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贶节与六月六的习俗

天贶节与六月六的习俗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还有“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的俗谚。以后为了缅怀被杀的人,每逢六月六,举行歌会,形成传统的赶歌节。布依族人民于每年农历六月六这天,宰猪杀牛,包粽子供奉祖先。花儿会,是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土族、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举行,为期五天。虫王节,是满族传统节日,农历六月初六举行。
天贶节与六月六的习俗_节日故事选编

瑶族晒红绿

在节日文化里,六月六的节日典记颇多,除姑姑节之外,还有天贶节(汉族),赶歌节、情人节(苗族),晒衣节(瑶族),虫王节(满族),花儿节(会)(土族),敬盘古布依族),拜灶节(瑶族),翻经节(佛寺),尝新节(侗、状、瑶族),伏羊节(徐州传统尝新),响浪节(藏族)等节日,尽管都是在六月六日,其故事情节各具特点。

天贶节,(贶kuàng,赐赠的意思。)此节起源于宋代。宋真宗赵恒是一个非常迷信的皇帝,有一年六月六,他声称上天赐给他一部天书,并要百姓相信他的胡言,乃定这天为天贶节。还在泰山脚下的岱庙建造一座宏大的天贶殿。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贶节”已失去原来含义,但与天贶节风俗相关的活动,还在民间流传,如江苏东台县人,在这一天早晨全家老少都要互道恭喜,并吃一种用面粉掺和糖油制成的糕屑,有“六月六,吃了糕屑长了肉”的说法。还有“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的俗谚。“红绿”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此谚的后一句,又作“家家晒龙袍”,这里又有一个典故,说乾隆皇帝在扬州巡游的路上恰遭大雨,淋湿了外衣,又不好借百姓的衣服替换,只好等雨过天晴,将湿衣晒干再穿,这一天正好是六月六,因而有“晒龙袍”之说。

赶歌节,是湖南凤凰、贵州松桃等地苗族的传统的唱歌、赛歌、跳舞的节日。传说苗族人民在封建统治下,生活十分艰苦,有一年的六月初六与前来征粮的官兵进行了斗争,打退了官兵,保住了山寨。后来在大批官兵的围攻下,苗族人遭到了残酷杀害。以后为了缅怀被杀的人,每逢六月六,举行歌会,形成传统的赶歌节。

敬盘古、过小年,是布依族的盛大传统节日,布依人在农历六月初六、十六、二十六的任何一天,都可以过“六月六”。有的地方六月十六或二十六过节,叫“六月场”或“六月桥”。布依族人民于每年农历六月六(盘古逝世日)这天,宰猪杀牛,包粽子供奉祖先。每逢六月六,布依族人民喜欢吃糯米饭和糯米粑,喝糯米酒,家家户户还要杀狗庆贺。节日期间,妇女们背着装满粽子的篮子,串寨走乡,探亲访友,青年男女身穿民族服装,手提箫筒或二胡,口吹木叶,成群结队来到广场,举行对歌、掷花包、赶表(恋爱方式)等活动。

晒衣节,是广西桂平盘瑶地区瑶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在农历六月初六举行。节日当天,热闹非凡,清晨各家宰鸡杀鸭开庆祝会,宴饮后,全家动员,有秩序地把棉被、衣服、鞋子、箱笼、柜子等物拿到屋外晒坪上暴晒,晒上一两个小时翻转再晒,然后把衣物搬回厅堂凉一下,再放回原处。夕阳将落时,全寨人还要对着太阳招手,表示对它的感激。

花儿会,是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土族、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举行,为期五天。“花儿”是一种民歌,又称“少年”。“花儿”的唱词大多是即兴编成,有对唱和独唱两种形式,内容丰富多彩。花儿会期间,当地的土、回、东乡、撒拉、保安各族人民,身穿具有特色的民族服装前来赶会,而且还带着帐篷、大饼。群众络绎不绝。会上,大家互相赛歌,以沟通心灵。

虫王节,是满族传统节日,农历六月初六举行。节日当天,每家派出一个人到虫王庙拜祭,人们杀猪宰羊,敬献虫王爷,祈求虫王爷不生虫灾,让庄稼有个好收成;留在家的人,翻箱倒柜,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