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荒塬上的箍窑

荒塬上的箍窑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走进同心县,看过那一孔孔矗立在旱塬上的拱窑遗址,我才明白什么叫做箍窑。付进祥儿孙满堂,依然坚守在自家先后筑起的8孔箍窑里。走出农家小屋,回望荒塬上那一排排已成断壁残垣组成的箍窑遗址,一种苍凉肃穆之感直逼心头。目前,以同心县为核心区的箍窑技术已列入宁夏非物质文化保留遗产保护名录。
荒塬上的箍窑_发现宁夏

15.荒塬上的箍窑

作者:宋辉

关于民居,宁夏有句俗语“回回的房没有梁”,这没有梁的房,指的就是窑洞

印象中,窑洞总是嵌入山体之中的崖窑,自然不需梁柱支撑。

走进同心县,看过那一孔孔矗立在旱塬上的拱窑遗址,我才明白什么叫做箍窑。

img88

会箍窑的老人越来越少

没有山的依傍,全凭脚下这片黄土,硬是筑起了一道遮风避雨的“窝巢”,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就体现在那里。

宁夏山川相连,回汉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居建筑样式。其中回族传统民居主要有三种类型:堡子、高房子和窑洞。堡子用坚固围墙和高大碉楼构筑而成,是战乱年代富贵大家族聚众自保的屏障;高房子多用砖木或土木构筑而成,高高地占据院落一角,便于纳凉和礼拜咏经,显示着殷实人家的富足安宁。

在民间,更多的是窑洞。窑洞有崖窑和箍窑之分,借着山坡挖出断面再挖洞形成的崖窑多见于六盘山区的彭阳、隆德等县。同心县地处宁夏山川过渡地带,干旱少雨,地势平坦而且林木匮乏,箍窑被广泛使用。据考证,箍窑技术明末清初趋向成熟。在经济落后的旧时代,百姓要建一座好房子,需备足木材、砖瓦和石料,当这一切都缺乏的时候,人的聪明才智被激发了出来。

脚下厚重的黄土就是生命的根本。打土坯、夯窑墩、箍窑顶,单用泥土就筑起一座房屋,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劳作的过程凝结着汗水与智慧。制坯时全家老少齐上阵,先把黏土填入模具用脚踩实,再用杵子反复夯实,“三锨九杵子,二十四个脚底子”,一句顺口溜道出了制坯的艰辛。备好土坯后开始打窑墩,这好比是修桥先要打桥墩,夯土筑就的窑墩一般高约一米四、宽七十厘米、长五米左右,构成了箍窑的基本型制。当这些粗活做完后,箍窑进入技术性阶段,此时箍窑师傅架起拱形窑楦子,就着稀泥把土坯一层层地箍成拱形的窑顶,最后抹上一层黄土和麦草粗泥,待到晾干后再抹一层细泥,于是一孔散发着泥土芳香的箍窑就筑成了。

笔下这段记述已成久远的记忆。住在同心县城东郊石狮镇麻圪塔村的付进祥今年58岁。40多年前,父亲请来箍窑师傅筑起了家中第一孔窑。几十年过去了,老一辈箍窑师傅多已故去,同村的300多户乡民陆续搬离窑洞,迁往城镇或交通便利的地方另筑屋舍。付进祥儿孙满堂,依然坚守在自家先后筑起的8孔箍窑里。“窑洞冬暖夏凉,住惯了觉得挺舒坦,再说盖瓦房需要钱,家里孩子多,得一步一步来。”付进祥热情地把客人让上炕,家里的女人忙着沏茶倒水,还端出热腾腾的土豆招呼客人。

走出农家小屋,回望荒塬上那一排排已成断壁残垣组成的箍窑遗址,一种苍凉肃穆之感直逼心头。一二百年间,这些泥土色的窑洞孕育了多少顽强的生命,他们就地取材建构屋舍,所创造的原生态居住方式,至今仍然具有绿色环保的建筑学意义。

目前,以同心县为核心区的箍窑技术已列入宁夏非物质文化保留遗产保护名录。

img89

断壁残垣的箍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