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怎样进行电影剧本的构思

怎样进行电影剧本的构思

时间:2022-07-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构思是创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创作主体在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定向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一部影片的生命就是在构思阶段中形成的。这种外感与内蓄的共鸣,使创作主体对现实事物做出了强烈的反应,自然地把自己的创作激情、艺术想象围绕在某一特定对象周围进行延伸或拓展,从而进入具体影片的构思活动。

构思是创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创作主体在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定向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包括选取、提炼题材,酝酿题材,确定主题,考虑人物活动与情节发展的布局,探索最适当的表现形式等。一部影片的生命就是在构思阶段中形成的。

一、构思的触发

在构思的开始,创作动机唤起了大脑皮层的工作状态,为构思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构思的触发常以灵感的形式出现,外物的触发是引起作者构思的契机。构思常以作者内心的混乱开始,其难处在于把一切整理出秩序。意大利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曾说过:人们常常问起我们“一部影片是怎样诞生的”,一部影片可能就是由我们内心的混乱中产生的,难处就在于,把一切整理出秩序。要善于从一团混乱中理出头绪。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也曾说:“对我来说,一部影片开始于一些朦朦胧胧的事情——一句偶然的议论或谈话中的只言片语,一件与任何形式无关却模模糊糊正中下怀的事件。它可能是几节音乐或街道对面的一道亮光……有些瞬间印象来得快也去得快,却留下了一种情绪——就像愉快的梦一样。它是一种精神状态,而不是实际故事,但它充满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它是从无意识的黑囊中探出来的色彩鲜艳的线头,如果我绕起这个线头,而且绕得仔仔细细,一部完整的影片就会出现。”

那么触发构思的来源有哪些呢?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1.由生活中的某一事件触发,由其作为起点发展而来

比如电影《生化危机》系列的灵感来自《生化危机》游戏;《偷自行车的人》来自一条只有一两行字的新闻;《拯救大兵瑞恩》的灵感则与诺曼底登陆战役50周年纪念和编剧罗伯特·罗达特的儿子的降生密不可分。

2.以生活中的独特感悟作为构思的起点

如贾樟柯的《三峡好人》灵感来自对城市搬迁产生的悲欢离合的感悟;章明的《巫山云雨》从两江之间的物理距离想到了人们心灵之间难以沟通的隔膜。

3.以一个故事为原型演绎而来

比如美国音乐剧《西区故事》就是套用莎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奥尼尔的《悲悼》、萨特的《苍蝇》都是取自埃斯库罗斯的《俄瑞斯忒亚》,并加入了自己的理解,进行了新的诠释和演绎的。

4.由一段历史或某段历史作为背景演绎而来

如《奥涅金——迟来的情书》《勇敢的心》《与狼共舞》《长征》《建国大业》等均取材于特定历史时期的某段历史。恢宏的历史背景为故事的展开增加了历史的深度以及个体命运在历史洪流中的起伏。

5.由其他艺术形式触发而来

如日本影片《幸福的黄手帕》就来自导演山田洋次旅美时听见的一首同名歌曲;意大利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来自中国民歌《茉莉花》;陈凯歌的《黄土地》是受到罗中立的获奖油画《父亲》的启发而创作的;吴宇森的《飞虎群英》灵感则来自纪录片。

6.由民间话语转化而来

民间话语包括民间文化、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以及文艺话本等。如中国传统武侠题材的《少林寺》《黄飞鸿》《霍元甲》《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均是取材于这些民间话语。

构思的获得实质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结果,它受创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情绪、记忆、联想能力、审美创造意识等的影响,这些因素是构思能否产生的内在原因和基础。客观外物之所以能够成为触发构思的契机,就在于它们与创作主体内在世界的呼应,看似偶然的触发,在创作主体的心灵中却有着长久的积蓄,有着不得不发的必然性。这种外感与内蓄的共鸣,使创作主体对现实事物做出了强烈的反应,自然地把自己的创作激情、艺术想象围绕在某一特定对象周围进行延伸或拓展,从而进入具体影片的构思活动。

由此可见,所谓构思的触发,就是客观外物对创作者的触发,同时也是创作者从自己的内心需求出发,对外物进行筛选和思考的结果。创作者在外物与心灵碰撞出的火花中直觉到未来影片模糊的轮廓,但这个轮廓只有在创作者不断地思考与想象中才会逐渐清晰起来。

