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制裁的另一条基本戒律介绍

经济制裁的另一条基本戒律介绍

时间:2022-09-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制裁的另一条基本戒律:别得罪人,要得罪人就得罪到底。经济制裁一定要选择能够产生重大冲击的项目入手,击中要害。在1954年苏联要求澳大利亚遣返几名逃亡者,澳大利亚不予理睬,苏联宣布对澳大利亚实行经济制裁,拒绝购买澳大利亚的木材。苏联扬言的所谓制裁没有击中要害,等于是一场儿戏。从目前形势来看,好像只有美国还有可能发动针对中国的经济制裁。如果应战方的政治结构十分稳定,经济制裁可能适得其反。

经济制裁的另一条基本戒律:别得罪人,要得罪人就得罪到底。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一次施压,务必超过对方的承受极限。

经济制裁一定要选择能够产生重大冲击的项目入手,击中要害。在贸易战中有些部位十分敏感,一旦受到损失,反应非常强烈,有些部位并不敏感,受些冲击也不要紧。对贸易战的承受能力取决于对失业率的敏感程度、受打击产业的集中程度、产业的应变能力、在贸易战中的监督成本以及在政治上的稳定程度。贸易战的结局往往取决于双方对损失的承受能力。谁先受不了,谁就会先回到谈判桌上来。

在1954年苏联要求澳大利亚遣返几名逃亡者,澳大利亚不予理睬,苏联宣布对澳大利亚实行经济制裁,拒绝购买澳大利亚的木材。苏联购买澳大利亚木材的数量并不大。对于澳大利亚来说,不买就不买,没有什么了不起。苏联扬言的所谓制裁没有击中要害,等于是一场儿戏。

从目前形势来看,好像只有美国还有可能发动针对中国的经济制裁。别看美国经济实力强大,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可是在假设的贸易战中,美国暴露出来的软肋或者说敏感部位比较多,对中国实施“精确”打击的难度很大。

毋庸置疑,贸易战将提高双方的失业率。如果中国和美国爆发贸易战,就看谁更能承受失业的压力。就算中美双方在贸易战中的损失是10∶1,中国丢失100万个工作机会,而美国只丢掉10万个工作机会。按照一般兵家的说法,美国在贸易战中大获全胜。但是让我们看看这一后果对美中双方都意味着什么。

一旦发生贸易战,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许多工厂将因失去订单而减产甚至关闭。必须指出,生产出口商品的主力是遍布各地的中小企业和合资企业。这些部门的工人本来就没有“铁饭碗”。如果在贸易战中农民工丢掉了好不容易才找到的工作,自然很伤心、气愤。没事干了,只好回家。目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超过8800万,再加上100万,变化不大。农民工丢了工作回家之后和其他人一样,在经济上和心理上都比较容易接受。失业者很快就融入了农村的汪洋大海。由于尚未承诺向农民工支付失业保险,起码在短期内不会直接对中国政府的财政形成巨大的压力。

反之,如果在贸易战中美国的大公司丢了10万个工作岗位,美国政府必须马上向这10万工人发放失业救济金。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更何况美国各行业的工会绝对不会满足于失业救济,他们会要求补偿,使得美国政府的负担更加沉重。

在贸易战中出现的失业者分散在中国广大的地区,主要在农村。这些地方不是敏感部位。可是美国的失业者将集中在像波音通用等几个大企业和小麦农场中。这些飞机公司、汽车公司的大老板和农场主们嗓门大、惹不起,他们必然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责问白宫,有什么理由要他们为这场贸易战付出重大代价?

产业的应变能力决定了敏感度。中国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和轻纺产品所占比重很大。如果爆发美中贸易战,这两个部门将受到严重的打击。可是,这两个部门都是劳力密集型产业,资金投入和技术要求不高,容易转产。丢失了美国的订单之后,可以转行生产别的东西或者转向别的国家出口。由于中国国内市场规模巨大,增长迅速,还可以吸收相当一部分产品。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是飞机、电子设备等高技术产品和小麦等农产品。生产飞机的工厂绝对不可能生产玩具。如果不能出口中国就非减产不可,没有多大的回旋余地。

在贸易战中,美方的监督成本要远远高于中方。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商品,例如家用电器、工具、衣服、鞋子、玩具等,五花八门,品种成千上万。其中许多是港商、台商以及外资企业独资或合资商品。小商品容易转产,其原产地很难鉴别和监督。美国政府一网下来可能会打到几条鱼,但是,漏网的小鱼小虾必定不少。可是,要鉴别波音飞机、美国小麦就太容易了,一打一个准,闭着眼睛也错不了。

另外,政治上的稳定程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双方的承受能力。如果应战方国内已经是矛盾重重,处在不稳定的状态,那么,从外界稍稍施加些压力就有可能引起变化。如果应战方的政治结构十分稳定,经济制裁可能适得其反。在外来的压力面前,反而唤起了民族意识,加强了国内团结,增强了抵抗能力。别看美国某些议员老爷气壮如牛,喊得很凶,若真要开打贸易战,仔细算算,美国的承受能力未必强过中国,还是不打为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