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药学巨典《本草纲目》

药学巨典《本草纲目》

时间:2022-05-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药学巨典《本草纲目》李时珍:药学巨典《本草纲目》李时珍,字东璧,出生于湖北靳春县,是明代一位伟大的医药学家、博物学家。《本草纲目》分52卷,全书190多万字,记载药物1892种,其中新增药物374种,插图1100多幅,还附记11000多个验方。《本草纲目》共分16部、62类,按物质本身属性,把药物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本草纲目》被译成英、法、日等多种文字,广为流传,享誉世界。

药学巨典《本草纲目

李时珍:药学巨典《本草纲目》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出生于湖北靳春县,是明代一位伟大的医药学家、博物学家。他出生于医生家庭,祖父一生行医,父亲李月池也是一位名医,曾做过太医吏目。他29岁时跟随父亲行医,熟读精研《神农本草经》、《伤塞杂病论》、《脉经》等古典医学书籍,也子承父业成为当地名医。在行医的过程中,他发现前人的本草中所载药物记述不详,甚至有不少错讹之处,加之自宋代以来,随中外交流频繁,外来不断增加的药物并未载入本草,因而抱着重修本草的心愿。

嘉靖三十七年(1558),朝廷下诏选拔一批太医院医生,经楚王朱英僚推荐,李时珍41岁进入北京太医院,担任了院判职务。太医院汇聚了全国名医,那里有齐全的医药书籍,还可以接触更多的中外药物,正符合他修本草的夙愿。他参阅了800多部书籍,差不多走遍了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的名山大川,采集药材标本,研究药物性能,经过27年呕心沥血三易其稿,终于在万历六年(1578)他61岁时完成举世无双的《本草纲目》编修工作。

《本草纲目》分52卷,全书190多万字,记载药物1892种,其中新增药物374种,插图1100多幅,还附记11000多个验方。它不仅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而且是世界博物学中的伟大贡献。其突出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纲举目张的科学分类

《本草纲目》以前的本草有的按上、中、下三品分类,极不科学;有的本草按药物性能分类,如寒凉药、发表药、涌吐药、泻下药等,便于医生记忆选用,但一种药的用途是多方面的,归类未免牵强,易导致故步自封。

《本草纲目》共分16部、62类,按物质本身属性,把药物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中药以植物药为最多,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生长环境,区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其中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蔓草、石草等类。矿物药分为金部、玉部、石部、卤部。动物药按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顺序分为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及服器部。按四五百年前人们的认识水平,这样分类是很科学的,也开了生物研究乃至博物研究的先河,为进一步从物质本身出发了解药物性能开辟了广阔的空间,现代研究中草药分析药物的物理、化学成分,发现某些药物有抗癌等新用途就是证明。

二、注重疗效的药方结合

中医的方剂由药物组成,药物只有通过方剂的运用才能更好地体现治疗效果。李时珍既是博览医书、精通医理的名医,又是对药物有深刻研究的学者,他撰写的《本草纲目》所载药物近两千种,而所引用的方剂达一万多个,可以说是一药数方,把药与方剂巧妙地结合起来,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仅以“桔梗”一味为例,在阐述了释名、炮制、气味、主治后,还作了详尽的剖析:“朱肱《活人节》治胸中痞满不痛,用桔梗、枳壳,取其通肺利隔下气也。张仲景《伤寒论》,治寒实结胸,用桔梗、贝母、巴豆取其温中消谷破积也。其治少阴证二三日咽痛,亦用桔梗、甘草取其苦辛散寒,甘平除热,合而用之,能调寒热也。后人易名甘桔汤,通治咽喉口舌诸病。”其后还附《金匮玉函方》的甘桔汤和《千金方》的桔梗汤两个方剂。这种从疗效出发的深刻分析,表达了李时珍精研医药的独到见解。

三、图文并茂的实践成果

《本草纲目》罗列了药物的各种名称,描绘了药物的不同形状,还根据标本精绘了不易辨认药物的图形达一千多种,该书图文并茂,易于查寻。这是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广游名山大川,通过实地考察取得的丰硕成果。如对“决明”一味,不仅详尽释名,而且配图并作了生动描绘:“此马蹄决明也,以明目之功而名,又有草决明、石决明,皆同功者,草决明即青葙子,陶氏所谓萋蒿是也。”“决明有两种:一种马蹄决明,茎高三四尺,叶大于苜蓿,而本小末奓,昼开夜合,两两相贴,秋开淡黄花五出,结角如初生细豇豆,长五六寸,角中子数十粒,参差相连,状如马蹄,青绿色,入眼目药最良。一种茳芒决明,《救荒本草》所谓山扁豆是也。苗茎似马蹄决明,但叶之本小末尖,正似槐叶,夜亦不合,秋开深黄花五出,结角大如小指长二寸许。角中子成数列,状如黄葵子而扁,其色褐,叶甘滑。二种苗叶皆可作酒曲,俗呼为独占缸。但茳芒嫩苗及花与角子,皆可瀹如及点茶食;而马蹄决明苗角皆涩苦,不可食也。”非长期细致入微的实地观察,决不能作这样细致出色的描写。正是深入实践,才使该书纠正了前本草的许多错讹。

四、别开生面的博物研究

《本草纲目》从各种药物的药用出发,对动物、植物、矿物等多种物质也进行了理论到实践的深入研究,还涉及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历史等诸多领域。根据药物药性对采集、炮制等有诸多讲究。如对金石部“硫黄”作了如下解释:“硫黄秉纯阳火石之精气而结成,性质通流,色赋中黄,故名硫黄。含其猛毒,为七十二石之将,故药品中号为将军。”“凡用硫黄,入丸散用,须以萝卜剜空,入硫在内,合定,稻糠火煨熟,去其臭气;以紫背浮萍同煮过,消其火毒;以皂荚汤淘之,去其黑浆。一法:打碎,以绢袋盛,用无灰酒煮三伏时用。又硝石能化硫为水,以竹筒盛硫埋马粪中一月亦成水,名硫黄液。”在几百年前,人们对物理成分和化学反应尚无研究,《本草纲目》所采用的物理、化学方法无怪乎能引起国外科学家惊叹,被称之为“东方药学巨典。”

《本草纲目》被译成英、法、日等多种文字,广为流传,享誉世界。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对这部古代药学巨著赞赏不已,称之为“中国的百科全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