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定线一定文章

一定线一定文章

时间:2022-05-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主线是指文章或作品中安排主要材料贯穿全篇的主要线索,又称主脉。(二)定线的方法1.以人物为线即以人物的种种行为活动的轨迹组织文章,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定线方式。以事件为线索的文章要求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文章主旨意蕴通过“审案”得以揭示,中心事件贯穿整个情节。

一、定线

(一)定线概述

1.定线的含义

线索是指文章或作品中把全部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是写作主体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里的反映。

定线法,古人谓之“彩线穿珠法”,就是确定一条或几条串联各种材料、贯穿各部分内容的清晰线索的方法。它像链条一样,串联起文章中的全部人、事、景、物、情、意等。它是写作主体写作时思路的体现,也是文章结构的重要内容。

2.定线的作用

定线主要起具体组织材料的作用,把表现主题的各种材料连成一体。它不仅贯穿于整个情节发展的过程中,将有关场面连缀成情节整体;也贯穿于文章非情节因素之中,把情节因素与非情节因素连在一起,起着结构全文的作用。

它是使文章结构达到有序化的重要手段,如果线索不清,文章必然杂乱无章。著名散文家秦牧在《散文创作谈》中说,要“用一根思想的红线穿起生活的珍珠,珍珠才不会遍地乱滚,这才成为整齐的珠串。”

3.定线的形式

从定线的数量多少而论,定线可以是单线条,这在篇幅较小的文章中常见,如鲁迅的《祝福》就是以祥林嫂这个人物为单线条贯穿全文的;也可以是多线条,这在篇幅较大的文章、著作中常见,如姚雪银的《李自成》就使用三条线索:李自成的起义军与明王朝的矛盾、起义军内部矛盾、明王朝与清军的矛盾,这三组矛盾形成三条线索,而又相互交织,并以第一条线索为主,构成史诗规模。

从定线的主次地位而言,定线分主线和副线。主线是指文章或作品中安排主要材料贯穿全篇的主要线索,又称主脉。文章不论篇幅大小、内容繁简,都只有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必须清晰、鲜明、突出,必须贯穿于文章始终,起组织全篇材料和统领各副线的作用;副线是指文章或作品中安排次要材料的发展脉络。它在总体上受主线的制约,并紧紧围绕主线展开,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丰富主线的内容,为突出主线服务。一部作品的副线可以是明线,也可以是暗线,可以安排一条,也可以安排多条。

从定线的表现形态而言,定线有明线和暗线。明线是指由文章或作品中的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一部作品的明线可以是一条也可以是几条,可以是主线可以是副线,明线与暗线紧密结合,共同构成情节发展的整体;暗线是指文章或作品中未直接描绘的人物和事件发展所简洁呈现出来的线索,它多数情况下是副线,有时也可以是主线。一般情况下,一部作品的暗线只有一条,和明线一起构成有机统一的情节整体,为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服务。

例如,鲁迅的《药》,以人血馒头为中心的华老栓买“馒头”、华小栓吃“馒头”是主线,是明线;而潜在的革命者夏瑜被杀头则为副线,为暗线。从馒头浸人血,两线相交,既井然有序地组织了材料,又深刻地揭示了主题。

(二)定线的方法

1.以人物为线

即以人物的种种行为活动的轨迹组织文章,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定线方式。小说、散文和报告文学常用这种方式。用这种线索写出的文章往往真实感较强,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当然这个定线人可以是事件的直接参与人,也可以是毫无关系的人,但必须是见证人,因为他是写作主体特意安排的一条眼线,是连缀故事情节的必要人物。

例如,鲁迅的《孔乙己》以酒店小伙计“我”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我”——咸亨酒店的“小伙计”是孔乙己悲惨遭遇的见证人。作者写断腿之前孔乙己在酒店,酒客揭短,奚落他没有“进学”;孔乙己教小孩识字,分茴香豆给小孩吃;人们背地议论孔乙己和断腿原因,断腿之后的末次喝酒等等。这些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我”始终在咸亨酒店这个“舞台”上活动。通过“我”的眼光来叙述反映“上大人孔乙己”的惨淡一生。

2.以事件为线

这是一种初学写作者较容易把握的线索安排方式。“事件”是组织情节、串联事件的重要凭借,但该事物要能引起人强烈情感体验。以事件为线索的文章要求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这样,人们才能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并进而理解文章蕴涵的意义,同时,叙事过程中涉及的人、景、物,也都应紧扣中心事件展开适当的描写。

例如,俄国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中心来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全文以“寻找和运送特效药”这一中心事件为线索来逐步展开,通过“找药”、“送药”联系起多方面材料,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又如小说《红楼梦》的节选“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贾雨村审案的事件是选文的线索,故事开端写贾雨村复职就任准备审理命案,故事的发展与高潮写在审案的过程中,门子叙旧、献符、叙案、献策,结局写贾雨村徇私枉法胡乱判案。文章主旨意蕴通过“审案”得以揭示,中心事件贯穿整个情节。

