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氏族公社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氏族公社

时间:2022-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氏族内部实行禁婚,是氏族公社的一大特征。氏族公社是继原始群之后出现的以血缘为纽带的人类共同体,属于原始社会的高级阶段。母系氏族公社是氏族社会的主要阶段。母系氏族公社内部实行族外婚制,同一氏族内部不许通婚,只有不同氏族之间的同辈男女可以结为夫妻。父系氏族公社内部以男子为中心分裂成为若干个大家庭,各大家庭内部又分裂为若干个一夫一妻的小家庭。至此,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瓦解,出现农村公社。

氏族是原始社会时期依靠血统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的集体,也叫氏族公社。在氏族公社中,人们集体占有生产资料,集体进行生产劳动、共同享有劳动成果。在氏族内部实行禁婚,是氏族公社的一大特征。

氏族通常有自己独特的称号,一般来说氏族内部成员之间不通婚,而且是作为部落的成员而存在的。氏族公社是继原始群之后出现的以血缘为纽带的人类共同体,属于原始社会的高级阶段。它曾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原始社会中,其历史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氏族公社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血缘纽带和血统世系相联结形成的一种群体组织,它的出现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婚姻状态的变化相适应。母系氏族公社是氏族社会的主要阶段。这一阶段,由于人们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妇女成为务农和采摘工作的重要力量,因此,妇女的社会地位很高,形成了以母权制为特点的氏族社会。当时,妇女居于支配地位,丈夫居于妻方,辈分从母系计算,财产由母系成员继承。

母系氏族公社内部实行族外婚制,同一氏族内部不许通婚,只有不同氏族之间的同辈男女可以结为夫妻。后来逐渐发展为对偶婚,即互婚男女需确定一个主要配偶,在短时间内实行以女方为中心的一夫一妻制。

母系社会所崇拜的女神雕塑

母系氏族公社实行原始共产制,氏族成员集体生产劳动,产品共同消费。每个氏族都有一个氏族长,一般选举年长和德高望重的妇女担任,氏族长与成员社会地位平等没有特权。氏族内的重大事件,则由氏族议事会集体讨论决定。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以轮制陶器、初期金属器的制造和使用为标志的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社会分工和交换关系的扩大,导致人类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由此开始,男子居于支配地位,妻子从夫而居。

父系氏族制的产生与农业及饲养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这时,男子不再以狩猎、捕鱼为主,而是代替妇女从事农业和饲养业,农业和饲养业已成为人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妇女在经济上已退居次要地位,她们主要从事家务劳动和生儿育女。于是,母系氏族制瓦解,父系氏族制产生。这时的婚姻形态也由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父系氏族公社内部以男子为中心分裂成为若干个大家庭,各大家庭内部又分裂为若干个一夫一妻的小家庭。

学海拾贝

氏族公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在这一阶段,农业、畜牧业以及手工业都有了很大发展。此后,集体劳动、共同消费、社会地位平等、无阶级和剥削的生活状态被打破,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使得父系氏族社会的劳动产品有了剩余,产品属于各家庭所有,这样,家庭变成了社会的经济单位。氏族长和部落首领越来越多地利用职权,侵夺别人的财产,成为氏族贵族,而被夺去了财产的氏族成员则成为贫民。至此,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瓦解,出现农村公社。同时,产生了以小家庭为单位的私有制。

随着人们贫富的不断分化,阶级逐渐形成,原本以财产共有制为基础的氏族社会逐渐被阶级社会所替代。

在父系氏族社会末期,以家庭为单位的私有制产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