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丰镇环境卫生管理所

新丰镇环境卫生管理所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而新丰镇环境清洁卫生工作均由居民自行解决,政府无管理机构。受镇爱卫委直接领导,负责新丰镇建成区内的环境卫生工作,在创建区、市、省级卫生城镇中作出了积极贡献。诊所管辖钟埭、曹桥、净相、竹林、大桥、步云、新丰7个乡镇。兽医站的设立有效地防治了新丰一带家禽家畜疾病的感染与传播,为当地副业生产作出不少贡献。

新丰镇环境卫生管理所

民国期间,嘉兴城已置垃圾箱,有私营粪行,有清道夫,由卫生警管理。而新丰镇环境清洁卫生工作均由居民自行解决,政府无管理机构。

建国后,新丰乡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环卫工作,为消灭血吸虫病,首先对粪便进行了严格管理。1951年,新丰乡建立了环境卫生管理所,首任所长阙玉观。为了加强领导,1954年建立了党组织,归属于新丰乡支部。1954年12月至1956年12月,所长由殳辉照担任。1957年1月起,由孙正贤任所长,其时党组织划入文卫支部。1958年归属县卫生防疫站。1965年9月,卫生系统单独建立支部,环卫所属卫生支部。1983年9月,环卫所长由刘法根担任,1984年12月起,所长改由张瑞源,其时各县区环卫部门均归属各县区的城乡环保局。1987年,新丰环境卫生管理所进行了翻建,全所占地总面积1053平方米,建筑面积247平方米;全镇有公厕13只,负责清洗马桶30户,清理垃圾箱49只,果壳箱78只。1991年至今,所长由吴其法担任。

2002年全所职工5人,其中临时工2人。受镇爱卫委直接领导,负责新丰镇建成区内的环境卫生工作,在创建区、市、省级卫生城镇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丰畜牧兽医

清代农村基本无畜禽疫病防治力量,仅靠少量以阉割为主的民间兽医,兼行疫病治疗。民国时期,畜牧仍无专业管理机构。民国三十六年(1947),嘉兴地区各县相继建立了农业推广所,畜牧兽医业务属农推所管理。1950年,嘉兴专署成立畜牧兽医站,隶属专署实业科及其后的农林科。1953年,县级畜牧兽医站建立,属县政府建设科。

新丰畜牧兽医站前身是新丰兽医诊所,成立于1955年,由陈兆荣负责。诊所管辖钟埭、曹桥、净相、竹林、大桥、步云、新丰7个乡镇。1956年2月撤区并乡后,新丰兽医诊所改名为新丰畜牧兽医站,归属县农业局。1958年大公社时,下设兽医分站,全社有分站12个,总站站长王阿喜。当年全社生猪31720头,注射疫苗12371支,占39.9%;对猪丹毒、猪瘟,猪肺疫、气喘、伤寒等病猪,治愈率达62.4%。1961年6月,分为小公社,其时新丰地区仍保留新丰地区兽医站,站长王纯锡。1966年5月起,各公社成立兽医站,由县社双重管理。新丰站长陈兆荣、净相金刘根、步云王纯锡、大桥俞大弟、竹林王来官。1968年在文化大革命中,新丰、净相、竹林3公社兽医站分别成立革命领导小组。1971年,嘉兴县农业部门对公社畜牧兽医站制订和推行财务、福利待遇、疫情报告等管理制度。1976年,新丰改由李福观任站长,党组织关系属卫生支部;净相改由王兆坤任站长。1984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原公社畜牧兽医站更名为乡(镇)站。1985年,县经浙江省农业厅验收考核,取得“消灭牲畜口蹄疫”和“控制猪瘟县”的合格证书。1986年4月以后新丰由张含芬任站长。1987年9月净相由章洪福任站长,竹林仍由王来官任站长。1987年时,新丰镇畜牧兽医站总面积24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95平方米。1990年,全市在各建制镇和乡属镇所设的经营肉品农贸市场,全部开展畜禽检疫,新丰、净相、竹林3站均能主动配合。1992年净相乡并入新丰后,兽医站由章洪福任站长,竹林乡由杨李成负责;1998年竹林乡并入后,由杨李成任站长。2002年业务量:阉割苗猪387894头,营业额220万元;全年注射猪瘟及口蹄疫疫苗有775788头。现全站职工35人,党员3名,党组织关系在信用社支部。兽医站的设立有效地防治了新丰一带家禽家畜疾病的感染与传播,为当地副业生产作出不少贡献。

