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校内技能考核的若干思考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校内技能考核的若干思考

时间:2022-02-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加强高职院校校内技能考核的若干思考自从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发布后,我国的高职教育已从外延扩张,切实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笔者拟从能力本位的理念出发,着重论述高职学生校内技能“驾证式”考核。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校内技能考核的若干思考

自从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发布后,我国的高职教育已从外延扩张,切实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各高职院校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加大了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不容忽视的是,我们在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上,尤其是对高职学生的校内成绩考核上,几乎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笔者拟从能力本位的理念出发,着重论述高职学生校内技能“驾证式”考核。

一、校内技能“驾证式”考核特征的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校内成绩还普遍实现传统考核方式,即“一张试卷定成绩”。这种考核方式虽然系统,能反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但缺乏对学生能力的考核,不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能力掌握的实际情况。而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倡导教学做一体化,其对实践技能的要求较之本科教育更突出。因此,高职院校校内成绩考核必须改革,必须加强对技能的考核,突出能力本位。

推行高职校内技能“驾证式”考核,是高职院校校内成绩考核的必然选择。所谓校内技能“驾证式”考核,即“理论+实践技能”考核。这种考核方式就像“考驾照”,先要考驾驶的基本理论(应知),其次在理论基础上必须要通过驾驶能力考试,如移库、场考、路考等(应会)。职业教育与驾驶证考试有着某些相通之处,一并考核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融“应知”、“应会”于一体,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校内技能“驾证式”考核中,理论考核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增大应用能力考核所占的比重,着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技能考核以面向工作过程、岗位技能需求为依据,结合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考试内容,全面设计落实学生的能力考核项目。通过“驾证式”考核,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与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接轨,为用人单位录用人才提供公正、客观、科学的职业技能评价依据,从而有力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学生校内技能“驾证式”考核具有以下特征:

(一)考核内容突出“能力本位”

高职校内技能“驾证式”考核的内容,在重视理论知识考核的基础上,更突出动手能力的考核,把专业岗位必须具备的“应会”单独放在一个单元进行考核。如我院建筑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在校内成绩考核时,在理论知识考核的基础上,还进行识图实际考核。又如《公共建筑装饰设计》课程,以办公室空间设计和餐饮空间设计为能力考核内容,占总成绩的70%。这样的考核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考核重视理论轻视甚至忽略动手能力的弊病,突出了动手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能力本位”的特征。

(二)考核主体的多样性

教学质量评价是评价主体主观能动的过程。不同的评价主体站在不同的立场以不同的视角对教学进行评价。评价主体选择及其所处的地位直接决定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形式及其与价值标准的适应性。作为教学质量评价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校内成绩考核,在传统考核方式中,往往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出一份试卷,考学生;一个成绩批改出来,就评定了其学习成绩的优劣。而在校内技能“驾证式”考核中,其技能部分的考核,考核的主体,除了教师,还可以是企业的师傅,甚至是学生自己。考核主体的多样性,可以保证考核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三)考核方式的“双元制”

校内技能考核,必须实行“应知”和“应会”双单元考核。“应知”考核采用试卷考试,基本遵照传统的考核方式。“应会”则根据课程特点,可以是实际上机、现场操作等实战考核,可以是情景式模拟实战考核,也可以实际作业。这样的考核方式,调动了学生学技能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有利于准确反映那些不擅长卷面答卷,而动手能力却较强的学生的真实成绩。这符合高职学生的特征,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四)考核结果的综合化

实行校内技能考核“驾证式”考核后,学生的期末成绩不再只是一个卷面分数,更重要的还有其技能考核分数。如我院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在成绩评定时,理论考试只占30%,技能考核却占了70%。考核结果的综合化,更准确地反映了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的真实的学习情况,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发生,为用人单位提供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学生实际学习成绩。

二、加强学生校内技能考核是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由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所决定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即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规格,决定了高职教育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即教学评价方式,必须突出技能,坚持以能力为本位。

为此,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推行校内技能“驾证式”考核,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和要求。

(二)企业对高职教育的必然要求

目前,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世界品牌。但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要与德国、日本比拼质量,必须培养出新一代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在这里,高素质是第一位的,但没有高技能,也就不能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企业之所以要把高素质放在首位,是因为在企业里培养技能比在学校培养技能容易,而对素质的培养却是与学校不能相比拟的。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高素质的同时,也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惟其如此,培养出来学生才能受企业的欢迎。校内技能“驾证式”考核,以能力为本位,突出技能考核,从教学评价这个教学环节上,保证了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有企业岗位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从而真正做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三)高职院校提高育人质量的必然选择

教育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自2005年以来,我国的高职院校已全面转向内涵建设,育人质量普遍有了提高。校内技能“驾证式”考核,更突出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由此,毕业生就会更加受到企业欢迎。如我院实行“驾证式”考核后,学院教学质量显著提高,2006—2009年,学生在全国全省举行的各类技能大赛中共获得近50个大奖,就业率连续4年居浙江省同类学校前茅。

三、校内技能成绩考核要点

校内成绩实行“驾证式”考核,要把握以下三个要点。

(一)根据岗位需求科学设置技能考核内容

根据岗位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及课程目标,是职业教学的根本要求和特色。高职学生校内成绩的“驾证式”考核内容,必须按照岗位需求来确定。以《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

表1 岗位需求及校内技能考核要点

(二)根据课程培养目标确定“应知”与“应会”的权重

校内技能“驾证式”考核的第二个环节,必须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来确定“应知”与“应会”的权重。以《桥梁工程》课程为例:

表2 《桥梁工程》课程目标

表3 “应知”与“应会”权重

表4 图纸抄绘评分标准

(三)让企业充分参与考核

校内技能“驾证式”考核尽管是学生校内成绩考核,但也必须充分吸收企业参与考核。要充分吸收企业兼职教师、企业技术师傅参与校内技能考核的内容、重点、权重的设置,让他们做评委,现场考核学生的技能成绩,从而进一步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总之,推行校内技能“驾证式”考核,是符合高职教育的本质和培养目标要求的,是推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不可或缺的环节,是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所必须实行的考核方式,必须引起广大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首珩.高职学院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5,(1).

[2]任君庆.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评价体系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资料汇编[Z].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发于《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