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香烟是如何变成骨头的

香烟是如何变成骨头的

时间:2022-05-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香烟是如何变成骨头的2008年9月9日《劳动报》第4版有条标题《申城市民选出城市‘不文明榜’》赫然醒目,报道说,“在大街小巷,市民身边,哪些不文明行为最让人反感?共有4394人选择了‘在公共场所吸烟’,比例达到85%,位列不文明榜榜首。”读罢报道,自然而然又想起了“香烟变骨头”的那幕特别的经历。香烟焉能会变成骨头?不过,这回倒是个例外,只是这里所说的“变”其实是种异化。但愿人们谈烟色变时不再仅限于尼古丁。

香烟是如何变成骨头的

2008年9月9日《劳动报》第4版有条标题《申城市民选出城市‘不文明榜’》赫然醒目,报道说,“在大街小巷,市民身边,哪些不文明行为最让人反感?共有4394人选择了‘在公共场所吸烟’,比例达到85%,位列不文明榜榜首。”足见这一随处可见、看似见怪不怪的害己又损人的行为是多么不得人心,而有良知的公民对这等公害又有谁会漠然视之!读罢报道,自然而然又想起了“香烟变骨头”的那幕特别的经历。

香烟焉能会变成骨头?在“水变油”、“法轮大法”、“胡神医”和“周老虎”们的骗局一个个大白于天下的今天,读者诸君乍读本文题目,准以为这或许又是什么人制造的一个鬼把戏。不过,这回倒是个例外,只是这里所说的“变”其实是种异化。

缘由须得从头说起。那天,我与一位仁兄同去办理一个产证,就见办公桌上已有20来支烟,而且,不管是先来后到的还在不断地扔香烟。我无意备烟,只将两份材料学着别人的样依次摆在那宽大的办公桌上。谁知左等右等,许多后来者都居上了,就是轮不到我们俩。

非是我轧不出苗头,也非我小气。买盒烟哪怕是中华烟的花费比起买房来怕是连毛毛雨也算不上,递支烟也只是举手之劳,然而这样出手,既脏了自己,又玷污了别人,不该出手时岂能出手。再说,诸如此类的经历一多,心理本就形成了一定的免疫力。那回左等右等时,其实早有了思想准备:能培养一点忍耐心也算不空耗了时光。

可那位一向沉得住气的仁兄这回却一反常态,霍地起身,掏出“红中华”,两支两支地扔,结果可想而知。办完事出来,我直嘀咕:“你这样敬烟岂不轻了自己?”不料他冷冷地说:“我这不是敬,而是扔;扔的也不是烟,而是骨头。”

我猛然一惊,如此愤然陈辞,未免言重了吧?正想为之辩说几句,怎奈“食饱、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乎禽兽”的古仁人名言不期而在耳边响起,紧跟着的是钢铁战士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句名言,“一个人只为自己活着,那是禽兽的私心。”看来,“人而无义,唯食而已,是鸡狗也”乃古今中外相通之理。不仅如此,古人还有更为鄙视的喻义,宋代孙因在《蝗虫辞》中说过:“牟人之利以厌己之欲者,非蝗乎?”如此而言,将其行视之为鸡狗道,已是较高的礼遇了。

但丁的话一样掷地有声:“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在文明社会里,正是无数个体的行为意识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公共秩序和道德的基石。当有人有意无意淡化甚至漠视公共秩序、道德时,或当他在约定俗成的公共价值观面前放任自流时,其损害的不仅是个体的文明形象,同时也是对整个社会秩序和公德堤坝的冲击与侵蚀。更为严重的是,此种危害天生具有传递性和迁移性,如果任其发展,势必会在更大的范围内增加不满、不稳的社会因素,从而阻碍和谐社会的创建进程,对此,我们岂可等闲视之?

由此而言,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暗流中,小小一支烟最本质的危害是颠倒了人与人的正常关系。但愿人们谈烟色变时不再仅限于尼古丁。在西方人眼中,吸烟有害的意识也许已经普遍超越了尼古丁的物质层面,故而早没有了敬烟的习俗,倘若想抽烟而自己没有就只能伸手去讨,别人一般不会主动给你递烟。当然,话还得要说回来,不管是“敬”还是“讨”,人与人交往,并非每支烟都会异化,大可不必人人自危。

(刊发于《奉贤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