二、构思的过程

创作者捕捉到那一闪而过的灵感,有了具体的创作对象和构思趋势后,就要对灵感信息作进一步的扩充、延展,并进行再体验、再认识的构思活动。构思的触发往往是不自觉的、零散的、表面的,能激发起创作者创作激情的深层次的东西对创作者来说还是模糊的。灵感闪现的刹那,创作者往往激动万分,无比兴奋,对未来的作品充满信心。但进入构思阶段后,在一系列反复的思考中又会举棋不定,变得困惑起来,这个过程是构思中最痛苦的阶段。从主题到人物,从情节到结构,一切都没有定型,这样可以,那样也不错,或者可以这样,但是后面却行不通了,等等,朦朦胧胧,若即若离,稍纵即逝。触动带来的快感渐渐消失,创作者发现灵感只是一根燃烧的火柴,想把这锅饭煮熟,还得捡拾很多柴禾,前路艰难。

那么,灵感闪现后如何构思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呢?

首先要确立故事的主题,即电影故事的核心精神。比如影片《完美世界》讲述的是从小失去父爱的男孩菲利普在被绑架途中与罪犯逐渐产生一种父子般的感情,最终使罪犯的心灵得到净化,因此,这是一个关于拯救的故事。

在确立了故事的主题之后,就要构思故事的进展了。按照故事叙事的发展过程,每个故事一般都要有开端、发展和结尾的过程。在三个部分当中引出故事、转折故事与升华故事,也就是悉德·菲尔德所说的三幕式结构——“建置—对抗—结局”。

1.故事怎样开始

故事的开场很重要,如果能在一开始就抓住观众的眼球,吊住观众的胃口,这个故事就成功一半了。也有电影在一开始的时候很平淡,但随着情节的推进,故事变得越来越精彩,如《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四分钟》《爱无间》《蝴蝶效应》等,这取决于编剧对故事整体节奏的把握和设计。最好在故事的开端就有一个事件发生,或交代一个事件,让这个事件转入另一方向。比如《功夫小蝇》里黑老大苏迪普为了得到美女宾都,在一天晚上将宾都的男友纳尼杀死。纳尼死时知道苏迪普是为了宾都,便告诉苏迪普:“离宾都远点,否则,我杀了你!”

2.故事如何发展

这一部分是展开剧情、产生矛盾和冲突的阶段。这一阶段是故事的主体部分,称为故事的对抗部分。因为一切戏剧的基础都是“冲突”,一旦给自己的人物规定出“需求”,也就是在故事中他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他的目标是什么,那么我们就可以为这一需求设置障碍,这样就产生了冲突。这部分往往是故事从发展到高潮的部分。事件发生后各个人物的反应又产生新的矛盾和冲突,将事件引向矛盾的终结。《功夫小蝇》就是这样发展剧情的,死后的纳尼重生为一只苍蝇,开始报复苏迪普。最后,宾都知道了纳尼的死因,也知道了眼前这只苍蝇便是纳尼,两人便联合起来。宾都将纳尼全副武装,对苏迪普实施轮番攻击,苏迪普为了防御这只苍蝇,费尽了精力。当他知道宾都在暗中帮助这只苍蝇后,将宾都抓来,试图将她和纳尼一起杀死。

3.故事怎样结束

结尾一般是一个故事主题被强调的部分,需要有一个画龙点睛的结尾来总结故事,升华人物,提炼影片思想。这同样是编剧要传达的意图被重复或最后揭示的时候,也是故事圆满解决或解释还是留下悬念或后续线索的时候。《功夫小蝇》的结尾是纳尼为救宾都大战苏迪普,最后以残躯点火,引爆炮筒,消灭了苏迪普。

