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民起义领袖宋景诗

农民起义领袖宋景诗

时间:2022-05-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农民起义领袖宋景诗30.农民起义领袖宋景诗宋景诗,山东堂邑人。这对宋景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宋景诗认为,这些人是斗争的骨干力量,把他们营救出来,对于组织起义和动员群众很有好处。宋景诗岿然屹立在高处,正式宣布起义。广大贫苦农民纷纷加入起义队伍。宋景诗带领黑旗军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来攻打这两个民团,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和严重创伤。恰在此时,宋景诗率领大队人马,

农民起义领袖宋景诗

30.农民起义领袖宋景诗

宋景诗,山东堂邑(今聊城西)人。

宋景诗,出生在山东省堂邑县小刘贯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他七八岁时入私塾,学习勤奋,敢想敢做,胸有大志。在和同学们一起玩耍的时候,常说:“咱们造反吧,我当头儿。”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中途停学,幼小的年龄便去为地主扛小活、打短工、做长工,经常挨打受骂,年年缺吃少穿。青年时代的宋景诗仍饱尝辛酸和苦难,他耕过田,做过雇工,当过兵,还干过打铁、烧窑等活计,每天披星戴月,辛苦劳作,可一家人仍不得温饱。

他的家乡,地处梁山泊附近。自古流传的梁山好汉力战群雄,劫富济贫的英雄事迹,激励着那里的人民。宋景诗从小立志为穷人谋取活路,酷爱武艺,经常打拳弄棒,使枪耍刀。在给财主家扛活时,他常常偷偷地观看人家在练武场里练功,回来后就独自进行操练。他一生拜过许多师父,学习武功。其中与他关系最密切、影响最大的是西汪村的孙汝敬。宋景诗质朴能干,真心实意地跟孙汝敬师傅学习,学到了高超的武艺,打起拳脚来,一二十人也休想靠到他身边。他既能使刀,又会用枪,在马上耍大刀,扔出大刀,马向前一窜,接了刀又耍起来;他的枪法百发百中,使起左把枪来,“万将难敌”。孙汝敬还经常给宋景诗讲官府、地主如何压迫农民和农民怎样反抗的故事,从此他更加仇恨地主和官府。1854年春天,太平天国北伐军打到山东临清,孙汝敬率众投奔了太平军。这对宋景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那时,山东自然灾害严重,官吏经常下乡催粮,任意拘捕无粮可交的穷人。宋景诗特别同情穷人,为保护他们的利益,经常出来打抱不平,多次被捕入狱。因而他深受农民的尊敬和爱戴,附近各村庄许多农民都称他为“救星”。

年轻的宋景诗善于交游,经常“以武会友”,结识了许多英雄好汉。

1860年,山东是个大荒年,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愤懑不平,纷纷掀起抗粮斗争。宋景诗因势利导,率领小刘贯庄农民向封建统治阶级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0月的一天,正逢集日,宋景诗和几个武艺人带头,成百上千的男女老幼扛着木锨、锄头、犁耙等农具紧跟着,浩浩荡荡闯进了衙门,要求免除钱粮。县官强硬地说:缴纳钱粮是朝廷的王法,百姓的本分,不缴就是不行。群众随即把所带的农具噼噼啪啪地甩到县官面前,大声喊道:“田,我们不种了,种了还不够缴钱粮。”

县官一看不好,唯恐事情闹大,不得不答应了群众的要求,并且在当天下午贴出告示,还“立碑为纪”。抗粮斗争夺得了胜利。

阴险狡诈的县官并没有善罢甘休,几天后的一个晚上,清军马队突然闯进小刘贯庄,放火烧了整个村庄,妄想一举扑灭群众斗争的烈火。宋景诗双眉紧锁,反复思索,出路在哪里?仇恨和痛苦凝聚成钢铁般的意志。官逼民反,不得不反。率众造反,武装起义……在他面前展现出一条宽广的大路。从此,他奔赴各地,联络骨干,发动群众,积极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

那时,冠县监狱里关押着许多反清的英雄好汉和无辜的群众。宋景诗认为,这些人是斗争的骨干力量,把他们营救出来,对于组织起义和动员群众很有好处。1861年2月19日,宋景诗召集各地骨干,商定了劫狱的计划,进行了详细的布置。就在当天,宋景诗带领着十八位好汉,分别装扮成卖莱的、补锅的、卖柴的、打拳卖艺的……混进城里。到了夜里,他们拔出刀枪,点燃柴草,大喊“反了!反了!”城外的一路路群众,也点起火把,吹起牛角,还有人把马铃铛套在脖子上跑来跑去,发出丁零丁零的声响,城里城外人声鼎沸,吼声震天。守城的官兵看到火光熊熊,听到喊杀声一片,以为大队人马来到,个个惊恐万状,魂不附体,跑的跑,逃的逃。趁此混乱之机,宋景诗等人在内线配合下,砍死牢头,打开牢门,放出了那些无辜被捕的阶级兄弟。宋景诗眼含热泪和他们热烈拥抱。

接着,他们又火烧县衙大堂,焚毁田亩地册,开仓放粮接济贫民。宋景诗岿然屹立在高处,正式宣布起义。他把自己穿的黑色衣服割下一角,挑在枪上,定黑旗为起义军的旗帜,这支起义军也就被称为“黑旗军”。天亮后,他们整顿队伍,打着黑旗,带上战利品,开出城外。宋景诗揭竿而起的消息迅速传遍五里八乡。广大贫苦农民纷纷加入起义队伍。宋景诗等每逢集日,都去组织群众,往往是一集参军的就有五六十人,再一集入伍的就达数百人,真是人心所向,一呼百应。他家乡附近的很多村庄,几乎所有的村民都加入了黑旗军,一时间宋景诗的农民起义军就发展到几千人,活跃在鲁西一带。

