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利玛窦和徐光启

利玛窦和徐光启

时间:2022-05-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利玛窦和徐光启沟通中西文化:利玛窦和徐光启16世纪中叶,欧洲的殖民者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沿海地区,接着西方的传教士也纷纷来华传教,人们普遍认为他们不过是殖民者的帮凶,这话不假,他们除传播宗教外,有不少人调查中国物产,绘制中国地图,为殖民者侵略中国服务。曾与利玛窦合作的徐光启,字玄扈,松江府上海县人。

利玛窦和徐光启

沟通中西文化:利玛窦和徐光启

16世纪中叶,欧洲的殖民者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沿海地区,接着西方的传教士也纷纷来华传教,人们普遍认为他们不过是殖民者的帮凶,这话不假,他们除传播宗教外,有不少人调查中国物产,绘制中国地图,为殖民者侵略中国服务。但是,在这些传教士中,也有为沟通中西文化作出积极贡献的,如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就是其中的杰出人士。他学汉语,穿儒服,与中国士大夫交往,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通。

利玛窦热衷于中西文化交流。一方面,他积极介绍西方的天文、地理、历法、数学科学知识,他还有一些热心引进西方科技知识的中国朋友和合作者,其中最杰出的如徐光启(1562—1633),他是一位科学家,又精通外语,翻译了不少科技著作。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介绍了平面几何的系统理论,把点、线、面、角等新鲜术语及其含义第一次介绍给中国人,大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几何学的内容。利玛窦还与李之藻合写了《乾坤体义》和《同文算指》。前者介绍了西方的天文知识,讲解了日食、月食等形成的原理;后者介绍了算术知识,引入了中国以前所没有的西洋笔算法。这些,对传播西方自然科学起到一定的启蒙作用。另一方面,利玛窦还是把孔子儒家思想介绍给西方国家的第一人。万历二十一年(1593),他把“四书”译成了拉丁文寄回意大利出版,引起了西方人的“中国兴趣”,使他们重新研究中国,认识中国。

天启六年(1626),比利时传教士金尼阁受利玛窦影响,又把“五经”译成拉丁文,在杭州出版。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推崇儒家思想,是推行自然法则的典范,他也被人们称为“欧洲的孔子”。伏尔泰对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作了公正的评价:“全世界各族中,唯有他们的史籍持续不断地记下了日食和星球的交会,我们的天文学家验证他们的计算后惊奇地发现,几乎所有的记载都真实可信。”

曾与利玛窦合作的徐光启,字玄扈,松江府上海县人。他处于明末中外交流日趋频繁的时期,不仅精通外语,还是一位具有广博知识的科学家,他兴趣广泛,对天文、地理、物理、历算、水利、农桑、测量等诸多方面的新知识都有所研究,还把一些国外的科学知识介绍到中国来。他的突出贡献是对农业的研究,他所撰写的《农政全书》就是他研究的成果。该书不仅保存中国历代农业科学的丰富资料,而且反映了当时农业科学的发展水平。书中对土壤、水利、施肥、选种、播种、果木嫁接、植桑养蚕,以及农业技术和工具等诸多方面都作了详尽、科学的记录,尤其是对番薯、棉花的种植技术作了重点介绍,甚至扩展到对其经营方法的介绍。书中闪烁着作者开放的新思想的光辉,他反对传统的“风土论”,主张“人定胜天”,认为只要钻研技术,勇于试验,在北方的土地上也可以种稻,在薄脊的土壤中也可以种棉,主张通过科学实验后向广大农民推广,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在这种新思想指导下,《农政全书》达到了当时世界农业科学的先进水平。该书既是中国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徐光启身体力行进行科学实验的结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