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落第文章也第一

落第文章也第一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培养良好的人格,优化性格品质是非常必要的。下列一些品质的塑造是优化性格心理结构所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偏废的。自尊心是性格结构中的可贵品质。韩愈在第一次应试《不迁怒不贰过论》时,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很满意,不料应试失败。韩愈又把去年考试的文章重新端出。结果被取为第一名。据《史阙》作者张岱评论:“如果不是韩愈有自信心,谁肯将落第文章去应试同一主考?如果不是陆贽的虚心选择,又怎肯选拔去年被亲手剔去的韩愈?”

第一讲 落第文章也第一——怎样塑造优良性格品质

本讲概要

★学生优良性格品质的塑造

培养良好的人格,优化性格品质是非常必要的。下列一些品质的塑造是优化性格心理结构所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偏废的。

道德品质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某一个阶级或集团所要遵循的准则。道德品质是道德现象在个人身上的反映,它在性格结构中属于高层次部分。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倾向和特征。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受社会制约,也服从于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应该充分考虑品德的心理结构、形成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品德的形成,是一个由具体、特殊的行为情境向抽象、概括的道德观念发展的过程。抽象、概括的道德观念具有较高的原则性,因此能广泛地迁移到新的情境,使人的道德行为在不同的情境中具有一致性。如总是舍己救人,总是勤劳勇敢,总是见利忘义等。

名人名言

一个人只要行为高尚,不管怎样无知也会得到原谅的。

——巴尔扎克

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有赖于学生对道德行为规范的社会意义的理解,把这些观念“内化”为性格的组成部分,成为个人的行动指南。如果只是给学生灌输一些道德条文,他们并未从内心真正地理解接受这些行为准则,并未将它们转化为个人的价值体系、信念和态度,就不能说这些儿童已具备了牢固的道德观念体系。某些学生从口头上看似乎也懂得一些道德要求,但总不能见诸行动,甚至破坏这些道德要求。某些学生的是非观念趋向于服从“外部”的要求,仅仅是为了奖励或避免受惩罚,他们的道德行为必然缺乏稳定性,随外部影响而转移,难以抵御外界的消极影响。以上两种情况的出现,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真正从内心接受道德观念。

自尊心

自尊是个人要求社会、集体和他人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荣誉的心理倾向。它和自我接受、自我肯定和自我赞许相联系。

自尊心是性格结构中的可贵品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自尊的人渴望表现自己,进取心强,关心自我形象,对平等有强烈的要求;热爱真理,尊重客观现实;既不孤芳自赏,也不随波逐流,对他人能接纳和信任。正因为如此,自尊心能使人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成为推动人不断进取的巨大动力。

缺乏自尊心会使人产生自卑心理,自轻自贱,妄自菲薄,甚至自暴自弃。缺乏自尊心的学生在和他人交往时,常常发生困难,有孤独感;荣誉、成就、地位等社会要求水平降低,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决心,变得意志消沉,遇到挫折有可能就此沉沦。

在教育中,切忌侵犯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对那些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缺乏自尊心的学生,要积极引导,使他们懂得人生,懂得自我的社会价值。

自信心

自信是指人们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在揭露自然发展规律或社会发展规律方面会有所成就。

一个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有的人一遇挫折和失败就情绪低落,怨天尤人,灰心丧气,甚至惊慌失措,彻底崩溃;有的人则视失败为“兵家常事”,从中汲取教训,在失败中找成功的因素,继续努力。面对挫折和失败,两种人的行为表现截然不同,关键在于有无自信。坚强的自信心带来顽强的毅力,可以使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蔑视困难和失败。陈景润在谈到如何才能成才时,他说:“首先应该有自信心,没有自信心,什么事也干不成。”他为了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用完了八麻袋草稿纸。爱迪生在实验中失败了两万五千次,但对发明蓄电池的信心始终如一,最后终于成功。小说家约翰·克里西收到了741封退稿信,但仍坚持写作,成为名作家。韩愈在第一次应试《不迁怒不贰过论》时,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很满意,不料应试失败。第二年又面对同一主考和去年同样的考题。韩愈又把去年考试的文章重新端出。结果被取为第一名。据《史阙》作者张岱评论:“如果不是韩愈有自信心,谁肯将落第文章去应试同一主考?如果不是陆贽的虚心选择,又怎肯选拔去年被亲手剔去的韩愈?”

