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所得税准则》的新规定

《所得税准则》的新规定

时间:2022-12-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准则体系中的《所得税准则》,首次正式单独把所得税作为一项会计准则。所得税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强调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并规定,在税率发生变动时,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调整。所得税准则规定,暂时性差异包括应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第三节 《所得税准则》的新规定

《所得税准则》的新亮点就是明确规定了我国执行新会计准则以后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所得税会计就是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及其附注为依据,结合相关账簿资料,解析计算各项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通过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从而确定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所得税会计的关键在于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一经确定,即可计算暂时性差异并在此基础上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及递延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准则》共6章25条,其主要发生的新变化与相关的新规范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在本准则发布以前,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体现在《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和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等文件中。新准则体系中的《所得税准则》,首次正式单独把所得税作为一项会计准则。

2.要求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原规定要求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又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本准则要求企业只能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而不是原来的损益表债务法。损益表债务法注重时间性差异,可计算对当期的影响,不能直接反映对未来的影响;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来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注重暂时性差异,可直接得出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能直接反映对未来的影响。所得税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强调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并规定,在税率发生变动时,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调整。

3.用暂时性差异取代时间性差异。用暂时性差异取代时间性差异,是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结果,也是与《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趋同的结果。暂时性差异是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时间性差异是指在一个期间产生而在以后的一个或多个期间转回的应税利润(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利润之间的差额。所有的时间性差异均是暂时性差异,但某些暂时性差异并非时间性差异。

所得税准则规定,暂时性差异包括应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前者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后者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对于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即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的处理如表8-3所示。

表8-3 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处理方法

4.科目设置不同。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时间性差异产生的纳税影响通过“递延税款”科目核算。但在本准则下,暂时性差异产生的纳税影响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核算。

5.要求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所得税准则》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在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记的金额应当转回。

有关所得税准则中的一些主要变化可归纳如表8-4所示。

表8-4 所得税准则的主要变化

续表

学习《所得税准则》应当掌握好以下一些重要的概念与主要内容,现归纳列示如图8-1。

图8-1 《所得税准则》内容要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