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青海大通舞蹈彩盆

论青海大通舞蹈彩盆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的这件舞蹈彩盆,是从墓葬中发掘出土的,属马家窑类型。青海大通舞蹈陶盆在彩陶文化中处于马家窑文化类型,这个时代不仅人类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式普遍存在,更其丰富多样,而且逐渐萌生了艺术美的自觉观念。
论青海大通舞蹈彩盆_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

3.论青海大通舞蹈彩盆

1973年秋,我国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了一件震动舞蹈、考古、美术、美学、民俗各界学者的舞蹈彩陶盆。该盆经C-14测定距今5 000年前。一般认为,它是我国最早的舞蹈形象记录(其实并不尽然,如阴山岩画就可早至10 000年前,其中就有最早的舞蹈图),对它的释读一时百家争鸣,很是热了一阵。或以为拟兽舞,或释为拟鸟舞;或读为水边踏歌,或解为图腾搬演;或考为始祖神,或阐为裸人……迄今没有定论,亦无详释。有必要继续进一步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件弥足珍贵的舞蹈彩盆。笔者不揣浅陋,在此略陈一孔之见,就教于专家同好。

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的这件舞蹈彩盆,是从墓葬中发掘出土的,属马家窑类型。内彩,即陶盆内壁绘饰,为三组五人舞蹈图。这里面实际上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密码。我们从该陶盆所涉及的复杂文化现象中,可以抽绎出如下几个基本的文化母题:火(陶盆、熟食)、祭祀与崇拜(随葬品、以盆盛牺牲、彩绘纹饰的精神价值)、圆圈连臂舞蹈(五人舞三组成环)。如此,我们将推导和证明的结论便是:青海大通舞蹈彩盆是关于火崇拜的舞蹈记录,该盆的文化功能是用于有关火的祭祀,它所绘录的舞蹈是以火为圆心的现仍广见于西南诸民族的踏歌或锅庄之类舞蹈。

一、舞蹈陶盆的文化背景。彩陶时代,人类文化处于以磨制石器为标志的新石器时代,制陶伴随着农耕,在定居下来的氏族部落间被发明。陶器发明是人类继使用火、发明取火后在火文化发展上的又一个飞跃。陶制炊具可以煮熟食物,使肉食除了烤烧以外更多了无数方便的美食法;陶器可以储存固体和液体的食物,方便了人类生活;陶器的煮制食物大大缩短了人类的消化过程,有利于人类体质发展。可以想象,历来就有自然崇拜传统的原始初民,必然要在陶器的制作与绘饰中注入他们对火的崇拜之情。青海大通舞蹈陶盆在彩陶文化中处于马家窑文化类型,这个时代不仅人类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式普遍存在,更其丰富多样,而且逐渐萌生了艺术美的自觉观念。艺术正由各种文化混浊一体的存在中,向自足发展审美艺术和审美观念过渡。所以,马家窑文化类型的彩陶在纹饰上就原有的写实传统大大强化了装饰意味,它独有的内彩,在碗、钵、盆等大口器的内壁多有所见。彩绘图案结构也多采用突出某一花纹主题,然后用对称的技法描绘,或左右连续,或上下分层,或平行对称。主要花纹有平行条纹、圆圈纹、连珠纹、云角纹、叶形纹、勾连纹、弧线纹、旋涡纹、圆点纹、网格纹等,多具有几何形意义。这就是说,我们应该将舞蹈陶盆中有规则的圆圈线、曲折线、叶形纹视为几何装饰纹,而不能视此为写实(如释为水),这些几何纹饰是与写实的舞蹈相映成趣的,起着突出、修饰、陪衬舞蹈主题的美术作用,最终使陶盆既有艺术意味,又有精神指向。这正吻合于此期整个时代的艺术文化的特征、风格与面貌。

