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育成高产优质西新不育系

育成高产优质西新不育系

时间:2022-11-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生产需要和市场需求,广西博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博B、博ⅡB与广西水稻研究所的秋B进行有性杂交育成了新不育系西A,其除了直链淀粉含量等级为三级以外,其他米质指标均为一级。1998年早造,广西博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博B为母本,以广西水稻研究所育成的秋B作父本进行杂交制保,试图选育一个比博A、秋A更为理想的不育系,以改善感光型杂交水稻的米质、产量、种子外观、抗逆性等。

根据生产需要和市场需求,广西博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博B、博ⅡB与广西水稻研究所的秋B进行有性杂交育成了新不育系西A,其除了直链淀粉含量等级为三级以外,其他米质指标均为一级。所配的组合西优2号于2008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米质指标达食用一级。

1. 西A的选育过程

1998年早造,广西博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博B为母本,以广西水稻研究所育成的秋B作父本进行杂交制保,试图选育一个比博A、秋A更为理想的不育系,以改善感光型杂交水稻的米质、产量、种子外观、抗逆性等。其F2代谷粒较小、外稃开裂、分离性状不能满足目标要求。为进一步加大群体基本聚合量,提供更大的选择机会, 1999年早造选用博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的中间材料(双博Ⅱ秋B)再次杂交制保。2001年早造选至复交F4代时,观察后代表现为谷粒长度不明显改变,米质等方面均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当造用其后代优良株系作母本,用中间材料(双博Ⅱ秋/秋Ⅱ博ⅢB)作父本,再次杂交,试图将博ⅢB的优良性状导入,通过基因重组、聚合,分离出较为理想的材料。2002年晚造种植至F3代,分别用秋A、博A、博ⅡA转育,目的是为了观察其后代育性及组合测配是否表现出感光性,确定材料选择方向,减少盲目性,加快目标性状选育进程。

2003年早造一边转育一边对保持系进行筛选。转育至2004年早造B2F1,用其部分进行组合测配,观察其目标性状优劣。结果发现用秋A转育的不育系测配的组合在米粒长宽比、穗粒数等性状表现较为理想,由此确定用秋A转育的不育系作为转育后代,定名西A,相应的保持系为西B。

2005年早造用转育第四代的西A进行测配,用广西博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R815、R859、R167、R273、R2号(978)、R5012、2531025×63、R880、R998等恢复系作父本,其中R2号(978)配组的西优2号参加了2006~2007年广西区试。2008年西优3号被推荐至全国区试。此时西A、西B整齐一致,其系谱如下。

2. 西A的特征特性

西A株高为76 cm,株型集散适中,茎秆粗壮,叶色淡绿,分蘖力中等,剑叶角度小,叶鞘、叶枕、稃尖为紫色、柱头为紫红色;每穗粒数为150~170粒,千粒重为 19 g,穗长为21~22 cm。西A在博白县种植早稻于3月初播种,主茎叶片数为13~14叶,晚造于7月中旬播种,播始历期为70天。西A柱头外露率达80%,繁制种异交结实率达50%以上,不育度和不育株率达100%,脱粒性适中。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西A糙米率为83.9%,精米率为26.2%,整精米率为68.0%,米粒长为6.5 mm且米粒长宽比为3.0,垩白粒率为9%,垩白度为1.1%,透明度为1级,消碱值为6.2,胶稠度为71 mm,直链淀粉含量为22.5%,蛋白质含量为10.0%,米质综合评价符合国家食用优质三级标准。

3. 西A的测配组合情况

(1)西优2号

西优2号是博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5年早造用西A与自选育的恢复系R2号(广恢998×977)配组育成。该组合于2005年晚造参加该所试验,亩产567.5 kg,比对照博优253(亩产495.5 kg)增产14.6%;2006~2007年连续参加广西区试,产量及其他主要指标达到广西品种审定标准。

(2)西优3号

西优3号博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西A与恢复系R983(测647×桂99)配组而成。该组合于2005~2006年在博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亩产分别为521 kg、542 kg;2007年参加广西区试,亩产493.25 kg,比对照组合博优253增产3.99%。西优3号生育期为119.6天,比对照品种多1天;株高为117.4 cm,亩有效穗数为16万,平均每穗总粒数为157.8粒,结实率为85.6%,千粒重为24.9 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