金玉良言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培养自信心的关键是要肯定自身的存在价值,学会客观地分析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了解自己的短处。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看不到自己短处,容易产生傲慢。这样的人在困难面前都会失去信心。

要学会入迷而不迷。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事业不能入迷,是不会有成就的。凡是在各自所爱好的领域里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无不对自己的事业爱之入迷,在入迷时又都保持冷静和清醒的头脑。要迷中有悟;要敢于冲破旧传统;不要为自己的成见所蔽;在探寻有效途径时,不能一条道跑到黑;要及时捕捉灵感。

利用语言强化培养自信心。日本有一种鼓舞信心的“鼓气学校”,每天上课前,由老师领读,学生高喊“我能胜”、“我能行”这类具有激励性的口号。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教给学生足够的自信心。

责任

在社会生活中,个人的行为总是对社会和他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因而人的行为必须对他人或社会负责,必须按一定的社会规范去行动。如果人与人之间互不负责,互不尽义务,社会就不成其为社会了。

责任心一旦树立,成为性格心理的组成部分,就具有稳定性,使人能自觉、主动、积极地尽职尽责。当一个人完满地尽到自己的责任时,会产生满意的、愉快的情感,如果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会深感不安和内疚。可以说,有了责任心,个人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合理的体现。培养起未来一代的责任心,是对人类未来的负责。

学生从收拾玩具,整理书籍,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和班级交给的任务等具体活动中,开始体验按集体利益行事的必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这种意识逐渐深化为对他人热情关怀,对朋友忠诚守信,对学习和工作认真负责,最终发展到关心整个社会,热爱祖国。

小建议

从小学会关心别人,关心社会,热爱自己的国家。

竞争心

竞争是推动个体不断前进的一种精神力量。它的作用在于激励人们努力奋斗,求得个人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因此,不能否定社会竞争的必要性。强中更有强中手,竞争的结果必然有胜利者,也必然有失败者。胜利和失败、超前和落后常常又是可以转换的。竞争中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断送了前程,关键在于总结经验教训,以利再战。

竞争心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品质,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随处可见。在学校班级中,每个学生在学习上都有超过其他同学的愿望,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心。对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的竞争心向积极方向发展,克服自卑和嫉妒。

友谊感

友谊感是人类崇高而优美的品质之一。友谊使人开朗、热情和坦诚,使人格向健康方向发展。而缺乏友谊的人,在情绪上往往有很大困扰,轻则会产生孤独、恐惧、焦虑,重则产生多疑、嫉妒、敌对、攻击的心态和行为。

大文豪薄迦丘在赞誉友谊的伟大作用时说:“友谊真是一种最神圣的东西,不光是值得特别推崇,而且值得永远赞扬。它是慷慨和荣誉的最贤惠的母亲,是感激和仁慈的姐妹,是憎恨和贪婪的死敌;它时时刻刻都准备舍己救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恳求。”

金玉良言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他具有崇高的品德和情操。这除了他本人的主观努力,加强修养外,也和他一生中所结识的良师益友对他的帮助和支持分不开。鲁迅早年从师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章太炎,其后又与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结下深厚友谊。他和许寿裳、茅盾、许广平、冯雪峰、瞿秋白的友谊都为世人所称颂。他曾录前人对联赠瞿秋白:“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以表达两人交情之深。

择友应该以其善者而从之。这对青少年更为重要。青少年的性格正在形成,模仿性强,可塑性也很强。选择朋友时应以正直、忠诚、志同道合者为宜。而那些只凭抽烟、酒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烟友、酒友是靠不住的。友谊也不能只重感情,而忽视理智。青年人感情丰富、强烈、爆发性强,认为应该无条件地满足朋友提出的要求,所谓“为朋友两肋插刀”,显然,这种无原则的交往,并不是以正确的方向和高尚的情操为依据的,是不可取的。

