁于乔木”)、“观光”(出自《周易·观》“观国之光”)之类,这样的词有着独特的含义,从语用与修辞的角度,我们很难在现代汉语词汇中找出一个可以完全替代它的新词。

【注释】

[1]见《史记·平准书》。

[2]见《汉书·武帝纪》。

[3]颜师古注:“大麓者,谓为大司马宰衡时。妄引‘舜纳于大麓,烈风雷雨不迷也。’”

[4]《文选》卷四八“符命”类收入了这三篇文章。

[5]见《三国志·魏志·荀彧传》注引《彧别传》。

[6]见《三国志·魏志·陈思王传》。

[7]见《颜氏家训·勉学》。

[8]见《旧唐书·裴度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