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育教育的新机制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新机制

德育教育的新机制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新机制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我们的研究还将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也将是一个不懈探索与追求的过程。对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行为偏差、心理偏常、学习有困难的“问题学生”实行帮教,完善预控生档案,开展“问题学生”行为、心理的调适和矫治工作。教务处对教学过程、教学质量予以全面全程的监控。加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沟通,形成三年内稳定的合作关系,落实责任目标。

回归主流——我们不渝的追求

在考察、研究、探索和实践了美育之于我们的教育的作用、意义与途径后,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教育中的审美过程既是一个同化过程,也是一个建构过程。这里的同化,即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纳入和改造其能够接受的信息的过程,从而扩大和改变其审美心理结构,并以宽容的心态接纳学校的审美文化;这里的建构,即指学生的审美价值观的树立不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价值观灌输的结果,而是一个长期不断持续建构的过程,一个不断改变、调整、巩固审美价值观的过程。正因审美价值观是这样一个持续建构的过程,我们必须让我们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与开放的审美文化进行交往,与无限的生活形态进行对话,唯有这样,美育过程中建构的价值观才能真正与学生同在,才能真正化为学生身上的一种正能量。

为此,我们的研究还将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也将是一个不懈探索与追求的过程。营造“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的人文环境一直是学校文化追求的目标。我们的研究正是契合了这一目标,立足美育,以师生的生命成长为发展理念,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出发点和归宿。

一、完善德育体系促进德育工作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学校将确保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坚持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思想建立德育体系,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格局,强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观;牢固树立以学生为德育主体对象,以教师为德育辅助对象的观念,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发展意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励教师成为育人的专家;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亲身体验,逐步得到感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提升个人素质。针对问题学生的实际,牢牢把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主题,树魂立根,把法制教育、道德教育青春期教育贯穿在德育工作的全过程,把心理调适,个体矫正渗透在德育工作的各个领域,使我们的教育转化工作向“问题学生”家庭延伸,努力探索和构建新时期工读德育教育的新机制,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

学校将继续完善学校的德育体系和课程体系,按年级分解目标,分年份完成目标。学校的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是德育的重点,为此,我们还将继续认真完善和落实学校学生行规奖惩制度,把行规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学生,有行规监督员检查提醒,各班绘制“行为规范曲线图表”,班级日志、每日讲评及时总结,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进一步完善德育测评档案制度和定期的班务会议制度,由班主任主持,全体任课教师参与,共同分析研究学生的思想状况,针对特例制订重点帮扶计划。通过班会课、时政课、专题课程、班集体文化建设课程、社会实践活动等培养师德师风过硬的模范教师;培养乐于和善于育人,精于育人之道的自主实践和合作育人的创新型教师;培养具有反思、探究能力的科研型教师;培养身心健康,富有个性,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充满人文精神和合作精神的学生。

班主任、任课教师、后勤都应参与到学生谈话、主题班会、心理咨询、家访中,不断完善全员教师参与管理和教育的体系,发挥各角度育人的最优效果;完善《学生成长档案》,促进学生个性特色发展,规范学生做人、处事标准,养成良好的习惯;完善《团员档案手册》,记录团员成长历程和违纪表现;发动团员拓展系列社团,并开展有效的工作,丰富校园生活;完善团组织对团员的监督机制和对违纪团员、惩戒教育制度。

加强基地建设,发挥育人的辐射功能。学校教育在从管理育人向服务育人、课程育人转变过程中,家庭教育还将继续逐步培训家长,提高家长育人水平,发挥家校合作育人的功能。社会教育加强普法教育、安全教育,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优势,完善“三位一体”协作、互助教育的网络。学校将会继续做好职业教育工作,稳妥安排好高三学生的就业和新一届学生的招生工作,进一步拓宽学校功能,提高学校知名度。

继续巩固发展闸北区综合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预控的三级网络,积极向区域职业高中延伸,开展校外帮教活动,把闸北区未成年学生犯罪率控制在上海市规定的标准内。对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行为偏差、心理偏常、学习有困难的“问题学生”实行帮教,完善预控生档案,开展“问题学生”行为、心理的调适和矫治工作。继续做好专题研究工作,每月出一期预控生帮教情况的简讯,积极开展“法制教育百校行活动”,发挥“指导中心”法制顾问的作用,为学校、街道、社区和家庭送教上门。