3.以物件为线索

有时在文中起象征或点明中心思想的作用。“物”便是文章的主轴,它左右着故事内容,连缀着情节。

例1,冰心的散文《小橘灯》中的小橘灯就是组材构篇线索,它按照小橘灯诞生的年代-小橘灯主人的遭遇-小橘灯的来历-小橘灯给“我”的感受-小橘灯引起的思念的顺序步步推进,文章的主旨通过一个不起眼的小物件——小橘灯,得以充分体现。

例2,萧乾的《枣核》一文就以“枣核”为线索来贯穿全文。文章起笔写朋友再三托我为她带几枚生枣核,对此“我”感到很“蹊跷”,设置了悬念;继而写朋友得到枣核如获至宝,当我问起枣核的用途时,她却又故弄玄虚,加强了悬念;最后“我”踏访朋友的后花园,朋友说“离乡越久,思乡越切”,“最近,老想起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至此方解开悬念。几枚枣核,牵引出耐人寻味的故事,体现了美籍华人深切的思乡爱乡之情。

需要指出的是,采用此种方法写作,写作主体要具有较强的编故事能力,否则不易写好。有的文章,不仅以物为线索,写作主体还赋物以生命或象征意义。如《松树的风格》,写作主体对松树的特征作了充分的描绘之后,进一步指出它的象征意义,写物实际上是在写人、写事或抒发某种感情。这样的文章很多,如《金盒子》、《记一辆纺车》、《七根火柴》等。

4.以感情为线索

文章是表达写作主体情感的。有不少的文章以人物的某种感情或感情变化为线索。以某种感情变化串联起材料组成文章,完成主题的表达。常见于诗歌和抒情散文。

例如,杨朔的《荔枝蜜》就是这样的文章。“不大喜欢、不大舒服——不觉动了情——赞美——梦变蜜蜂”这是一条感情变化的线索。

文中表露的思想都能深深地烙在读者的心里,这也就是以情感为线索的作品较能煽情的一大特色。以情感作为动力,推进情节的发展,可以真实地表露写作主体思想,使文章充满整体感。但为了能使作品脉络清晰,不生枝蔓,写时就要注意对情感进行合理把握,绝不能让情感肆意蔓延。

5.以景物为线索

把描写的景物画面作为贯穿于文章始末的线索。

例如,鲁彦的散文《听潮》,描绘了三幅图画,先描大海沉睡图,作者抓住具体的意象:波浪轻吻岩石,月光劈开云汀,海在脚下沉吟,渲染了海的温柔静穆之美;次绘海潮初涨图:波浪汩汩吐气像铃子、铙钹、钟鼓奏鸣,像人刚睡醒在转侧,打呵欠,这些突出了大海充满生气之美;再摹大海怒潮图,海水汹涌,雷鸣般怒吼,各种声音掺杂,似千军万马,显示了雄伟壮阔之美。全文以景象的变化构成独特完整的形象。

6.以时间为线索

主要以时间的推移来组织文章,大多用于叙述人物经历或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

例如,报告文学《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它从1966年1月周总理交给吴吉昌解决棉花落桃任务写起,写到“四人帮”被粉碎,吴吉昌将参加全国科学大会止。全文按时间顺序划分六个层次,记叙了吴吉昌十几年来所走过的那条“光明而布满荆棘的道路”。

7.以空间为线索

这是一种主要以空间方位的变换来组织材料的方法,大多用于叙述事物的空间分布(如地貌、城乡建设、建筑等),说明事物的形态、构造。常见于游记或说明文。前者如通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它先写碑的坐落位置,再写碑型结构,后写碑座四周的十块浮雕。写浮雕时,从东而南,从南而西,从西而北(正面),依次写来。全文按照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路线,即空间方位的变换来安排材料。后者如说明文《宇宙里有些什么》,它从恒星写到星云,从星云写到银河系、恒星系,按照它们在宇宙里的位置逐一说明。

8.以逻辑为线索

主要依据逻辑关系来组织文章,多用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中。一般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来安排线索,如从表面到本质、层层推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

例如,庄子的《庖丁解牛》,第一段写庖丁解牛的动作;第二段写文惠君赞庖丁解牛;第三段写庖丁谈解牛;第四段写庖丁悟养生之道。没有第一段的庖丁解牛动作,就不会有第二段的文惠君赞解牛的话。而第三段文惠君听完庖丁的一席话如梦初醒,所以才有第四段悟养生的话。这四段文字环环相扣,珠联璧合。又如说明文《当代自然科学的前沿之一——高能物理》一文,从基本粒子谈到高能物理,又从高能物理的三个部分——理论研究、实验物理和高能加速器,引出高能物理研究工作的重大意义。这三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就是层层深入的。再如议论文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在论证中心论点时安排了两大层次:前层列举自由主义的表现;后层剖析自由主义的危害及产生的根源。这两层意思,从现象到本质,层层推进地展开论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