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今为止泉州发现的伊斯兰风格的,回族的雕刻艺术

今为止泉州发现的伊斯兰风格的,回族的雕刻艺术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砖雕艺术砖雕是回族最有民族特色的雕刻艺术。明清以来,回族在吸收我国汉族传统的砖雕艺术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另外,回族不仅有经营玉器珠宝生意的传统,玉雕艺术同样成就斐然。

回族的雕刻艺术

回族独具风格的砖雕木雕的石刻艺术与建筑艺术水乳交融,相辅相成,成为中国回族建筑的一枝奇葩。雕刻艺术通过对各种物质原料精雕细琢来反映人类的智慧、时代艺术风格与美学追求

(一)砖雕艺术

砖雕是回族最有民族特色的雕刻艺术。回族砖雕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时回族先民们所建清真寺和他们墓地的建筑中。元代所建的杭州真教寺大殿,砖砌的墙面上伊斯兰风格的砖雕,非常精美,显示了回族先民们高超的砖雕艺术。明清以来,回族在吸收我国汉族传统的砖雕艺术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

全国各地回族的清真寺,几乎都有用砖雕作品做装饰的传统。砖雕在西北回族民居建筑中也很常见。回族砖雕,不雕人物、偶像,而是以树木花卉、山水景物为表现对象,同时借鉴汉族等传统雕塑图案,如龙凤呈祥、孔雀开屏、麒麟高长、狮子戏球、仙鹤长寿、高山流水,松柏长寿等。这些砖雕雕镂精细,构图严谨,立意新颖,形象生动,古朴多姿,富于极强的想象和表现力,具有强烈的生活趣味、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近代以来,砖雕艺术以甘肃临夏砖雕和天津砖雕最为著名。一般认为,临夏的回族砖雕艺术起源于北宋,成熟于明清,近代更臻完美。当代砖雕作品以东公馆、北寺影壁、大拱北、红园等处最富有特色。砖雕多以松柏、荷花等植物,仙鹤、鹿等动物以及汉字或阿拉伯文书法为主,加以各种几何图案,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临夏砖雕以周声普(1908—1987年)为代表的“周派”最为有名,特点是设计精妙,气势宏伟,图案富丽,充满诗情画意。在天津,回族艺人马顺清等将刻砖由泥瓦细活发展为砖刻艺术。马顺清的外孙刘凤鸣进一步发展了砖雕艺术,人称“刻砖刘”。

(二)木雕艺术

木雕也是各地回族主要的建筑装饰之一,内容多表现以经训为主题的各体阿拉伯文书法、几何与花卉图案等。许多建筑物的藻井、门窗、柱梁上多有构思巧妙、刀法细腻的木雕,融古朴、精巧、高雅为一体。

青海洪水泉清真寺的木雕中充分体现了回族多种雕刻艺术融会贯通、浑然天成的高超技术。纯木结构的邦克楼,通体全用木头勾连搭建而成,没有用一个铁钉,镂刻的木椽、廊檐及斗拱,新颖别致,木雕工艺精妙无比。清真寺大殿内部正中央的木雕吊顶,也是精致镂空的木雕结构,宛如一簇花灯,美轮美奂。

西安化觉巷清真寺礼拜殿内的《古兰经》木刻,选择优质原木,用中文、阿拉伯文将整本《古兰经》雕刻在大殿四周的木板墙上,这项工程历时13年,由于从立意构思到书法、雕刻诸工艺均与大殿古建风格自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然天成、气势宏伟的艺术效果,被国内外著名人士赞誉为“世界奇迹”。

(三)石刻艺术

回族的石刻可以上溯到唐宋回族穆斯林先民时期。在广州、泉州、扬州、海南等沿海地区的著名港口城市等地,留下了数以万计的穆斯林石碑和碑铭,其中以泉州的石刻最为有名。

迄今为止,泉州发现的伊斯兰碑刻有200余方,有清真寺建筑石刻和墓葬建筑石刻。墓葬建筑石刻,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形式:墓碑、塔式石盖、祭坛式墓葬石刻和拱北式陵墓建筑的门楣石刻。这些石刻的雕刻图案,大多有云月、几何、花卉、枝叶等;石刻文字以阿拉伯文为主,部分为波斯文和突厥文,有的混刻汉文、波斯文、阿拉伯文于同一碑中。泉州遗存的回族穆斯林石刻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是国内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尤其可贵的是石刻上阿拉伯文、波斯文的记载,可以弥补史籍史料的不足,对于我们研究伊斯兰教传入及其在泉州的历史,回族穆斯林先民在泉州的生活、从事的职业及其对社会、经济和海外交通贸易起到了重要作用。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唯一的根本经典,在我国回族穆斯林中有多种手抄或印刷类的纸质文字版本,西安化觉巷清真寺有《古兰经》的木雕全文,但尚缺一份永久保存且能被广为瞻仰的石刻全文。现任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的陈广元大阿訇有感于此,遂举念手书《古兰经》全文,并在河北省威县虔诚的穆斯林石刻家王凤桐夫妇的鼎力协助下,由其自筹资金并亲自镌刻陈广元大阿訇手书《古兰经》全文。陈广元大阿訇于2002年开始书写《古兰经》首章,到2006年完成《古兰经》末章,历时4年多。王凤桐祖孙二代也将自己的举念付诸行动,筹资并亲手镌刻。该石刻选用泰山基石为材料,将《古兰经》30卷114章全文镌刻在高1米,宽0.5米,厚3厘米的石板上。共用石板528块,总面积为264平方米,总重量约26吨。该石刻《古兰经》历时较长、工程浩大,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已成为我国伊斯兰文化史和回族石刻史的瑰宝。这一壮举弥补了中国伊斯兰文化史上缺乏石刻《古兰经》的空白,受到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另外,回族不仅有经营玉器珠宝生意的传统,玉雕艺术同样成就斐然。清末牛街不少回族除经营玉器珠宝买卖外,还设有玉器加工作坊,形成前店后场的格局。制作玉器以摆件为主,大件如鼎、炉、茶具、花鸟、人物,小件如戒指等饰物。民国初年,牛街回民常文庆还到新疆和田采购玉石原料,用骆驼驮回北京,开了“富润德”玉器店,前店后厂,产品远销国外。回族铁宝亭的“德源兴”玉店,加工的玉器以巧妙利用玉石色彩闻名,如有一次买进一块白玉,仅有一点翠绿色,该店将它雕刻成一棵大白菜,上面立着一只绿蝈蝈,妙合自然,被视作稀世珍品。日伪统治时期,北京回民的玉器雕刻加工厂大多倒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近十年来,回族玉雕日益复兴,牛街成立了玉器加工厂,北京宣武区外贸公司还成立了民族玉器厂,许多回族玉雕艺人组织起来,贡献出玉雕绝艺,制作出许多高水平的工艺品,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