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协助老年人医疗活动

协助老年人医疗活动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 协助老年人医疗活动一、老年人身心情况观察(一)生命体征观察体温的变化:体温低于35℃,多见于休克及极度衰竭老年人,体温持续低于正常值是病情危险的征兆。通常将助步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脚轮助步器,帮助不能行走的老年人站立,并训练老年人的行走能力。另一类是有脚轮的助步器,适用于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可减轻自理活动时的疲劳。
协助老年人医疗活动_养老机构老年护理服务规范和评价标准

第五节 协助老年人医疗活动

一、老年人身心情况观察

(一)生命体征观察

体温的变化:体温低于35℃,多见于休克及极度衰竭老年人,体温持续低于正常值是病情危险的征兆。体温突然升高,多见于急性感染,高热(40℃以上)及持续发热,均是病情严重的表现。

脉搏的变化:测量脉搏的过程中,要注意脉搏的快慢、强弱、节律是否正常,如发现脉搏每分钟小于60次或大于100次、间歇脉、脉搏短绌等,均说明病情有变化。

呼吸的变化:主要观察呼吸的频率、深浅和节律。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内气体交换障碍,均可发生呼吸改变。如呼吸频率每分钟大于40次或小于8次,出现点头样或潮式呼吸都是病情严重的表现。

血压的变化:血压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或时高时低波动范围大,都是不正常的现象。

瞳孔的变化:瞳孔变化是许多疾病特别是颅内疾病、药物中毒等病情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双侧瞳孔扩大,见于颅内压增高;双侧瞳孔缩小见于有机磷农药、吗啡等药物中毒;危重老年人的瞳孔突然扩大,常是病情急剧变化的标志。

意识的观察:意识清醒的老年人,思维正常,表达清楚,对时间地点人物判断清楚。如有嗜睡、谵妄、意识模糊等,表示老人意识发生了变化,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二)一般情况观察

老年人在衣食住行或劳动休息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日常的生活节律与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要警惕疾病的发生。

饮食状况:如原有的饮食节律破坏、食欲下降、体重短期内下降过大等,要警惕疾病的发生。

表情和面容:疾病的轻重缓急及疾病的性质,都可影响老年人的表情和面容。发热时常出现两颊潮红、口唇干燥等;慢性病患者常有消瘦无力、精神萎靡、双目无神等面容。

姿势和体位:老年人的姿势体位和疾病有密切关系。大多数老人休息时安静平卧、活动自如。如发现老人被迫采取某种特殊体位以减轻痛苦,常为疾病的表现,需及时就诊。

皮肤黏膜:养老护理员要注意观察老年人皮肤的弹性、颜色、温度及有无皮疹、出血、水肿等情况。如口唇及四肢末梢紫绀是缺氧的表现,皮肤黄染是黄疸的表现。

心理反应:老年人从岗位上退下来后,从过去的忙忙碌碌,到现在的闲居在家,常有失落感、孤独感及对衰老患病的担忧等,养老护理员要了解老年人的心理情况,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要仔细观察和处理老人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安慰与支持。

一、协助老年人医疗活动

(一)协助老人正确服用药物

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协助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正确服用药品,注意剂量正确、给药时间正确、给药途径正确,不得擅自给老人服任何药品,避免由于用药不当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给药时安排老人处于合适的便于吞咽的体位,避免误吸,给予足够的水送服,以帮助药物顺利进入消化道;使用鼻饲管的,应将药物碾碎后注入胃管。如老人出现用药后不适或拒绝服药等,应及时向护士及医生汇报,协同处理。

(二)协助老人使用助行器具

助行辅助器是为身体有残障或因疾病及高龄行动不方便者,提供保持身体平衡的措施,辅助老年人活动,保障老年人的安全。包括老年人使用拐杖、步行器、支架和轮椅。

1.拐杖

拐杖的长度包括腋垫和杖底橡胶垫,简易计算方法为使用者身高减去40cm。使用时,使用者双肩放松,身体挺直站立,腋窝与拐杖腋垫间相距约2~3cm,拐杖底端离该侧足跟15~20cm。握紧把手时手肘弯曲25°~30°。使用不合适的拐杖可导致腋下受压造成神经损伤和跌倒,不适合的拐杖与不良姿势还会引起背部肌肉劳损、酸痛。

