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儒家文化的弘扬者

儒家文化的弘扬者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嘉峪山成了空前兴旺的文化教育及学术文化中心。前凉酒泉太守马岌,想拜见博学多才,德高望重的宋纤,准备了隆重的仪仗,敲锣打鼓前往嘉峪山,宋纤深居高楼重阁之中,拒不出来接见。宋纤再三推辞,均遭张兴拒绝,被逼无奈,不得已登车东行。到姑臧后,声称有病,不能接见太子,并退回太子所赠礼品。年十四岁,师事郭瑀,后为郭瑀女婿。
儒家文化的弘扬者_嘉峪关志

第三节 儒家文化的弘扬者

宋纤(约公元273年—公元355年)字令艾,敦煌效谷人,五凉时期前凉的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他少年时即胸怀远大志向,发奋攻读,一心向学,博览群书,精通经史子集。他为人沉着稳重,淡泊宁静,不喜欢攀高求贵,既不与仕宦之家及达官贵人们交往,也拒绝州郡官府的征召。约在前凉初,离开敦煌,游学酒泉,隐居于嘉峪山,修石窟,建草堂,专心致志,修德养性,聚徒讲学,从事著述、研究,著有《诗》、《颂》数万言,并注《论语》等。始终保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先后来求学者不断,受业弟子达三千人。嘉峪山成了空前兴旺的文化教育及学术文化中心。

前凉酒泉太守马岌,想拜见博学多才,德高望重的宋纤,准备了隆重的仪仗,敲锣打鼓前往嘉峪山,宋纤深居高楼重阁之中,拒不出来接见。马岌十分感慨地说:“名可求,而身不可见,德可仰,而形不可观,吾今而后,知先生人中龙也。”并铭诗于山崖之壁曰:

丹崖百丈,青壁万寻。奇木蓊郁,蔚若邓林。

其人如玉,维国之琛。室迩人遐,实劳我心。

这首诗抒发了马岌对宋纤的无限敬仰之情,表现了尊师重道,敬贤爱士的虔诚。

酒泉太守杨宣尊宋纤为师,画其像于阁上,出入瞻仰,作《颂》曰:“为枕何石?为漱何流?身不可见,名不可求。”表达了对一代宗师崇敬、爱戴的真挚感情。

公元354年,张祚继位,委派张兴为使者到嘉峪山请宋纤出山,辅佐太子。宋纤再三推辞,均遭张兴拒绝,被逼无奈,不得已登车东行。到姑臧后,声称有病,不能接见太子,并退回太子所赠礼品。宋纤宁死不改其志,写奏疏言明心志,不与张祚合作。后绝食而殁。死后,谥为“玄虚先生”。

郭瑀字元瑜,敦煌人。少有操行,东游张掖,师事郭荷,尽传其业,成为“精通经义,雅辨谈论,多才艺,善属文”的大学者。后隐居于临松薤谷,凿石窟而居,著有《春秋墨说》、《孝经错纬》,各地慕名而来受业的弟子有千余人。前凉王张天锡闻郭瑀的贤名,于晋简文帝咸安二年派遣使者以“蒲轮玄纁”备礼前往征召,郭瑀不愿应诏,就深逃绝迹。使者找不到郭瑀,就扣押了他的门人。郭瑀知道后,叹道:“我是逃禄,并非逃罪,岂可累及门人!”于是应征。到姑臧后,适逢张天锡母亲去世,郭瑀进灵堂吊祭后,三踊而出,仍还隐。前秦苻坚又以安车征郭瑀定礼仪,适逢父丧而止。后隐居酒泉南山(即嘉峪山)。前秦末、后凉初,王穆起兵酒泉以应张大豫(原前凉张天锡太子),遣使招郭瑀,瑀为救人之急,与敦煌索嘏起兵五千,运粟三万石,以接应王穆。后王穆信谗,将伐索嘏,郭瑀谏而不听。还嘉峪山赤崖阁,不食祈死,饮气而卒。

刘昺字延明,敦煌人。年十四岁,师事郭瑀,后为郭瑀女婿。学成后隐居酒泉(即嘉峪山),不应州郡征召,聚徒讲学,弟子受业者五百余人。西凉迁都酒泉,李暠征为儒林祭酒、从事中郎。迁抚夷护军,虽有政务,手不释卷。甚得李暠信任。刘昺著作颇丰,以《史记》、《汉书》、《后汉书》文繁,改著《略记》百三十篇,八十四卷、《凉书》十卷、《敦煌实录》二十卷、《方言》三卷、《靖恭堂铭》一卷,注《周易》、《韩子》、《人物志》、《黄石公三略》并行于世。沮渠蒙逊平西凉,刘昺归北凉,拜秘书郎,专管注记。筑陆沉观于西苑,躬往礼焉,号“玄处先生”,学徒常数百人,沮渠牧犍尊为国师。北魏平定北凉,刘昺归北魏,拜乐平王从事中郎。后在归乡途中,遇疾而卒于凉州西四百里之韭谷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