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用人第二十七(第二十七篇

用人第二十七(第二十七篇

时间:2022-02-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7.1 闻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而明赏罚。故内无伏怨之乱,外无马服之患④。争讼止,技长立,则强弱不觳力⑤,冰炭不合形⑥。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因有战功被封为马服君。故上居明而少怒,下尽忠而少罪。所以君主处在明智的境地而很少发怒,臣下竭尽忠诚而很少犯罪。君人者不轻爵禄,不易富贵,不可与救危国。故明主除人臣之所苦,而立人主之所乐。

27.1 闻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而明赏罚。循天,则用力寡而功立;顺人,则刑罚省而令行;明赏罚,则伯夷、盗跖不乱。如此,则白黑分矣。治国之臣,效功于国以履位,见能于官以受职,尽力于权衡以任事。人臣皆宜其能,胜其官,轻其任,而莫怀余力于心,莫负兼官之责于君。故内无伏怨之乱,外无马服之患。明君使事不相干,故莫讼;使士不兼官,故技长;使人不同功,故莫争。争讼止,技长立,则强弱不觳力,冰炭不合形。天下莫得相伤,治之至也。

【注释】

①伯夷:见11.5注。盗跖:见26.2注。②见:同“现”。③权衡:秤,比喻法度。④马服:战国时赵地,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北。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因有战功被封为马服君。这里是指赵奢的儿子赵括。马服之患:公元前260年,秦将白起攻赵,与赵军战于长平(在今山西省高平市),赵王中了秦的反间计,任用喜欢纸上谈兵而无实战经验的赵括为大将,以代廉颇,结果赵军四十余万被全歼,赵括被箭射死。⑤觳(jué):通“角”。⑥形:通“型”。

【译文】

听说古代善于使用臣子的人,一定遵循着自然的规律,顺应着世道人情,而且严格又明确地实行赏罚。遵循了自然的规律,那么使用的气力虽然很少,而功业却可以建立起来;顺应了世道人情,那么刑罚虽然简省,而法令却可以推行;严格而又明确地实行赏罚,那么伯夷似的清廉之士与盗跖般的贪婪之徒就不会混淆了。像这样,那么是非黑白就分明了。治理得好的国家中的臣子,都是因为给国家作出了成绩才获得官位的,都是因为在官位上表现出了才能才得到职务的,都是因为在法度的规定之中尽了力才担任职事的。臣下都能够处在适宜的岗位上得心应手地发挥自己的才能,胜任自己的官职,觉得自己的负担很轻松,而又没有谁在心里想留下一点力量,也没有谁对君主负有兼任其他职务的责任。所以君主在国内没有因为臣民潜藏在心底的怨恨而造成的祸乱,在国外没有因为臣下不称职而造成的赵括似的祸患。英明的君主使臣下的职事互不干涉,所以没有人再会争辩诉讼;使臣子不兼任其他职务,所以各人的本领就能长进;使人们不去建立同样的功劳,所以没有人再会竞争抢夺。竞抢争辩的事情止息了,本领长进的趋势确立了,那么强者和弱者就不会再去较量力量的大小,就像冰和炭不再同时放在一个容器里因而不发生冲突一样。天下没有人能互相伤害,这是治国的最高境界啊。

27.2 释法术而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废尺寸而差短长,王尔不能半中。使中主守法术,拙匠守规矩尺寸,则万不失矣。君人者能去贤巧之所不能,守中拙之所万不失,则人力尽而功名立。

【注释】

①度(duó):揣测。②奚仲:夏朝人,善于造车,曾任车正(掌管车服诸事的官)。③差(cī):区别。④王尔:古代巧匠。中(zhònɡ):符合。

【译文】

抛弃了法术凭主观的想法来治理政事,即使像尧那样的贤君也不能治理好一个诸侯国;丢掉了圆规角尺而胡乱地凭主观意念来揣测,就是奚仲那样的造车专家也不能造成一个车轮;废除了尺度而辨别长短,就是王尔这样的巧匠也不能命中一半。使中等才能的君主掌握住法术来治国,使笨拙的工匠遵照圆规角尺及尺度来做工,那就万无一失了。统治民众的君主如果能够抛弃贤君、巧匠也不能成功的那种凭主观意念来办事的方法,而奉行中等才能的君主、笨拙的工匠都能万无一失的那种利用法术、规矩来办事的方法,那么臣民的力量就会被充分地发挥出来而自己的功业和名望也就能建立起来了。

27.3 明主立可为之赏,设可避之罚。故贤者劝赏而不见子胥之祸,不肖者少罪而不见伛剖背,盲者处平而不遇深溪,愚者守静而不陷险危。如此,则上下之恩结矣。古之人曰:“其心难知,喜怒难中也。”故以表示目,以鼓语耳,以法教心。君人者释三易之数而行一难知之心,如此,则怒积于上而怨积于下。以积怒而御积怨,则两危矣。