二、完善教育模式促进课堂教学

我们将继续坚持更新教育理念,加快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教学模式以更好地适应“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继续挖掘课堂美育元素,开展分层教学和课堂反思的研究,组织青年教师学习和掌握教学本领,扎根课堂;继续完善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和教育模式,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有用之才。

通过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提升常规管理质量。

1.我们将继续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一是按照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落实分层次办学思想,降低教学难度;落实《彭顺中学课堂教学常规要求》,分学科更新《彭顺中学课堂教学具体标准条例》,以此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二是完善学校对教师的《彭顺中学教师工作考核评估制度》《彭顺中学学生对任课教师满意度测评制度》,增加对教师教学过程质量考核的权重分值,正确管理和引导学生,以保证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测评更加具有真实性和公正性,引导教师敢于管理学生和善于管理学生。三是完善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质量监控实施方案》,贯彻落实任课教师对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管理体制。结合学校的实际,加大落实《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力度。校领导、分管部门领导要参与备课、听课、检查作业等主要教学环节的活动,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等形式,实施专项检查和研究。分管部门领导认真实施常规检查,重过程,重细节,强化督促检查。教务处对教学过程、教学质量予以全面全程的监控。四是建立分年级、分层次、分阶段的班级合作、年级合作,加强对学情的诊断分析,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发展。加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沟通,形成三年内稳定的合作关系,落实责任目标。

2.我们将继续狠抓常规教学环节

一是备课必须做到四个结合,即集体与个人结合,教法与学法结合,传知与培能结合,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结合。备课走小专题和小课题的研究之路,并把成果和教学资源库相结合,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精心撰写教案,按照学校教案撰写要求,做到明确教学目标、体现教改思想、理顺设计思路、重视学生活动、突出重点难点、精心安排时间、科学精要设计板书、及时进行反思。根据彭顺中学的教学实际,备课时有分层次的教学意识;另外,整合教学资源,把学科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起来,积极鼓励、倡导教师利用媒体完成教学设计。学校每年应举办公开课评比和优质课件比赛等活动并评奖。

二是教研评课需完善机制。评课需具备“六评”的意识:评教学思想、评教学目标、评教学程序、评教学方法、评教学特色、评教学效果。评课需量化,听课需记录提问次数、活动时间、学习过程的细节、学生的投入状态;评课需科学化,用数据说话;评课需规范化,不能充当老好人,应指出教学中的不足,发现教学中的优点,杜绝发言内容重复。

三是继续加强作业检查。作业标准细化,学生完成量、教师批改量都应细化,最后提高“质”。完善规范学生作业完成量(训练量)、教师批改量,两个量应科学化、规范化,作业批阅应做到有发必有收,有收必看,有看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注重及时批改,注重面批面改。鼓励教师在批语中给予学生鼓励和关爱,用批语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四是教师自修课辅导。学科自习辅导应按时到位,按时布置作业及要求,按时收齐作业。我们将继续要求教师参与其中,要求巡查学情,要求现场备课;尽量少讲课,更不准放任自流,影响其他人学习。

五是考试与试卷分析工作。教学主管部门将继续严把考试命题的审查关和质量关,调整命题策略,研究命题方案,确保考试具有公平性、准确性,成绩具有真实性,分析具有指导性。每次考试都做好试卷分析工作。试卷分析工作针对命题、学生答题情况、教学环节落实、教学措施整改做出分析总结,应通过结果来反思教学的过程。每次考试后,都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试卷作抽样分析工作,明确学情,加强反馈,加强指导学生的针对性。试卷分析工作和班级质量目标、学生学情诊断制结合起来开展。

六是进一步加强音、体、美、形、兴等课堂教育工作,加强对教师专业水平的培养,加强课堂教学的监督管理。认真研究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积极鼓励、调动教师的工作激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参加各级比赛,展示学校学生的艺术风采。

3.通过创新课堂教学的模式,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师需不断更新课堂教学观念,强化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体现师生的和谐互动。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启发学生,学生思考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量力施教”“因人施教”,低起点缓坡度。教学中巧于设问、发问。课堂教学中强化问题的设计意识,以问题带动教学。教师应投入激情,关注知识、关注过程、关注体验、关注情感、关注态度、关注价值,用我们的智慧激发学生成长,使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激情和活力。