新丰供沪生猪检疫站

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为本地生猪三大疫病,畜禽检疫工作,民国初年已有。民国十九年(1930),嘉兴县政府奉命发布省《处置死亡畜禽办法须知》,具体规定死亡畜禽的处理和管理办法。1953年7月,浙江省家畜检疫站曾在嘉兴市设检疫组,派专职干部对屠宰场牲畜实行宰前检疫。1954年起,县里先后对苗猪市场、毛猪收购、白肉出售、供港肉猪实施检疫。1957年春,猪瘟在嘉兴一带流行,死猪占饲养量的14.36%。猪口蹄疫,60年代由外地传入,先发生于生猪经营部门仓库,后波及农村,经大力防治,才基本扑灭。70年代,建立了乡村防疫队伍,1983年,推行以猪瘟防疫为中心的承包制,全面实行“三改二凭”的防疫制度,从而推动防疫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1985年,国务院发布《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后,进一步加强了防疫队伍建设,对苗猪产地、肉猪收购、畜禽交易市场、产品和活禽运输全面实行检疫制度,并对运输畜禽车船实行消毒制度。至1989年,全市猪的主要疫病发病率为0.1%,死亡率为0.05%。1990年,全市在与省外接壤的交界处,设置畜禽检疫点,控制畜禽疾病的流传环节。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及畜牧配合饲料的大量运用,生猪因用食不当而致人危害的事件多有发生。为了加强对生猪的防疫和管理,防止猪肉中滞留过量“瘦肉精”等药物对人体的侵害,保障人们身体健康,于2001年5月建立新丰供沪生猪检疫站。检疫站位于新丰镇西市梢,在乍王公路(07省道)北侧,建有办公工作用房150平方米。全站拥有职工3人,属兽医站工作点。

近年来新丰生猪饲养量迅速增长,2002年饲养量达85.2万头,出栏60.8万头。其中销往上海有42万头,供沪生猪检疫站对凡销往上海的生猪基本上做到全部检疫,检疫率达80%以上;销往其他城市的生猪12.4万头,检疫率为30%;当地屠宰的生猪5.4万头,检疫率100%。生猪检疫是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的大事,它通过市技术监督局对生猪尿样测定阴性为合格,同时要求兽医部门做到宰前宰后屠夫健康检查,使广大用户吃上了“放心肉”。

新丰苗猪交易服务站

民国期间,新丰镇上就有小猪行,惜无记载。建国初,在塘南丰乐桥堍,搭有几个草房,收购苗猪。60—70年代,曾由供销部门负责收购苗猪,后停办。

为大力发展副业生产,解决广大养猪户的苗猪出售和捉猪难问题,同时为解决市场环境卫生,于1980年2月,政府决定创办新丰公社苗猪交易服务站,首任站长张荣观。1983年起,生猪饲养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母猪发展迅速,商品苗猪基地形成。尤其是以嘉兴黑猪为母本所产的苗猪,由于全面实行仔猪阉割、免疫,具有生长快、疫病少的优势,赢得市场信誉。本地产的苗猪,不仅省内畅销,而且远销福建、上海、江西等省市。1985年3月由宋金根任站长,党组织关系归属农具厂支部。1987年6月,建立水利农机联合支部,苗猪站党组织关系并入联合支部。1987年全站总面积924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400平方米,由于业务量增加,管理人员增至7人。据《嘉兴市志》载:1990年,嘉兴全市苗猪生产量从1984年的233.83万头,上升到422.58万头,增长80.7%。销售外地苗猪从45.99万头,上升到255.85万头,增长4.56倍。新丰镇的苗猪市场也逐年看好,1990年,原新丰镇全年产苗猪达5.6万头。由于受市场经济所左右,苗猪销售很快进入自由市场。1991年,新丰苗猪交易站宣告解体。取而代之的是个体交易所。2000年,全镇个体交易苗猪行有17处,销售给当地35万头,运往外地销售10万头,营业额8100万元,实现利税2430万元,上缴国家税金10万元。后经过相互整合,剩下个体交易场所两处,均由产购农户双方自由成交。2002年全镇产苗猪48万头,由本镇农户饲养38万头,销往外地10万头,全年苗猪收入约8640万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