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主要测评项权重越位

非主要测评项权重越位

时间:2022-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 非主要测评项权重越位普通话水平测试主要是对应试人在参加测试过程的语言表达中的语音、词汇、语法、语调等方面的综合评判,理论上说是排除了其他外加因素。一级甲等的评判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某高校送审的一级甲等音带,经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审核,竟有将近70%的应试人未能达到一级甲等。

三 非主要测评项权重越位

普通话水平测试主要是对应试人在参加测试过程(大约16分钟)的语言表达中的语音、词汇、语法、语调等方面的综合评判,理论上说是排除了其他外加因素。但由于目前的测试是面对面的测试,应试人的外貌、性格、音色、语气、职业等也会对测试员的评分产生一定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试人的职业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性质是一种目标参照性考试,但参加应试的人绝大部分却是达标性考试,他们往往是由于行业准入、职业要求或出于某种目的来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心中都有一条达标底线;而测试员也知道应试人的身份、职业,知道他们需要达到某一等级才算测试合格。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感倾向”就会对测试评分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测试质量降低。

对于广播电视电影专业的学生,最低要求是一级乙等,测试员评判时都以一级作为底线,只要分数接近,就会使劲往上拉。有些地市在进行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选拔培训考试中,对一些实际分数在90-92分之间的应试人,往往会用二级标准去操作,忽视了对调值、前后鼻音等发音缺陷的扣分,致使在复审时出现了有30%以上的应试人等级未能与原始等级相一致的现象。一级甲等的评判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某高校送审的一级甲等音带,经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审核,竟有将近70%的应试人未能达到一级甲等。

(二)应试人的音色

音色的好坏对测试员的听觉神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使测试员忽视了对某些语音缺陷甚至语音错误的评判。在某省一期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考核培训班上,有一位学员音色相当不错,蒙过了好多人,在最后的等级测试中,主测的三名国家级测试员没有受到其音色的影响,合理评判,最后这名学员的分数为87.5分,等级为二级甲等。在公布成绩时,居然有一批学员觉得难以置信,后经讲课教师的仔细分析,大部分人恍然大悟,但仍有少量学员因为测评能力较弱,还是不能理解,当然他们最终也拿不到资格证书。

(三)应试人的外貌

应试人的外貌应该与普通话水平没有任何联系,但在实际测试中,我们发现,应试人长得不太好看,测试员给的分数竟会低一些,应试人长得漂亮一些,测试员评判的分数就会相对高一些。同时,测试员的言行举止也会对应试人的考场发挥产生较大影响。这样的结果,给我们的测试提出了一个课题,也就是测试有没有必要面对面测,能否让应试人与测试员不见面,测试员只负责评判,其余的身份验审、测试登记等工作由另外的人来完成。目前部分省市正在试点的网络评审就是这种类型,值得推广。

(四)应试人表达的内容

应试人在进行第四项测试时,由于表达内容的不同,测试员的评分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有些测试员看到应试人在说话时,由于情绪激动,痛哭失声,或是由于说到伤心之处,泣不成声,于是就大动恻隐之心,分值也就急剧上升,使测试的信度大大降低;也有些测试员因为听到一些应试人用背诵的方式说话,或前后几位应试人说话的内容几乎一样,就大为光火,扣分也就十分厉害,尺度把握就有失偏颇。

(五)测试员的心理因素、情绪

测试工作一般不是测试员的专业工作,由于测试是一项脑力劳动,因此测试工作应有一定的限度。一般对每个单位的测试人数限定为15人以内,是充分考虑到了测试员的脑力承受力,是比较科学的。但由于测试工作一般安排在双休日或寒暑假进行,测试员又多是学校教师,在经历了一周的繁重工作之后,或是经历了一个学期的工作之后,再来参加连续几个单位的测试,是比较疲劳的。特别是测试时间安排三天以上,测试员会产生疲劳情绪,对评判肯定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某高校一位测试员在进行到第三天测试时,坚持不住,轰然倒下,一时又找不到顶替的测试员,使测试工作受到严重影响,测试质量也就无法得到充分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