独立

独立性是个人在未被强制的情况下自觉自愿地行动的心理倾向。有独立性的人不但善于行动,还善于思考,以事物的合理性为行为依据。与独立性相反的品质是依赖性。依赖性强的人,做事往往不切实际地期待他人的帮助,这是人格不成熟的表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多彩,人们只有较强的独立性,才能具备创造性地处理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小建议

每天动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培养自己的独立性。

儿童正在实现从幼稚向成熟的过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历着独立与依附的心理冲突。他们对父母和教师的话不再唯命是从,不再人云亦云,而要求独立思考,独立地处理自己的问题。父母和教师应该尊重他们的人格,爱护和培育他们的独立性,要给他们以应有的行动和言论自由,鼓励他们独立思考。遇事可以同他们商量,采纳他们的正确意见,对他们的正当行为与要求给予支持。当然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不等于放任自流。

应该看到,学生独立自主特征的发展,将成为他们走向社会所必需的财富

自制力

自制是指一个人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行动的品质。

自制力强的人,能够理智地对待周围发生的事件,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思想感情,约束自己的行为,成为驾驭现实的主人。

自觉地调节作用,表现为发动行动和制止行动两个方面。所谓发动行动是指激励和推动人们去从事达到预定目标所必需的行动。所谓制止行动是指抑制和阻止不符合预定目标的行动。这两者是对立统一的。

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需要有坚强的自制力品质。

一个人在集中精力完成某项特殊任务时,在自制力的作用下,能排除干扰,抑制那些不必要的活动。在正确的学习动机和目的支配下的学生,会激励自己勤奋学习,同时也抑制和阻止无关活动或杂念的干扰。

专家指导

培养和锻炼自制力,对生活、工作、学习都非常必要。

在自制力的调节下,能够帮助人选择正确的活动动机,调整行动目标和行动计划

自制力强的人,能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欲望,分别以轻重缓急去满足那些社会要求和个人身心发展所必需的欲望,对不正当的欲望坚决予以抛弃。作家李准在报告文学《两个青年人的故事》中曾有过这样一段描述:“杨乐到了北大数学系后,学习更努力了。他和张广厚每天学习演算12小时,他们没有过过星期天,没有过过节假日。‘香山的红叶红了’,让它红吧,我们要演算题。‘中山公园的菊花展览漂亮极了’,让它漂亮吧,我们要学习。‘十三陵发现了地下宫殿’,真不错,可是得占半天时间,割爱吧。‘给你一张国际足球比赛的入场券’,真是机会难得,怎么办?牺牲了吧,还是看我们案头上的数学竞赛题吧!”杨乐、张广厚在强烈的学好数学的事业心的召唤下,暂时克制了游玩的需要,这为他们在数学领域中获得重大的成就创造了条件。

自制力强的人,处在危险和紧张状态时,不轻易为激情和冲动所支配,不意气用事,能够保持镇定,克制内心的恐惧和紧张,做到临危不惧,忙而不乱。

自制力强的人,在崇高理想的支配下,能够忍耐克己,为事业为社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邱少云在侦察敌情时,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着烈火烧身的痛苦,直至英勇献身。这是高度自制力的光辉典范。

自制力薄弱的人遇事不冷静,不能控制激情和冲动;处理问题不顾后果,任性、冒失。这种人易被诱因干扰而动摇,或惊慌失措。

许多学者、军事家、政治家在指出自制力的重要性的同时,也指出易冲动、好急躁之危害。我国古代军事家孙子把易冲动、好急躁的指挥员用兵视为“用兵之灾”,列为覆军杀将的五种危险之一。毛泽东同志号召指战员要把“一切敌人的‘挑战书’,旁人的‘激将法’,都要束之高阁,置之不理,丝毫也不为其所动”,“抗日将军们要有这样的坚定性,才算是勇敢而明智的将军,那些‘一触即跳’的人们,是不足以语此的。”林则徐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总结出脾气急躁,遇事容易发怒的人最容易把好事办坏。他为了克服在自己身上存在的急躁的坏脾气,亲自动笔书写“制怒”二字,挂在自己的书房里。以后无论走到哪里,都把这块横匾带到哪里。

可见,培养和锻炼自制力,克服自制力薄弱的弱点,对生活、工作、学习都是非常必要的。

你至少可以知道

如何塑造学生的优良性格品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