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如果语言文字只剩下清晰和明白,我们精神上的末日就不远了

如果语言文字只剩下清晰和明白,我们精神上的末日就不远了

时间:2022-05-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语言文字只剩下清晰和明白,我们精神上的末日就不远了如果语言文字只剩下清晰和明白,我们精神上的末日就不远了刘 旭:就是要使学生的头脑简单化,为阅卷方便,也为思想统一。如果真有一天,所有的词汇、语法和使用习惯,都一清二楚,界限分明,一切“模糊”的概念和用法,都被消灭得干干净净,那我想,我们精神上的末日大概也就来临了。

如果语言文字只剩下清晰和明白,我们精神上的末日就不远了

如果语言文字只剩下清晰和明白,我们精神上的末日就不远了

刘 旭:就是要使学生的头脑简单化,为阅卷方便,也为思想统一。

王晓明:1998年的那条“不可写成……文学体裁”的规定,的确意味深长。人们现在都知道了,语言文字并不仅仅是一种传达意思的工具,它更构成我们感受、理解和想象世界——包括我们自身的基本形式。语言文字越是丰富,那创造和使用它的人群的精神世界也就往往越丰富。所以,一种成熟的语言文字,一定不会只有清晰、明白、便利逻辑表达的一方面,而还有繁密、模糊、复杂甚至“暧昧”的一方面。倘说借助前一方面,人们能有效地进行日常交流和理论思维,那么正是后一方面,保证了人们能不断扩展和丰富对世界的感觉、经验和体验,也保证了语言文字本身的继续发展。如果真有一天,所有的词汇、语法和使用习惯,都一清二楚,界限分明,一切“模糊”的概念和用法,都被消灭得干干净净,那我想,我们精神上的末日大概也就来临了。但是,这一种对语言文字的丰富性的要求,在20世纪似乎受到了越来越大的阻碍。

刘 旭:是不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

王晓明:可以这么说。20世纪是“现代化”大获全胜的时代,是各种文化、宗教和历史传统被装进一个炉子,依照同一件模子反复熔炼的时代。崇尚逻辑、讲究实效的功利意识占据了社会的中心位置,沉思和幻想的空间日益缩小。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相似,精神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随之一天比一天减少。在中国,这样的情景同样很明显,因为长期贫困,追求现代化”的心情格外迫切,功利意识的蔓延还特别汹涌,对不能迅速兑换成现钱的事物的轻蔑,也特别坚决。不用说,这一切都逐渐影响到语言文字的使用,影响到对“语文”的认识和教学。既然置身于“市场经济”的环境,语文的“实用”性就特别重要;既然现代化意味着“以数目字管理”社会,那就不妨缩小语文教育中的模糊部分,为意识的明晰和一致奠定基础;既然已经迎来了“科技立国”、计算机一统天下的时代,语文教育就应该紧紧跟上,特别发展那种清晰、简练的语文能力;既然社会最需要的是技术型人才,应用文的地位就应该大大提高,甚至不妨位居文学之上……我相信,正是在类似这样的思路的引导下,一种可以称之为“应用文泛化”的现象,在语文教育中蔓延开来。这不单指在各级中学和大学里,应用文课程如雨后春笋,遍地冒尖,更是指越来越多的课本和试卷,开始以应用文的眼光来看待整个语文世界。从遣词造句到理解诗歌,规范化越来越成为最高的要求。我觉得,这几年高考语文试卷的“标准化”面貌,它们对应用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偏重,那种复合式的作文题型的出现,以及对文学意味的相应的排除,都是这一种“应用文泛化”的结果。

语文教育不但要培养谋生的能力,更要造就喜爱广阔、多样、创造和自由的“天性”。

刘 旭:全球化的一个典型事件就是我上面所说的“麦当劳化”,它在中国被竞相鼓吹和推行着,在中学语文教育领域中,此种装配线化模式也正在被大力推行,我们又如何在语文教育中抵制这种倾向,以给孩子们应有的教育呢?

王晓明:这就又要回到前面说的那个问题了,在今天的中国,语文究竟是什么?它有什么用?语文教育的意义在哪里?中国早已被深深地卷入了全球化的历史过程,“现代化”是当代中国社会必然要走的道路。因此,今天的语文教育确实有责任培育人们的明快的语言能力,帮助他们更有效地适应现实。也因此,应用文教育自有它不可替代的意义。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必然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在全球化的潮流为我们打开大片的视野,强化人类的某一些能量的同时,它又势必会遮蔽我们的另一些视野,泯灭人类的另一些能量。在追求“现代化”的长途中,人类获得了许多,也丢失了不少;在许多方面大有进步,但有些方面却并非如此。这就需要我们保持清醒,一面朝“现代化”的方向继续用力,一面尽可能地拓宽视野,焕发记忆,不断从多样的角度反省自己这种“用力”。如果没有这样的反省,盲目用力,那就难免会迷失方向,甚至陷入沼泽。可是,我们从哪里去获得这拓宽、焕发和反省的心力呢?我觉得,正是在这里,今天的语文和语文教育显出了它的新的价值。比方说,它可以讲解文言语法和繁体字,让学生感受一个与现代汉语截然不同的语文天地;又可以重温古典诗文,让学生领略那些非“现代”的故事和情感的魅力。它也可以阅读外国的文学作品,向学生打开更广阔的精神视野;还可以阐发20世纪中国作家的创作,领学生深入难以穷尽的诗意的世界。它当然还要激发吟诗作文的热情,助学生自己去体会语言和情感的微妙关系。它甚至可以在较高的学习阶段上,挑剔现行语法与语言实践的种种矛盾,破学生对于逻辑和规律的不自觉的迷信;更可以比较逻辑语言和文学语言,使学生懂得人的精神的丰富性,敬畏宇宙和世界的广大无边……我深深相信,只有包括了这样的内容、而且侧重这样的内容的语文教育,才是世界上真正需要的语文教育,它不但教给人谋生所需的语文能力,更造就人喜爱广阔、多样、创造和自由的“天性”。当我们努力发展自己对“现代化”的反省能力的时候,还有什么能比这样的“天性”更有力地激励我们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