指导使用拐杖时应注意:①使用者意识清楚,身体状态良好、稳定;②使用者的手臂、肩部或背部无伤痛,活动不受限制;③穿安全防滑的平底鞋,鞋子要合脚,衣服宽松合适;④地面干燥,无可移动的障碍物;⑤调整拐杖,将全部的螺丝钉拧紧、橡胶底垫紧扣。

2.手杖

手杖是一种手握式的辅助用具,常用于不能完全负重的残障者或老年人。手杖的合适长度需符合以下要求:①肘部在负重时能稍微弯曲;②手柄适于抓握,弯曲部于髋部同高,手握手柄时感觉舒适。

手杖的底端可为单脚或四脚型,单脚适用于手无法握有曲度把手者或地面不平的时候;四脚型的拐杖比单脚型的支持力和支撑面积要大得多,因而也稳定得多,常用于步态不稳或地面较平坦的时候。

3.步行器

步行器也称助步器,可扩大老年人站立时身体的支持面,增加使用者的稳定程度。通常将助步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脚轮助步器,帮助不能行走的老年人站立,并训练老年人的行走能力。另一类是有脚轮的助步器,适用于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可减轻自理活动时的疲劳。

4.轮椅

轮椅适用于能坐起但不能行走的老人,协助外出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及体力恢复。要根据老人体重、功能状况、活动环境、工作需求等来选择大小、功能合适的轮椅。

轮椅的大小以坐位时臀部左右各留2.5cm空隙,能通过居家内通道,膝部后方与座位应有适当空间,后背高度适当,轮椅坐位高度与脚踏板的高度宜使双膝关节、踝关节在坐下后呈90°,轮椅踏板与地距离5cm。扶手长者,可使上肢有较好的依托,保持良好的身体姿势;扶手短者可供轮椅进入台面下或桌下,便利生活和工作。实心轮胎保养较简单,减震较差;充气轮胎减震效果良好;聚氨酯(PU)轮胎保养简单、耐磨、减震效果良好。老人头颈部控制不佳者可选择高背轮椅或附加颈部支架。上肢功能好者可选择手动式轮椅,上肢功能差者可选择他人推动型。家住楼层高或需频繁搬动者可选择轻型轮椅,家住楼层低或有电梯者可选普通重量轮椅。常用轮椅一般承重80千克以下,80千克以上体重者需特殊订制。

使用轮椅要确保安全。轮椅须定时清洁、检查及维修,保持功能完好;协助老人上下轮椅时必须拉起车闸以固定车轮,如无车闸,照护者应站在轮椅后面固定轮椅,确保老人安全;上下轮椅须翻起脚踏板,以免绊倒老人;老人尽量靠后坐稳,脚踏在脚踏板上,系上安全带,肘关节不可露于轮椅扶手外;推动轮椅要慢,动作轻稳,注意防颠簸过大而使老人不适甚至跌出轮椅;轮椅上坡时,老人靠后坐,照护者站在轮椅后方推轮椅上坡;轮椅下坡时,调转轮椅方向,使轮椅以倒退形式缓慢下行,照护者随时观察身后情况;轮椅上台阶时,先将前轮正对台阶,下踩后倾杆使轮椅后倾,顺势使前轮上台阶,再将后轮推上台阶,轮椅下台阶时调转轮椅方向,先下后轮,后下前轮。