【注释】

①子胥:见3.2注。②伛:驼背。伛剖背:事见25.5。③表:用木头制成的标记。

【译文】

英明的君主设立臣民能够争取到的奖赏,设立臣民能够避免的刑罚。所以,德才好的人能够受到奖赏的鼓励而不会遇到伍子胥那样的灾祸,德才不好的人也能够少犯罪而不会碰上像驼背的人被剖开背部那种无辜受刑的不幸,瞎子待在平地上就不会遇到深峻的山谷,愚笨的人保持安静就不会陷入危险的境地。像这样,那么君臣上下之间的恩情就结成了。古代的人说:“人的心计是难以了解的,人的喜怒是难以猜中的。”所以用标志来提示眼睛,用战鼓来呼唤耳朵,用法令来训导人心。统治人民的君主放弃以上三种容易实行的方法而运用一种使人难以了解的心计,像这样,那么在君主一方就会积聚起愤怒,在臣下一方就会积聚起怨恨。以积聚了愤怒的君主来统治积聚了怨恨的臣子,那么君臣双方就都危险了。

27.4 明主之表易见,故约立;其教易知,故言用;其法易为,故令行。三者立而上无私心,则下得循法而治,望表而动,随绳而斫,因攒而缝。如此,则上无私威之毒,而下无愚拙之诛。故上居明而少怒,下尽忠而少罪。

【注释】

【译文】

英明君主的标准容易看清,所以他的约定能够确立在人们心中;他的教导容易理解,所以他的言论能够被人们运用;他的法制容易做到,所以他的命令能够贯彻执行。这三种情况确立了,而君主又没有什么个人的心计,那么臣下就可以遵照法令来治理政事,这就好像是看着标志来行动,随着墨线来砍削,根据裁剪来缝纫。像这样的话,那么君主就不会有滥用个人威势而给臣民所造成的毒害,而臣民也不会有因为愚蠢笨拙而受到的处罚。所以君主处在明智的境地而很少发怒,臣下竭尽忠诚而很少犯罪。

27.5 闻之曰:“举事无患者,尧不得也。”而世未尝无事也。君人者不轻爵禄,不易富贵,不可与救危国。故明主厉廉耻,招仁义。昔者介子推无爵禄而义随文公,不忍口腹而仁割其肌,故人主结其德,书图著其名。人主乐乎使人以公尽力,而苦乎以私夺威;人臣安乎以能受职,而苦乎以一负二。故明主除人臣之所苦,而立人主之所乐。上下之利,莫长于此。不察私门之内,轻虑重事;厚诛薄罪,久怨细过,长侮偷快;数以德追祸,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注释】

①厉:高,举。②招:举。③介子推:春秋时晋公子重耳的家臣,他追随重耳出亡,曾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给重耳充饥,所以以忠闻名。文公:见10.10注。④德:奖赏。追:补。

【译文】

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办事不出毛病,就是圣明的尧也做不到。”而世间从来没有什么时候是安然无事的。君主如果不能看轻爵禄、富贵而把它们赏给臣民,那就不能够团结臣民和他们一起来挽救危乱的国家。所以英明的君主推崇廉耻,提倡仁义。从前介子推没有爵位俸禄而凭着道义追随晋文公出逃,在途中不忍心让文公饿肚子而凭着仁爱之心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给文公充饥,所以君主铭记他的德行,图书上著录他的名字。君主乐于使臣下为了国家和君主的利益使尽全力,而苦于被臣下为了私门和个人的利益夺去威权;臣下安于凭才能接受职务,而苦于拿自己一个人去担任两种职务。所以英明的君主去除臣下所苦恼的事,而树立君主所乐意的事。君臣上下的利益,没有比这个更长远的了。不审察大臣在家门之内的阴谋活动,轻率地考虑决定重大的事情;过重地处罚犯轻罪的人,长期地怨恨臣下的小过错,经常侮弄臣下来苟且取得一时的快乐;屡次用赏赐来补偿自己给臣民所造成的灾难,这就像砍断了别人的手臂又用玉去给他接上一样;所以世间有君主被臣下取而代之的祸患。