鼓励教师课前反思,做好充分准备,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督促教师课中反思,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善于掌控学情,教学行为符合规律;倡导课后反思,发现新的教学契机,为以后改进提供方向。跳出课堂看课堂,鼓励教师读书看报,丰富人生、丰富情感、磨炼意志,提高自我综合能力。

学校为教师提供优质资源,激活教师打造精品课的意识。完善合格课、优质课、创新课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来促动精品课的打造。鼓励教师多开公开课、多评家常课,青年教师需申报合格课,中年教师需申报优质课,骨干教师需申报创新课。《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需体现学生对教师上课的满意率、知识掌握量、能力提升度,情感交融度等项目,以此全面推动教师打造精品课,并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行为,钻研教育艺术。尤其对青年教师要采取“过关制”的评价方法,如“书写关”“教案关”“科研关”等。

三、完善教师素养促进师资建设

以教师发展为本,继续以课题《美育促进问题学生回归主流的实践研究》研究的核心,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出发点,以学习型、研究型教师梯队建设为突破口,关注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总结反思能力的培养,把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一支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人文素养的群体。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学校将继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加强对年轻教师的指导和培养,促进他们的成长、成才。通过课堂教学研究和评比活动,不断地磨炼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在未来的教师发展中,学校继续发挥自培基地的作用,建好自培基地的培训纲要、培训教材和培训师资,着力打造学校的骨干教师队伍,培养工读教育的专家型教师。为此,我们将着力加强以下工作。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的人格力量,提高育人能力

将教师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纳入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中;将班级文化建设、家庭教育指导、学生心理辅导等,纳入班主任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中。以“改正职业陋习,做文化教师”为主题,开展人文教育体验活动,促进教师内涵发展。

2.注重研训一体化,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为抓手,以随堂课的教学质量为突破口,依托教师个体的智慧和教研组的集体智慧,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总结反思能力。开展以“差异性教学”为主题的教学研究,建立新的教学评价标准,营造师生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提高教师开展审美教育的能力与水平。

3.创设校本培训的平台,培养学校的骨干教师梯队

推进差异性教学、适应性教育的实施,帮助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制订发展规划,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初职教师,以教学常规和对课程标准的掌握与落实程度来严格要求,为其专业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同时,为其配备专业导师,利用师徒结对的形式,促进其专业发展。具有一定经验教师,教师成长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教师个性得到不断丰富、案例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不断丰富的过程。为此,对于这些教师,我们将要求其积极开发教育教学案例,通过其对自身经验的积极反思,累积其案例性知识,提升其教学智慧。同时,加大其公开课、交流课的力度,不断为其专业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平台。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我们将以委以重任,带教青年教师的成长、多开示范课、为其科研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以保持其在较高的专业层次持续发展。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与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到学校的发展与未来,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关系一所学校的德育水平与班级管理水平。为此,我们还将在政策、待遇上为这两支队伍建设创造条件。

4.完善多元的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

改进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完善教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师的师德素养、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科研成果、培训情况,以及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培养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考核,用评价来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整体提高。建立个性化的“教师学习和发展档案”(即成长档案)。充分依托教导处和教研组,对每一位教师制订课堂教学改进计划,明确每学期重点突破的薄弱环节,从而全面深入教改核心,着力提升课堂教学效能。学校将继续完善奖励制度,加大对教研组的考核奖励力度,以此促进教师团队的共同成长。同时,进一步完善骨干教师的评选机制,尤其要关注德育骨干教师的评选,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四、完善问题研究促进科研工作

学校坚持科研先导的办学方向,巩固发展与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建立的教育科研基地的作用,申报和开展市区新课题的研究。在《问题学生教育对策研究》《问题学生赏识教育模式研究》《美育促进问题学生回归社会主流的研究》等方向性课题的研究基础上,全面广泛地开展“问题学生”调查、“问题学生”家长调查及社会调查,汇总调查结果;教师完成个人专业研究;学校各部门就教育教学等方面探讨总结。学校还将探讨“教研组计划课题化”,把教研组活动、教学周和课堂教学研究统领到“课题化”的研究之中,要求教研组建设要根据问题制订教研目标,围绕教研目标制订教学措施计划,依据措施计划开展教研活动,并在学期结束时对目标的达成度进行总结,提出进一步改进措施意见。教研组计划课题化有助于教研组长从长考虑教研组的建设,形成教研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结合,也将真正寻找科研工作与教育教学的互融。