(三)标本的收集送检

1.尿标本采集法

由于尿道末端与尿道口周围细菌的大量存在,再加上局部分泌物的污染,常可影响检验结果。因此尿常规标本需采集中段尿,特殊检查则需用特殊方法留取。

中段尿采集法:先清洗、消毒会阴部,嘱老人自行排尿,弃去前段尿,用试管或清洁容器留取中段尿液,期间连续排尿不中止尿线。

留置导尿管尿液采集法:如果老人是留置导尿者,那么先夹管积聚尿液,然后分离导尿管与接管,在导尿管末端留取尿标本。分离导尿管时要注意无菌操作,一般应由护士操作。

12h、24h尿标本采集:12h尿一般是留晚7时到晨7时的小便,方法是晚上7时先将小便排尽弃去,将晚7时后的小便留置在容器内,一直留到次日晨7时止。24h尿留取,首先弃去起床时的尿液(早晨7时),将7时以后的尿留置在容器内,一直留到次日晨起床7时尿为止。记录12h或24h尿总量后,将尿搅匀,留一小瓶约50~100ml样本送检。

尿液标本须及时送检,放置过久易发生变化,还易被污染,影响化验结果。放标本的容器应清洁,12h或24h尿液标本还要注意防腐,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放适量的防腐剂。尿培养标本则须由护士操作采集。

2.大便标本采集

大便常规标本采集:用竹签取少量粪便,约蚕豆大小,放入干净硬纸盒内。如为腹泻病人应取黏液、脓血部分;如为水样便应盛于容器中送检。

大便隐血标本采集:按常规标本留取法采集,但要注意采集前3天忌食易造成化验结果假阳性的食物,如绿色蔬菜、肉类、动物血、肝脏、含铁丰富的食物和药物。

寄生虫卵标本采集:检查寄生虫卵时,应在大便的不同部位取带血及黏液的粪标本5~10g送检。服驱虫剂后或作血吸虫孵化检查,应留取全部粪便及时送验。查阿米巴原虫,在采集标本前用热水将便盆加温,连同便盆立即送检。

大便培养标本的采集:培养管和蜡纸盒必须是无菌的,用无菌竹签取带脓血或黏液粪便少许,置培养管或蜡纸盒中,立即送验。培养标本须在护士指导下留取。

3.痰标本采集

痰常规标本采集:嘱老人晨起用清水漱口,清洁口腔,然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盛于清洁容器内送检。

24h痰标本:嘱老人将晨7时至次日7时的痰液全部留在容器中送验,不可将漱口液、唾液等混入。

(四)体位移动

1.协助老人移向床头

先放平床头床尾支架,枕头竖立在床头与老人头顶之间。老人屈膝,双脚蹬床面,双手拉住床头栏杆,养老护理员靠近床侧,两腿略分开,手放于老人肩背和腰臀部提供助力,与老人同时用力向床头移位,安置舒适卧位。老人体重较重或不能自助移动者需双人或多人协助移动。

2.协助老人翻身侧卧

先移老人靠近床的一侧:将老人手臂放在胸前,养老护理员一手托老人颈肩部,另一手托腰部,抬起上身向床边移动;再一手托臀部,另一手托大腿,抬起下半身移向床边。养老护理员转至对侧,一手扶远侧肩部,另一手扶远侧髋部,将老人翻身到护理员站立的一侧。床侧下肢略伸直,另一下肢稍屈曲,胸前、后背、膝间置软枕。

3.协助老人从床上转移至轮椅

将轮椅推至床边,轮椅与床呈30°~40°;按下刹车,固定轮椅,翻起踏脚板;将老人安全坐到床沿,穿好衣服和鞋袜,防止受凉;嘱老人手臂扶在养老护理员肩上或在颈部环抱,身体向前靠于养老护理员,养老护理员两腿分开,膝盖抵住老人的膝部,两手臂环抱老人腰部,并向上提起,以自己的身体为轴转动老人,稳妥将老人移到轮椅上,翻下脚踏板,将老人双脚放在脚踏板上;老人双手扶住轮椅扶手,养老护理员绕到老人身后,两臂伸入老人两腋下抱住老人上身后移动,帮助身体满坐轮椅,系安全带,放松车闸推轮椅,老人不可前倾或自行离开轮椅以免摔倒。

