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双绣花鞋的魅力

一双绣花鞋的魅力

时间:2022-05-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称此种图案 的绣花女鞋为“晋国鞋”。三百年后即公元前三百一十三年,中国古代大哲学家荀子出生在绣花鞋的 故乡。她们从自己的婚嫁喜日到孩子的满月周岁,从家人的华诞大寿到老人的丧事冥日, 凡是人生大事之际都用一双双绣花鞋表现自己的才能智慧和艺术魅力。经初步考察,我国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把绣花鞋作为本民族的穿着特色。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绣花鞋已成为全民族共同的 文化财富,绣花鞋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鞋”。

一双绣花鞋

                            一双绣花鞋

    千娇百媚尽在足下绽放,既惹人怜爱,也引人遐想,难怪千百年来,女性从不放弃在绣花鞋上争相竞艳,为了增添足下风姿而努力。


 在鞋类大家庭中,鞋文化与刺绣艺术完美结合的中国绣花鞋是华夏民族独创的手工艺品,这种根植于民族文化中的生活实用品被世人誉称“中国鞋”。 

 在华夏古老的大地上自从由母系社会转成父系社会后,便形成了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历代妇女一代一代传承着古老的绣花鞋技艺,在不盈方尺的鞋材上她们一针一线地述说着各个朝代的审美观念、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与时尚价值。 

 绣花鞋的刺绣修饰手法沿袭了东方装饰唯美的审美风尚,注重鞋面的章法,和鞋帮的铺陈,并配以鞋口、鞋底的工艺饰条。应用彩色丝线从鞋头到鞋跟甚至鞋底和鞋垫 上都绣上繁缛华丽的纹样。绣花鞋绣纹主题来源于生活,主旋律是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基本参案有花鸟草虫、飞禽走兽、爪蒂花果山川风物、戏剧人物等。吉祥 参案有莲生贵子、榴开百子、双蝶恋花、龙飞凤舞等,寓意着生命的赞歌和美满的人生。 

 踏遍大江南北的绣花鞋最早起源于何时何地?从当前所遗留下的传世品已无从考证。广泛流传在山西晋南的“晋国鞋”的传说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迪。两千六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当时位于山西的晋国是个小国,在公元前六百六十年晋献公当了国君 后竭尽拓疆,一举吞并了十个诸侯小国,开始称王称霸。为了让全国百姓永远记住他的文治武功,他命令宫中所有女子的鞋面上必须绣上石榴花、桃花、佛手、葡萄等钦定的十种花果纹样,同时还下令全国平民女子出嫁时必须以这种绣了纹样的“十果鞋”作为大婚礼鞋,以便世世代代都不忘晋献公的赫赫战绩。当时称此种图案 的绣花女鞋为“晋国鞋”。从此晋国的刺绣工艺便以绣花鞋延伸到绣花衣以及其他用品上。三百年后即公元前三百一十三年,中国古代大哲学荀子出生在绣花鞋的 故乡。荀子十分重视当地的刺绣业,他的名著《荀子》一书中的一篇文章记录了推广用铁针刺绣的绣花工艺,并以哲学家的角度赞扬了绣花针,认为铁针不仅能在鞋 上绣花还能“下覆百姓、上饰帝王”,为社会经济繁荣与稳定作出贡献。直到近代该地区的丝织与绣花的闻名远近,当地女子从童年起开始鞋上绣花的生涯,她们大 门不出、二门不迈,用十几年的时间为出嫁含辛茹苦地绣鞋,将少女纯真的爱针针线线绣到鞋面上,表达对爱情的忠贞,对幸福的追求 

 历史的变革使绣花鞋的制作与刺绣水平成为当地评价一个姑娘心灵手巧的先决条件。她们从自己的婚嫁喜日到孩子的满月周岁,从家人的华诞大寿到老人的丧事冥日, 凡是人生大事之际都用一双双绣花鞋表现自己的才能智慧和艺术魅力。无独有偶,在少数民族地区寻找绣花鞋的行踪时也有类似“十果鞋”的传说:聚居在甘肃省积 石山大河家一带的保安族,至今还保留穿绣花鞋的民族传统,这个民族地区流传下来的古老诗歌艺术“花儿”中这样唱道“青缎与鞋面斜截上,十样锦花草绣上…… 尕妹是牡丹我接哩,阿哥是绿叶配哩”。经初步考察,我国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把绣花鞋作为本民族的穿着特色。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绣花鞋已成为全民族共同的 文化财富,绣花鞋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鞋”。 

 曾经在文人笔下所形容的仕女,走起路来婀娜多姿,尤其莲步挪移间,裙摆下不经意露出的鞋尖,上头可能是一朵娇艳欲滴的牡丹、一只顾盼生姿的美丽孔雀,千娇百媚尽在足下绽放,既惹人怜爱,也引人遐想,难怪千百年来,女性从不放弃在绣花鞋上争相竞艳,为了增添足下风姿而努力。 

 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皮制靴子已出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舞台,而后随着时代及地域的不同,陆续发展出不同材质及样式的鞋类。如鞋尖往上翘的翘头履,鞋底装有双 齿、还系有鞋带的木屐,只限于朝觐、祭祀时穿着的舄,高度在脚踝以上的皮制长统靴,以及清朝时期满族妇女所穿的花盆底鞋等等,都是不同时代衍生的鞋类。而 也因为材质和样式繁多,所以自古以来鞋的称法很多,如足衣、履、屐、靴、舄等指的都是鞋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