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荐的研究成果

周荐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03-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周荐的研究成果周荐对《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待嵌格式”(如“半……半……”、“说……道……”

四、周荐的研究成果

周荐对《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待嵌格式”(如“半……半……”、“说……道……”等)(4),从词典收录角度进行了研究,认为“待嵌格式”在结构类型上可以分为“一三字显、二四字隐”和“一三字隐、二四字显”两种格式。关于“语模”(5),周先生指“熟语模”,也就是说,“语模”所从出的短语和以“语模”为基础结构出的新短语都是熟语,这样的“语模”具有熟语架构的性质。他主要从三个角度分析了语模的类型。

(一)依据“语模”的结构形式划分

依据“语模”的结构形式,可以将“语模”分为若干种外在标志不同的语模,如“别拿N1不当N2V”、“将V进行到底”、“V自己的N,让别人说去吧!”、“N1也是N2”、“拿什么VN,NP”等。

(二)依据“语模”产生的时间划分

依据“语模”产生的时间,可以分为既有的语模和晚近常见的语模两种。既有的语模如“一笔写不出两个N字”、“照V不误”等;晚近常见的语模如“N不是请客吃饭”、“都是N/V惹的祸”等。

(三)依据“语基”是否可寻划分

绝大多数语模都是根据曾经存在过而且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的一个短语构造的。这个短语,相对于语模而言可称为“语基”。语基化为语模的方式都是将语基中的某个词、语或小句撤掉,使原来的语基变成一个语模之后,再填充进一个新的词、语或小句,成为一个新的短语。依据“语基”是否可寻,可以将“语模”分为难寻的与可寻的两种。语基难寻的如“照V不误”、“一笔写不出两个N字”等;语基可寻的按其来源又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源自名言名作,如“N是这样V成的”出自苏联作家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源自俗语,如“V什么别V+N”出自俗语“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3)源自歌曲,如“N1(处所名词)出了个N2(表人名词)”出自民歌《东方红》中的“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周荐对“待嵌格式”以及“语模”的类型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首先,可以促使我们对“词语模”的外延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模”不仅可以是“词模”,而且可以是“语模”,甚至可以是“句子模”,我们可以从更宏观的方位观察、研究词语模现象。其次,无论“词模”还是“语模”(我们统称为“词语模”),都不纯粹是新出现的现象,它们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在过去和现在,尤其是现在,都发挥着引人注目的创造新的词语、新的表述形式的作用,在将来也必将如此。

□小 结

综合以上各家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对当代汉语词语模类型的研究,应该考虑下列因素:

1.词语模的构式元素——模标与模槽所处的位置是分析词语模类型的不可或缺的观测点,同时也要考虑模标的音节数,因为模标的音节数直接影响到整个词语模所生成词语的组合模式,还要考虑词语模的语法功能类别,因为词语模所创造的新词语是其上位结构层次的单位。

2.从源流方面看,汉语词语模有继承,有引进,也有创新,因此,词语模的来源也是重要的观测点之一。

3.词语模的模标具有类化作用,充当模标的语言成分可以是典型的词缀或词根,也可以是非典型的词缀或词根。由于某一词语模所统辖的词语群是以某一模标的语义为中心而形成的聚合体,因此可以将模标的语义是否虚化作为类型划分的观测点之一。

4.模标的音节数量、词语模所生成词语的特点、模标与模槽显示的语法特性以及模标、模槽的文字体态特点等方面,都可以作为当代汉语词语模类型划分的观测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