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先秦历史散文

先秦历史散文

时间:2022-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1节 先秦历史散文先秦历史散文的出现远早于诸子散文的出现。《战国策》是由各国史料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具有较大的文学价值。先秦历史散文对当时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生活作了广泛而具体的记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上的重大变革。学习先秦历史散文,我们能从中更多地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状况,因此我们要注意历史散文中对历史事件的叙述、材料的取舍、人物的刻画。

第1节 先秦历史散文

【导读】

先秦历史散文的出现远早于诸子散文的出现。大致经历了由简到繁、由质到文、由片段的文辞到较详细的记言、记事、写人的发展阶段。《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作品的汇编,文辞古奥质朴。《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242年的历史。记叙简短,语言谨严精练,最突出的是寓褒贬于记事中,“春秋笔法”对后世的史书及文学作品的写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记事详细的编年体断代史,善于叙述复杂的历史事件,刻画人物性格,语言简练含蓄。《国语》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以记言为主,记事为辅。语言通俗自然,精练省俭,外交辞令和谏对之辞更是精彩纷呈。《战国策》是由各国史料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具有较大的文学价值。先秦历史散文对当时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生活作了广泛而具体的记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上的重大变革。

学习先秦历史散文,我们能从中更多地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状况,因此我们要注意历史散文中对历史事件的叙述、材料的取舍、人物的刻画。

【选文一】

郑伯克段于鄢[1]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2]。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3]。爱公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4]。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5],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6]

祭仲曰[7]:“都城过百雉[8],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9];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10]”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11]。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12]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13]。公子吕曰[14]:“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15]。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16]。”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17]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18]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19]

书曰[20]:“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21],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22]“不及黄泉,[23]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24],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25]请以遗之[26]。”公曰:“尔有母遗,鋢我独无![27]”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厥地及泉,[28]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29]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30]。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31]其是之谓乎?

【题解】

本文选自《左传·隐公元年》。《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时曾作过鲁国太史的左丘明所作,后来又经过许多人增益。一般人认为它原是一部独立的历史著作,但也有人认为是左丘明根据《春秋》所作的编年史。据近人研究,它是战国初期人根据各诸侯国的史料编成的。它按照鲁国先后十二个国君在位的年代,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27年(前468年)春秋各国的重要史实,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先秦历史文学中一部优秀的作品。

【注释】

[1]郑伯,指郑庄公。春秋时周朝设公、侯、伯、子、男、王等爵位。郑国是伯爵级的诸侯国,所以称它的国君为郑伯。[2]初:当初。古文追述往事的常用词。郑武公:姓姬,名掘突。申:国名,姜姓,在今河南南阳县。武姜:郑武公的夫人,“武”表示丈夫为武公,“姜”是她娘家的姓。[3]寤(wù)生:逆生,即胎儿出生时先下脚。寤,同“牾”。恶:(wù):憎恨,讨厌。[4]之:代词,指共叔段。制:地名,又名虎牢,在今河南巩县东。[5]虢(ɡuó)叔:东虢国的国君。制,原是该国领地。[6]京:郑邑名。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南。大:同“太”。下同。[7]祭(zhài)仲:郑大夫。大夫,周代官职等级名,当时分卿、大夫、士三等级。[8]雉(zhì):量词。古代计算城墙,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9]参:同“三”。[10]辟:同“避”[11]滋蔓:滋长蔓延。[12]毙,倒下去,死。[13]鄙:边邑。贰:两属,两方管理。[14]公子吕:字子封,郑大夫。[15]廪延:郑邑名。在今河南延津县北。[16]厚:指土地扩大。[17]缮:修理,制造。卒:步兵。乘:兵车。[18]鄢(yán):郑地名。在今河南鄢陵县境。[19]五月辛丑:即鲁隐公元年五月二十三日。共(旧读ɡōnɡ):古国名,在今河南辉县。段奔共,故称共叔段。[20]书:指《春秋》原文。[21]郑志:郑伯的意图,暗指郑伯存心不良。[22]城颍:郑邑名,在今河南临颍县西北。[23]黄泉:地下的泉水,这里指墓穴。[24]颍考叔:郑大夫。颍谷:郑边邑。在今河南登封县西南。封人,管理疆界的官。[25]羹(ɡēnɡ);肉汁。这里是指肉食。[26]遗(wèi):给,留给。[27]鋢(yī):句首语气词。[28]厥:挖掘。[29]泄泄(yìyì):和上文的“融融”,都是形容快乐的样子。[30]君子曰:这是《左传》作者用以发表评论的方式。[31]见《诗经·大雅·既醉》。匮(kuì):穷尽。锡:赐予,给予。这里有影响的意思。类:朱熹释为“善”。

