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隔”与“不隔”

“隔”与“不隔”

时间:2022-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要问“隔”与“不隔”的区别,可以这样说:陶渊明、谢灵运的诗不隔,颜延之的就稍微有些隔。怎么来理解“隔”与“不隔”呢?例如,有人认为“不隔”只能来解释明显的、一望可知的文艺,无法解释隐晦的、精深致远的文艺,其实这就是误会了“不隔”。

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阕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二月三月,千里万里,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白石《翠楼吟》:“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便是不隔;至“酒祓清愁,花销英气”,则隔矣。然南宋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自有深浅厚薄之别。

注 释

①二月三月,千里万里: 应为“千里万里,二月三月”,此处为静安先生误记。

词 解

要问“隔”与“不隔”的区别,可以这样说:陶渊明、谢灵运的诗不隔,颜延之的就稍微有些隔。苏轼的诗不隔,黄庭坚的诗就稍微有些隔。“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句,妙处就在不隔。词也是这样。就以同一个人的同一首词来说,如欧阳修《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阕:“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二月三月,千里万里,行色苦愁人。”每句话都仿佛就在目前,便是不隔;等到“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就隔了。姜夔《翠楼吟》:“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便是不隔;到“酒祓清愁,花销英气”就隔了。然而,即使南宋词不隔处,比之前人,也有深浅厚薄之别。

评 析

“隔”并非是朦胧感,朦胧也是一种非常美丽的意境;“隔”也不是含蓄,含蓄也是一种很高明的表达方式;“不隔”也并非没有半点修饰的赤裸表达,那样显得过于拙劣;“不隔”也并非是一眼望穿,过于直白。

那么怎样来判断“隔”与“不隔”呢?静安先生给出了标准,陶渊明与谢灵运的诗是不隔,颜延之的诗是隔。苏轼的词不隔,黄庭坚的词有一些隔的感觉。我们现在来看他所举的例子:

登池上楼

谢灵运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沈。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占,无闷征在今。

昔昔盐

薛道衡

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

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

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

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

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

盘龙随镜隐,彩凤逐帷低。

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

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

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

“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这两句,妙处在于不隔,春草在池塘中生长,是非常自然的表述,一种自然而然而又欣喜于春天来临变化的情感暗含于诗句中,契合得天衣无缝。“空梁落燕泥”,梁上空空荡荡,连燕子窝中的泥巴都干裂得落下,说明连燕子都许久没有归巢了,以间接描写来描绘出一派荒芜颓废的景象。

●叹芳草、萋萋千里

极目远眺,只见芳草萋萋,绵延千里,此刻孤身一人的寂寥只有自己知道,西山之外,黄昏时刻,一轮秋雨停歇后,天空终于露出真容。

所谓“不隔”,可以看作是诗人用描述语构建意象,景物宛然近在眼前,情韵自然浮现,一切仿佛天成;诗人若用修饰语,令人费一层思量,便是“隔”了,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短短两句就把作者所要传达的春天的气息都写出来了,让我们感觉如在眼前的春水春草、莺歌燕舞;“谢家池上,江淹浦畔”也是写春草的,其中化用了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和江淹的名篇《别赋》中的“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没有相当文学功底的人是无法领略其含义的,故而称之为“隔”,这里其实暗合了前面文论中的“词忌用替代字”的观点。

还有另一种形式的“隔”是在前面论述姜夔的时候提出的,认为其词“有隔雾看花之恨”,这里其实是要分开讨论的,如果雾气笼罩弥漫而不能看到花,当然是不好的,这种情况可以称为“隔”,而如果花前笼罩了一层薄薄的轻雾,则花就平添了种别样的情致,因而这种“朦胧之隔”并不一定是坏事。

接下来,先生还分别举了欧阳修与姜夔的一首词来进一步说明这一问题:

少年游

欧阳修

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先生所赞赏的句子“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就是“不隔”的句子,写景的句子中暗含了观景的人。碧空晴朗,白云连天,正是行人远行的天气,也因此别有一番离愁在心头,因此才有了期盼与远行之人相会的念头,但事与愿违,只有行色匆匆的愁苦过客。到此为止是《少年游》的上阕,这一部分直抒胸臆,一气呵成,是为“不隔”。

下阕欧阳修使用了典故,先生就认为是隔了,“谢家池上”是源自于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的诗句;“江淹浦畔”是源自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诗句。欧阳修借用前人诗句来代写春草,借用他人之情表达自身之意,表达上比较曲折,也就是先生所说的“隔”。

接下来又以姜夔的《翠楼吟》为例:

翠楼吟

姜夔

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层楼高峙。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人姝丽,粉香吹下,夜寒风细。

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

分析的重点在于下阕,“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羡慕词仙与云朵、黄鹤为伍的悠闲雅致,自己却感到忧愁,只能眼望着凄凄荒草慨叹,这是直抒胸臆,是为“不隔”。但后面“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前面愁情已经充塞胸臆,后面却又以酒消愁,两处愁情没有增强表达之功,只有突兀之感,情绪的表达与宣泄不够自然,因此有隔,也正因为如此,先生认为北宋词深厚、南宋词浅薄。

●江滨梅

怎么来理解“隔”与“不隔”呢?钱钟书先生认为:成功的文艺作品,按照“不隔”来说,我们阅读时应当像我们亲身所经历过一样,我们在这里只是注重经历过,而经历的性质如何,就跟“不隔”无关,这是很多人所误解的地方。例如,有人认为“不隔”只能来解释明显的、一望可知的文艺,无法解释隐晦的、精深致远的文艺,其实这就是误会了“不隔”。“不隔”并非是一桩事物,也不是一种境界,而是一种状态,一种透明而洞彻的状态——“纯洁的空明”,犹如身处光天化日;在这种状态下,作者所描写的事物与境界以无遮隐的状态暴露在读者面前,作者艺术水准的高下,全看他是否有本领来拨开云雾见青天,造就这个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