二、舞蹈陶盆的文化功能。由于陶盆发掘于墓葬,可以肯定陶盆具有鲜明原始宗教性。原始丧葬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几十万年前的早期智人时代。在丧葬文化的不断发展过程中,随葬物由红色颜料逐渐发展至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直至模拟的生产生活用品。丧葬习俗的文化核心是灵魂观念和祖先崇拜。彩陶时代的丧葬文化保持着前此时代的文化传统,但随葬品以陶器为多,并多为生活用具;另常见装饰品随葬,以及部分生产工具。青海一带的墓葬,有时一个墓中可见陶器数百件;陕西半坡的墓葬中则常见陶罐中有小孔供灵魂出入。彩陶随葬多为生活实物,所以,舞蹈陶盆用于丧葬,其宗教性至少有两个内容:一是该陶盆是生活中用品,或许在生活中曾用如祭祀容器;二是该陶盆作为随葬物而具有宗教性,并在虚构的另一个世界中继续用如祭祀容器。之所以用如祭祀容器,是因为该陶盆造型端庄、敞口,便于盛装各种牲品;陶盆内壁绘画舞蹈人物,记录的正是人们的祭祀舞蹈,将这一场面用绘画永远固定在陶壁上,当这陶盆盛上牺牲时,就构成一种永恒的崇拜或祭祀。这实际上也是很多原始绘画的初衷。祭火的火崇拜舞蹈图和彩陶中诸多的图腾崇拜(如半坡鱼纹、柳湾蛙纹)和性崇拜(陶且、柳湾性器突凸的人像陶壶)造型纹饰一样,是原始宗教多神崇拜、泛自然崇拜的不同表现形式。

三、陶盆舞蹈的文化比较。显然,我们还需要寻找一种与彩陶文化相关又能联结火、自然崇拜、圆圈舞等诸文化因素并具有巨大历史生命的活的舞蹈来印证舞蹈陶盆的上述文化内涵。我们先看创造使用青海彩陶的居民及其迁徙。青藏高原很早就有人类活动,根据对青海柳湾人、内地蒙古人种、西藏林芝人等同时代化石人的体质人类学测定,它们的头长、头宽、鼻根正指数、额宽、最小额宽等指标都十分接近,表明青藏高原彩陶时代的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部,属于蒙古人种;这一带在商周时期生活着诸多的羌人部落,该地区发现的卡约文化(青海湟中,“卡约”为藏语地名)、诺木洪文化(青海都兰)、辛店文化(甘肃临洮)等文化遗址,被认为是古羌人的文化遗存。这些文化一方面与齐家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又因部分羌人的迁移到达西藏境内。事实上,藏族的族源就有羌人融合的成分。再看藏文化的辐射。从语言学角度划定文化圈,我们知道,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包括了同源语的众多民族,他们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如藏族、羌族、门巴族、珞巴族、彝族、傈僳族、纳西族、白族、拉祜族、哈尼族、基诺族、阿昌族景颇族、独龙族、普米族、怒族、土家族等等。在这些民族中,的确至今还存在着与陶盆舞蹈十分接近的舞蹈形态和相关的文化习俗。这就是火崇拜及其由此而来的锅庄和各种踏歌。火崇拜在这些民族中有多种表现,但最突出的文化现象是火把节。火把节在西南诸民族中有浓烈的原始宗教意味,它无疑是对人类祖先使用火、人工取火的伟大功绩的崇敬、讴歌和纪念。在火把节中,多要举行燃火仪式,祭火,祭祖,最后要围绕篝火歌舞通宵。踏歌也是这些民族最常见最有特色的舞蹈形式之一,在不同民族中称呼不一,如锅庄、萨朗、跳乐、打跳、跳歌、跳脚、叠脚、立脚歌、三跺脚、打歌、左脚舞等等,它们的原始特征或原始渊源共同表现为:圆圈舞且以火为圆心,集体连臂踏歌,且歌且舞。其中藏族、羌族称为锅庄,意思是指火塘中的三角石,而这个锅庄正是火中支撑陶盆煮食的东西!这类舞蹈后来发展到在多种祭祀活动中(包括火把节)加以运用。此外,在云南沧源岩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五人圆圈的舞蹈图。该图绘一圆圈,取垂直投影法,在圆周绘五人舞蹈,当与陶盆是同一题材的变体。

综上所述,我们的结论是:青海大通舞蹈陶盆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意义在于作为有舞蹈的陶器,它以陶文化表征了人类以舞蹈歌颂火的情感历程。如果说学会使用天然火曾导致人类群起乱舞,人工取火的发明导致了人类环火而舞的话;那么,以陶用火并将陶盆饰以火舞就象征着火崇拜之舞的符号化、宗教化、艺术审美化。这舞是最古老的舞蹈在彩陶时代的发展,它是火舞是锅庄是踏歌,表达着人类最原始最动人的情愫。这盆是写实与象征的结合,是绘画艺术对舞蹈艺术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转换、保值和升华。

(刊于《舞蹈艺术》1994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