1860年二三月间,宋景诗带领黑旗军以沙镇为大本营,围攻交通和商业重地东昌府(今聊城)达两个月之久。同时,打败了朝廷派来的进攻沙镇的多路兵马,并配合其他起义部队攻克了冠县、莘县等十三座县城。宋景诗注意严格要求和教育部队,先后提出一些有益于农民的口号,建立了新的司法制度,制定了“公买公卖”的政策,因而他的起义军纪律严明,战斗力强。

当时鲁西各县的地主武装“民团”与清军相互勾结,无恶不作,对黑旗军及其家属更是杀戮无度。尤其是堂邑县柳林和范寨的“民团”更为凶悍。宋景诗带领黑旗军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来攻打这两个民团,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和严重创伤。

各个民团串通一气,狼狈为奸,彼此互相照应,互相支援。对此宋景诗采取孤立政策,宣布不打其他民团,专打柳林和范寨两个“民团”。这就分化了民团,使其他民团各自死守。一天,再次发起攻打柳林“民团”,宋景诗将一支人马埋伏在南门外口土坯后面。他骑着高头大马,率领几十个士兵逼近南门,诱惑敌人。柳林民团团长杨鸣谦站在圩墙上,看到宋景诗身单势孤,就打开城门,带领人马来与宋景诗交战。宋景诗假装失败,回马便走。杨鸣谦气焰嚣张,紧追不舍。当他追到土坯后时,黑旗军伏兵四起,勇猛冲杀,恶棍杨鸣谦当场被击毙,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柳林和范寨两个“民团”惊慌不已。为了挽救失败,他们乞求清政府派来了由刘长佑、恒龄等率领的几万救兵。

杨鸣谦的悲惨下场,使刘长佑等心神不安。他们在黑旗军的大本营岗屯附近调兵遣将,部置了一个月,纠集了一支一万七千多人的反动队伍,分三路向岗屯进攻。当时,宋景诗率领黑旗军大队外出了,只留下十八个人看守大营。这十八个人手持兵器,藏到高粱地里,吹起号角,高声呐喊。清兵不知虚实,掉头就逃。恰在此时,宋景诗率领大队人马,在得到消息后迅速赶来。他兵分三路:南北两路埋伏,中间一路迎战。清军正入埋伏,一触即溃。“黑旗军杀官兵像割高粱头一样”,三路清军官兵,被歼了两路。6月15日,恒龄率领清军前来攻打岗屯,半路上便被黑旗军杀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宋景诗领导的黑旗军在军事上取得了节节胜利,人民无不精神振奋,欢欣鼓舞,队伍迅速扩大到几万人。

清政府对黑旗军的壮大异常恐惧,对刘长佑、恒龄连吃败仗懊恼不已。为镇压黑旗军,挽回败局,特派钦差大臣统辖鲁豫军务及直晋防兵的僧格林沁前来督战。僧格林沁独断专行,飞扬跋扈,他把刘长佑、恒龄的军队划归自己指挥,还大肆吹嘘说:“宋景诗是土耗子,不禁一打。”8月9日,僧格林沁、宋景诗分别在柳林西边的武庄瓦窑和岗屯瓦窑上插上大旗,两军开始对阵。僧格林沁首先派出恒龄,继而派出刘长佑及其他大将迎战黑旗军。黑旗军将士骑着快马,光着脊梁,手持大刀长矛,一拥而上,杀得清兵溃不成军,一败涂地。第二天,僧格林沁命令所属军队倾巢而出,仍然没能取胜。战斗中,黑旗军一直逼近僧格林沁督战的窑前。僧格林沁火冒三丈,暴跳如雷,决心重整旗鼓,并使用洋枪洋炮来对付黑旗军。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宋景诗认为不能和敌人硬拼,便主动撤退,驻守在小刘贯庄。

清军蜂拥而来,很快把小刘贯庄团团围住,为了保存实力,宋景诗决定施用妙计撤退。他一面向僧格林沁下战表,邀请他明日再战,一面派人敲锣打鼓,挥舞旗帜,显示一派备战的气势。僧格林沁接到战表,信以为真,傲慢地说:“让土耗子多活一夜吧。”随即撤除了对小刘贯庄的包围。宋景诗连夜部署,为了避免人马撤离时的声响,在大车经过的路上垫上棉被,老百姓和起义战士神不知鬼不觉地全部从南门安全转移。小刘贯庄响了一夜的锣鼓声。第二天,太阳都出来老高了,僧格林沁见宋景诗还没出来迎战,心生疑团,火速派兵闯进小刘贯庄,村里人影皆无,只有倒吊着几只羊,正用前蹄敲打着锣鼓,几头老牛拉着插满旗子的大车在缓缓走动。僧格林沁这才知道自己上了当,气得大发雷霆,当即下令追赶。清军刚追到朝城大场,就被早已做好战斗准备的黑旗军打得人仰马翻。

宋景诗后来在湖北与捻军会合,转战在湖北、山东、河北、河南、安徽等地。1865年4月,黑旗军和太平军、捻军协同作战,在山东曹州处决了恶贯满盈的大刽子手僧格林沁。

1871年2月,宋景诗不幸被安徽巡抚英翰秘密派人在亳州的界沟集逮捕,惨遭杀害,当时年仅三十岁。

◆宋景诗率领黑旗军英勇善战,与封建统治阶级进行了殊死斗争,为中国的历史画卷写下了壮丽的一页,值得后人永远怀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