如果老人身体活动能力尚好,则让老人自我移向轮椅。方法:养老护理员推轮椅于床边,固定好轮椅;老人自我坐起后,穿好衣服、鞋袜,一手扶轮椅手柄,另一手扶住床沿,慢移站立,再两手扶住手柄坐上轮椅。

4.从床上搬动老人至平车上

对一些体重较重而需要平车运送的老人,宜采用多人搬运法,以节省体力,避免用力过度而引起肌肉劳损。先将平车推至床尾,使平车大轮端与床尾靠近形成钝角,踩下刹车,固定车轮。老人的头部睡于大轮端,以缩短搬运老人的距离。

两人搬运法:养老护理员两人均站在平车与床的钝角内侧,一人一手托住老人的颈、肩部,另一手托住腰部;另一人一手托住臀部,另一手托住膝部;养老护理员两脚前后稍分开,稍屈膝保持上身直立的同时降低重心,两人同时用力抬起,并使老人的身体稍向护理员倾斜,同步将老人轻轻放于平车上。

单人搬运老人时,老人双手环抱于养老护理员的颈肩部,养老护理员一手从老人近侧腋下伸入,扶住对侧肩部,另一手伸入大腿下,抱起老人移位。此法适用于老人体重较轻,护理员力量足够大时。3人搬运法,3人站于同一侧,分别托老人头、肩、背、腰、臀及下肢,其余同两人搬运法。

5.体位安置注意事项

(1)仰卧位时枕头不宜过高。仰卧时,老人重心低而支撑面大,为稳定卧位,但须注意头部不可垫得太高,以免发生头过度向前倾,使颈部屈曲导致呼吸道不通.而影响呼吸。

(2)侧卧位注意老人的稳定性。对于侧卧位老人,由于重心上移,支撑面变小,则稳定性差,此时应调整老人姿势,采取上肢自由屈曲放松、两腿前后分开屈曲的姿势,这样使老人的支撑面扩大稳定度增加,同时在其两膝和腿之间垫以软枕支持固定,防止骨突处互相挤压。背部靠一大软枕以支托身体,在上臂下垫一软枕,除起支托和扩大支撑面的作用外,还可避免上臂压在胸部,影响呼吸。

(3)偏瘫老人避免患侧受损。偏瘫老人由于患肢没有感觉,侧卧时尽量不取患侧卧位,以免姿势摆放不正确时造成骨折,同时局部受压过久,血循环不良也易造成压疮。

(4)半坐卧位防体位下滑。半坐卧位时,抬高床头支架成30°~45°角,同时抬高床尾支架,使膝部屈曲成15°~30°角,两肘自由屈曲,上臂之下各垫一软枕,增加稳定性,使老人感觉舒适。

(5)瘫痪肢体应注意置于功能位置。对长期卧床的老人及瘫痪老人应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以免造成关节挛缩、外旋等畸形。

(五)预防并发症

老年人由于身体虚弱,抵抗力、自理能力下降,养老护理员特别要加强各方面的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眼睛保护:老年人因病不能闭眼时,角膜可因干燥而发生溃疡、伴发结膜炎,此时应为老人涂红霉素眼膏等以保护角膜。

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不能自行刷牙的老人要帮助清洁口腔,特别是管饲、昏迷的老人更要注意,防止口腔溃疡及糜烂。

预防压疮及坠积性肺炎:养老护理员应对清醒者鼓励其定时做深呼吸或叩背以助分泌物咳出;对昏迷的老人,要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要经常变换老人体位,加强受压部位的皮肤护理。

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和关节强直。老年人由于活动少,容易发生肌肉萎缩、功能退化。瘫痪老人关节不动后会出现强直而失去正常功能,因此要保持老年人肢体的功能位置,每日2~3次为老年人做肢体被动运动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张力,帮助恢复功能,也可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

保持大小便通.:做好饮食管理,坚持规律运动,预防便秘。平时进行盆底肌肉的功能锻炼,多饮水,预防泌尿系结石和感染。

防止意外损伤:防止坠床、跌伤、烫伤等意外事件发生。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