【评析】

本文记叙了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和其弟共叔段、其母姜氏之间为争夺权位而展开的残酷斗争,揭露了春秋时期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倾轧、骨肉相残的冷酷现实。

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作者笔法冷峻,不加褒贬,人物形象却极具特点。主要原因有:(1)将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历史上这场兄弟相争、骨肉相残的斗争,成功地刻画了郑庄公的阴险狠毒、老谋深算、冷酷狡猾、奸诈虚伪,共叔段的贪婪狂妄、愚昧无知,姜氏的褊狭昏聩、偏执任性等性格特征。(2)衬托手法的运用。运用衬托手法,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如:以共叔段的贪婪狂妄,衬托庄公的老谋深算;以姜氏的昏聩和随心所欲,衬托庄公的精明和深藏不露;以祭仲和公子吕铲除祸害的急切,衬托庄公的胸有成竹,等等。

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庄公的步步“退让”,姜氏、公叔段的步步紧逼,风云的突然变幻,结局的出人意料,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文章详略得当,取材合理。以表现母子之间、兄弟之间的矛盾为主线来组织材料,把纷繁的人物、事件加以整饬,详写兄弟间的权利争夺的原因及过程,略写争夺的结局,主题突出而又避免了平铺直叙。

【阅读与鉴赏练习】

1.郑庄公先封叔段于京,又听任叔段“不度”,“命鄙北鄙贰于己”,既而“收贰以为己邑”,最后“伐诸鄢”,有人认为表现了庄公的“仁慈”和“忍让”,有人却认为他是有意“养成其恶”。你是怎样看的?

2.本文作者详写人物,略写战事,为什么?

【选文二】

邵公谏弭谤(周语上)

厉王虐[1],国人谤王。邵公告曰[2]:“民不堪命矣[3]。”王怒,得卫巫[4],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5]。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6]

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7],乃不敢言!”

邵公曰:“是障之也[8]。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9];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10],为民者,宣之使言[11]。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12],瞽献曲[13],史献书[14],师箴[15],瞍赋[16],诵[17],百工谏[18],庶人传语[19]。近臣尽规[20],亲戚补察[21],瞽、史教诲[22],耆、艾修之[23],而后王斟酌焉[24]。是以事行而不悖[25]。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26];犹其有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27]。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28]。行善而备败[29],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30]。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31]?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32]?”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33]

【题解】

《国语》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记载了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周鲁等国名士的言论。可与《左传》相参佐,故有“春秋外传”之称。现存二十一卷。

