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不结盟运动的诞生

不结盟运动的诞生

时间:2022-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万隆会议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高涨,奉行独立自主、和平中立和不结盟政策的新兴国家日益增多,因此一些有声望的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萌发了建立不结盟国家组织的想法。这次会议的召开,宣告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不结盟运动的组织形式与北约、华约不同,没有总部,也没有成文的章程。中国于1992年正式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国。

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建立后,加剧了国际紧张局势。而“二战”后新独立国家为维护独立和发展经济,既需要国际合作与团结,又不愿介入美苏的争霸斗争,在这种情形下,它们采取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外交政策,希望在两极格局中保持和平的中立地位,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万隆会议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高涨,奉行独立自主、和平中立和不结盟政策的新兴国家日益增多,因此一些有声望的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萌发了建立不结盟国家组织的想法。1956年7月18日至19日,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印度总理尼赫鲁在布里俄尼岛的一幢别墅里举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谈,就发起不结盟运动进行了磋商,迈出了不结盟国家开展国际合作的第一步。

会谈结束后,铁托、纳赛尔和尼赫鲁发表了联合声明,表示拥护万隆会议提出的和平共处原则,坚持民族独立,反对加入军事集团,主张各国之间应该进行经济、文化合作。经过几年的酝酿,铁托、纳赛尔、尼赫鲁又与加纳总统恩克鲁玛、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在纽约举行了会晤,倡议召开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尼赫鲁

1961年9月1日,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隆重开幕。出席会议的有25个国家,其中15个国家出席过万隆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宣告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铁托声称:“不结盟运动的目的,是要使大国认识到,世界命运不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

会议结束时,与会各国通过了《不结盟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宣言表示全力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指出只有根除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才能实现永久和平,呼吁各大国签订全面彻底的裁军条约,以缓和国际紧张形势。宣言反对把世界分裂成集团,主张用和平共处来代替冷战的政策,认为“不结盟国家应该参与有关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问题的解决。

宣言还强调要消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不断扩大的鸿沟,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不结盟运动的组织形式与北约、华约不同,没有总部,也没有成文的章程。除每三年一次的首脑会议、外长会议以外,还设有不结盟部长级委员会、不结盟国家协调局、不结盟国家通讯社联盟等机构。

“不结盟运动”的发起人之一——铁托

不结盟运动得到了亚非拉国家的积极响应,规模不断扩大。到1997年,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已发展到113个,包括了世界上2/3的国家和2/5的人口。中国于1992年正式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国。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第三世界的崛起,改变了以超级大国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第三世界概念的提出

1974年2月,毛泽东从战略意义上提出了“三个世界”这一概念。他在会见来华访问的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