故事的结局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封闭式的,一种是开放式的。所谓封闭式结局是指开头所引发的故事得到了解决,疑问都有了合理的解释,有明显的终结感。很多电影都是大团圆结局,属于封闭式结尾的形式,如《入殓师》《金刚》《美食总动员》《太极旗飘扬》。而开放式结尾,顾名思义,是故事在影片中没有完满地交代问题得以解决的途径和结果,而是留给观众自己去猜测和回味,即留有悬念式后续线索。一些悬疑惊悚类影片往往喜欢用这种结尾,如《本能》《禁闭岛》《恐怖游轮》。而好莱坞的很多影片也喜欢用这种结束方式为拍摄续集留下伏笔,如《加勒比海盗》《指环王》《暮光之城》等。

至此,构思的过程基本完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也就形成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对细节问题的反复考量了。

三、构思的创新

艺术的立足点在于将事物“陌生化”的能力,将它们用一种新的、出乎意料的方式将事物的形式与内容“奇异化”地表现出来,达到吸引眼球、延长感受的目的,从而传递事物被感知的那种感觉,并通过增大难度和感知的长度,艺术地将事物“陌生化”。[1]实质上说的就是创新的重要性。

构思的创新就是在符合电影艺术规律的前提下的各种原创性创造。影视剧发展至今,各种题材的影片数不胜数,几乎穷尽了故事的所有可能。制片方跟你一再强调创新、创新,你也想写出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故事,但是你穷尽思虑,日思夜想无数日后颓然发现,早在150年前所有的故事就都已经讲完了。你想写悲剧,写不过莎士比亚;你想写恩怨情仇,离不了王子复仇;你想写家族兴衰,写不过曹雪芹,因此创新只能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中寻找突破。

人人想创新,但创新的正途不是天马行空,凭空捏造,而是尊重模式并研究模式,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模式之后才有可能突破模式,否则会自以为突破了模式,其实仍在模式中转悠。日本剧作家兼导演新藤兼人说:“要写出好的电影剧本,首先要有良好的匠人,必须发挥匠人磨炼出来的技巧。电影剧本的艺术性,可以说就在于技巧精湛的匠人想什么,选定什么样的主题。”国产影片《恰同学少年》作为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均在内容、拍摄手法、摄制风格等方面较以往的革命历史电影有了很大的创新,以独特的视角反映伟人毛泽东,成功实现了伟人题材电视剧在创作立意、创作风格上的突破乃至超越,把红色经典剧与青春偶像励志剧很好地结合起来,让“青春偶像励志剧”有了另一种演绎。看完电影你会发现偶像不一定非得是帅哥美女,开名车住豪宅,剧情不一定非得是三角恋+家族争产,励志也不一定非要出车祸得癌症,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普通人为追求正义理想和民族家国的富强而不懈奋斗,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纯美爱情更让人感动。再比如,现在写职场的故事很多,写古装喜剧的也很多,但让人耳目一新的却是凤毛麟角。宁财神把两者结合起来写出了《龙门镖局》。龙门镖局其实就是现在的物流公司,一个即将破产的公司,如何重组?下岗职工如何再就业?作为一个镖师怎样升级为镖头?作为镖头怎样带领大家创业?这家民营企业怎么抵抗国有企业的压力?该剧每一集的集数都是用数学公式或符号来表示,观众纷纷表示“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宁财神很好地把现代人的理念和现代元素装进古装故事中,如此创新在众多电视剧中也是史无前例的。

好莱坞电影之所以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影霸主,也在于它不断开拓的创新性。它的主角可以是人、鬼、兽、机器,甚至有机体或无机体;它可以上天入地,穿越过去和未来;它的电影总是超越你的想象,又总是把想象发挥到极致。比如《超级战舰》描写的是人类对抗外星战舰的故事;《功夫熊猫》讲述了一只笨拙的熊猫成为武林高手的故事,用西方的思维重造东方的熊猫;还有为引起人们对温室效应的正确认识而苦心密谋悲剧故事的《解冻》。这些影片内容新颖,主旨深刻,让我们不得不叹服他们的创新精神。

编剧永远在俗套与创新间挣扎。俗套即程式、套路、类型化和陈词滥调。俗套的人物、结构、语言无处不在。但为何不彻底摒弃它?这些俗套在电影中大行其道的原因是俗套不仅仅代表保守和匠气,更代表一般观众的审美心理模式,它是经过长时间积淀后逐渐形成的,大胆逆行必然失去大部分固有观众,除非创作者刻意要颠覆出新。但真正的杰作永远是在俗套中寻求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