【注释】

[1]厉王,周厉王,名虎,夷王之子。公元前878年即位,在位37年,被放逐于彘。[2]邵公,即邵穆公,名虎,周之卿士。邵,一作召。[3]命,指周厉王暴虐的政令。这句大意说,人民受不了属王的虐政。[4]卫巫,卫国的巫者。[5]“以告”两句:只要卫巫报告,厉王就把被告发的人杀掉。[6]道路以目,人民相遇于道路,只是彼此用眼睛看看而已,意即敢怒不敢言。[7]弭(mǐ)谤,消除谤言。[8]是障之也,障,防水堤,在此作动词用。这句意思说,这样做不过是勉强堵住人民的口罢了。[9]川壅而溃两句:壅,堵塞。此言用堤来障川,则水道壅塞,一旦由壅塞而溃决泛滥,结果伤人必多。[10]为川者,治水的人。为,作治解。决,排除。导,疏通。[11]“宣之使言”,治民者必宣导人民,使之尽言。宣,作通解,有开导之意。[12]列士,古代一般官虽都称为士,较高的称为列士。献诗,指献进讽谏的诗。[13]瞽献曲,无目曰瞽。瞽,这里指乐师。曲,乐曲。此言乐师向国王献进乐曲。古代乐官皆由盲者充任,其所献的乐曲,多采自民间,故能反映人民的意见。[14]史献书,史官献书于王,使知往古政体,作为借鉴。史,史官。书,史籍。[15]师,乐师。箴,一种寓有劝诫意义的文辞,与后世的格言相近。此言师进箴言于王,以规谏王之得失。[16]瞍(sǒu),盲人,无眸子曰瞍。赋,有一定音节腔调的诵读,指赋公卿列士所献的诗。[17],也是盲人,有眸子而无所见曰。诵,指不配合乐曲的诵读。[18]百工,百官。[19]庶人传语。庶人即平民。平民是没有机会见到国王的,因此他们把对政事的意见间接地传达给国王知道。[20]近臣,王之左右。尽规,尽规谏之责。[21]亲戚,指与国王同宗的大臣。补,弥补王之过失。察,监督王之行为。[22]瞽、史教诲,乐师、史官用歌曲、传说对王进行教诲。[23]耆、艾修之,六十岁的人叫做耆,五十岁的人叫做艾。耆、艾,指国内的元老。修之,指把瞽、史的教诲加以修饬整理。[24]这句是说,而后由国王斟酌取舍,付之实行。[25]事行而不悖(bèi),国王的行事因此才不至违背情理。悖,违背。[26]这句是说,人类的财富、用度都是由山川生产出来的。[27]“犹其有原隰(xí)”两句:其,指土地。高爽而平坦的土地叫原,低下而潮湿的土地叫隰,低下而平坦的土地叫衍,有河流可资灌溉的土地叫沃。此言由于土地之有原、隰、衍、沃,人类衣食的资源才从此而生。[28]“口之宣言也”两句:由于人民用口发表言论,国家政事的好或坏才能体现出来。[29]这句大意是说,凡是人民认为好的就加以推行,认为坏的就加以防范。[30]此句紧承上句,即:这样才能使衣食财用大大增多。阜,增多。[31]“成而行之”两句:这两句意思说,人民所发表的言论,是考虑成熟之后,自然流露出来的,怎么能加以堵塞呢?咸,成熟。行,有自然流露之意。[32]与,作助解,这句大意说,这有什么帮助呢?[33]这句说,过了三年,就把厉王放逐到彘(zhì)去了。彘,晋地,在今山西省霍县境内。公元前842年,厉王被放逐到彘,因此邵公谏弭谤之事应当在公元前845年。

【评析】

对于百姓的批评,该如何面对呢?邵公认为,只能疏导,不可压制。他指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危害甚大;“宣之使言”,大为有利。厉王不听劝谏,终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本文以邵公进谏为线索,阐明了民言不可止,必须“宣之以言”的道理。

阻塞百姓的言论通道,就如同阻隔川水。“川壅而溃,伤人必多”,这一比喻清楚地揭示了弭谤的可笑及其严重的后果。将浅显的比喻与透彻的道理有机结合起来,是本文的特点之一。叙事简洁、重于说理是这篇文章的另一大特色。本文叙事简单,全文仅仅256个字,在以记言为主的前提下,将事情的前因后果交待清楚后,而把大量的笔墨放在邵公对厉王的劝谏上,表现了《国语》以记言为主的特点。此外,本文还有取材合理,详略得当的长处。全文共写了邵公两次进谏,第一次略写,仅用“民不堪命矣”五字,可谓惜墨如金;第二次详写,邵公侃侃而谈,洋洋洒洒,有如江河奔泻。对谏言详写,对劝谏的原因和结果略写。

文章还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表情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对厉王的劝谏中,邵公明于治乱、敢于直言的形象十分突出。至于厉王,只用“怒”、“喜”两个字,就把厉王暴虐而又愚蠢的嘴脸刻画出来了。

【阅读与鉴赏练习】

1.厉王为什么会被放逐?

2.与《邹忌讽齐王纳谏》相比较,召公的劝谏有什么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