27.6 人主立难为而罪不及,则私怨生;人臣失所长而奉难给,则伏怨结。劳苦不抚循,忧悲不哀怜;喜则誉小人,贤不肖俱赏;怒则毁君子,使伯夷与盗跖俱辱;故臣有叛主。

【注释】

①奉:供奉。给:足,指力量足够。

【译文】

君主设立了难以做到的法律标准,然后去处罚那些没有达到标准的臣子,那么臣子私下的怨恨就会产生;臣子失去了他们所擅长的工作而去从事难以胜任的职事,那么臣子内心的怨恨就会积聚。君主对臣子的劳累辛苦不安抚慰问,对臣子的忧虑悲哀不同情怜悯;高兴的时候就连没有德行的小人都加以称赞,对德才好的人和不好的人都加以赏赐;发怒的时候就连德行高尚的君子都加以诋毁,使伯夷似的清廉之士和盗跖般的贪婪之人都受到侮辱;所以臣子有背叛君主的。

27.7 使燕王内憎其民而外爱鲁人,则燕不用而鲁不附。民见憎,不能尽力而务功;鲁见说,而不能离死命而亲他主。如此,则人臣为隙穴,而人主独立。以隙穴之臣而事独立之主,此之谓危殆。

【注释】

①说:通“悦”。②隙穴:墙上的缝隙孔洞,比喻隐患。

【译文】

假如燕王对内憎恨自己国家的民众而对外喜爱鲁国人,那么燕国人就不会听他役使而鲁国人也不会依附他。燕国的民众被憎恨,就不可能使尽全力来从事工作;鲁国人被喜爱,但不能不顾丧生的危险去亲近别国的君主。像这样的话,那么臣子就会成为墙上的缝隙孔洞似的隐患,而君主就会孤立。用成了隐患的臣子来侍奉孤立的君主,这就叫做危险。

27.8 释仪的而妄发,虽中小不巧;释法制而妄怒,虽杀戮而奸人不恐;罪生甲,祸归乙,伏怨乃结。故至治之国,有赏罚而无喜怒,故圣人极;有刑法而死,无螫毒,故奸人服;发矢中的,赏罚当符,故尧复生,羿复立。如此,则上无殷、夏之患,下无比干之祸,君高枕而臣乐业,道蔽天地,德极万世矣。

【注释】

①极:指极智力于法制。②螫(shì):怒。③羿:见26.3及其注。④比干:见3.2注。

【译文】

丢掉了箭靶而胡乱地射箭,即使射中了很小的东西,也不能算技术高超;抛弃了法律制度而胡乱地发怒,即使屠杀刑戮,邪恶的坏人也不会恐惧;罪行产生于张三,处罚却落到李四头上,那么人们心头的怨恨就会积聚。所以治理得最好的国家,有赏罚的法规而不凭君主的喜怒来办事,所以圣明的法术之士能够尽心竭力地奉行法制;有因为触犯了刑法而被杀死的,没有因为君主的愤怒而造成的毒害,所以邪恶的坏人也就被慑服了;射箭能够射中箭靶,赏罚能够符合法制,所以就像圣明的君主尧复活了,就像神箭手羿再生了。像这样的话,那么君主就没有商纣王、夏桀那样被灭亡的灾难,臣下也没有比干那样被剖心的祸患,君主高枕无忧而臣下安居乐业,治国的原则就能普遍地实行于天下,恩德就能流传千秋万代了。

27.9 夫人主不塞隙穴而劳力于赭垩,暴雨疾风必坏。不去眉睫之祸而慕贲、育之死,不谨萧墙之患而固金城于远境,不用近贤之谋而外结万乘之交于千里,飘风一旦起,则贲、育不及救,而外交不及至,祸莫大于此。当今之世,为人主忠计者,必无使燕王说鲁人,无使近世慕贤于古,无思越人以救中国溺者。如此,则上下亲,内功立,外名成。

【注释】

①赭(zhě):红土。垩(è):白土。赭垩:泛指涂料,这里用作动词。②贲、育:见24.2注。③萧墙:宫室门内用以分隔内外的当门小墙。④飘风:即飙,旋风,此指政治风暴。

【译文】

君主不去堵塞墙上的缝隙洞穴而在粉刷墙壁方面花费力气,那么狂风暴雨来了墙壁一定会倒塌。不除去眼前的祸患而思念孟贲、夏育似的勇士来为自己卖命,不谨防内部的祸患而在远方的边境上加固那坚实的城堡,不采用附近贤能之士的计谋而在千里之远的地方向外和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结交,这样,旋风一旦刮起来,那么孟贲、夏育似的勇士来不及援救,而国外的同盟者来不及赶来,灾祸没有比这种舍近求远所酿成的恶果更大的了。在现在这个时代,为君主忠心谋划的人,一定不要使自己的君主像燕王爱鲁国人那样去爱别国的人,不要使近代的君主去仰慕古代的贤能之人,不要考虑用那些虽然善于游泳但地处边远的越国人来援救中原地区的落水者。像这样,那么君主和臣下就能互相亲近,在国内功业可以建立,在国外名声可以成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