在校本培训中,把提高教师研究能力作为培训的重点。学校将专门邀请教科研方面的专家来定期为我们的教师作指导,开设教师课题研究的讲座,如指导如何选择课题、如何写开题报告、如何开展教学实践、如何写阶段性报告、如何写结题报告等有关科研工作如何开展的一系列讲座,并布置课题计划书的任务,要求每位老师根据培训指导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研究课题,撰写课题计划书,并在课题计划书的基础上,提出年度结题报告的研究要求。我们还会请专家对相关学科教师进行定期的教学专题讲座、教学诊断、课题指导、教研策略指导,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献计献策,使得我们的教师能从中得到宝贵的经验,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教科研探究中,这将改变一些教师对于教科研活动的认识的局限性,使其更多地、更全面地理解教科研的真正目的所在。

学校将继续每学期开展论文的评比,在评选过程中继续坚持严格规范的评选程序:首先学校科研委员会制订评选计划,学校科研委员会出任评选小组,对参评作品课题按“科学性、先进性、实践性”打分。论文评选过程都将本着“公开、公正、透明”原则,争取每次评选结果得到全体教师的认可。这些措施,为提高教师参加教育科研的积极性,让教师能够充分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情况等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教科研工作同学校的教育教学结合紧密,使教师在教科研工作中感悟到了其价值,因此学校的教科研氛围浓厚,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将继续要求全校教师人人有课题、课题多层次的局面。每一学期,学校都会组织“教研沙龙”活动。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将自己的教科研成果进行展示和交流。在课题研究上,我们学校将提出“问题即课题”的口号,要求教师“立足学校,立足讲台,立足学生”,从问题出发,有调查,有实践,有措施,并坚决反对空谈理论,反对形式化的追求。

我们将坚持开展“问题即课题”研究,各教研组审视本学科在教育教学并结合学校实际,找出急待解决的问题,即将问题上升为课题研究,使课题研究力争强调针对性,强调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根本目的。同时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学习用科研的眼光来审视、研究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把问题上升到课题,研究讨论在教育教学中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即把教科研的“立足点”放在解决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上。我们将继续通过问卷调查活动希望能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提供第一手材料,以便调整我们教育教学方法、策略,将开展问卷调研工作。

为此,我们将继续加强以下工作:一是开展通过“美育促进问题学生回归主流的实践研究”的反思和“课堂教学反思”的课题研究,以课题来带动办学特色的实现;二是教研组建设以科研为先导,每个教研组在学校总课题下确立小课题,教研组的一切活动围绕课题运转;三是骨干教师是科研的主要力量,校级以上的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必须是课题主持人,通过科研培训和实践指导,提高科研能力;四是完善学校、小组、个人三级科研网络,采用行动研究法,推进学校的科研进程;五是完善科研档案,做到种类齐、过程清,将科研工作纳入正常运作的轨道;六是围绕课题开展校本培训,逐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七是组织教师撰写科研论文并参加各级论文评选活动;八是每年有1项课题在市或区立项;九是科研工作管理规范化、开展正常化,教师人人有课题,并有过程性评价档案袋;十是每学期组织1—2次的教师科研培训,每月组织青年教师开展专题培训;十一是将研训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师生和谐的教学氛围。

五、完善机制系统促进心理工作

心理工作是我们学校一项学生教育的重点工作。学校的心理工作主要是运用心理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健康和谐的发展。我们将继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基本原则,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关注“问题学生”的心理需求,在面向全体学生普遍开展教育活动的同时,针对不同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做到五个结合:科学性与针对性的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学校通过完善由校长挂帅的心理教育工作小组,通过专题讨论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将继续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全员培训,同时在制度上强化,把这一培训纳入到教师“十二五”师训的轨道;我们要求每位教师以科研为起点,搞好分课题的实验、研究、结题工作,从理性的角度来提升自己的理念,提高自己在新形势下处理学生各方面事情的艺术,开拓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学校还将引进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充实师资,带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并将校内教师送出去培养,提高心理专业水平。

我们将继续通过心理活动课、主题班会、校园活动等教会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解决各种心理烦恼;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中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教育,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学校将继续以学生发展为主体,进一步完善校内心理团体辅导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的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感染;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人生哲理,健康成长。

在班级的教育管理中,我们将继续要求班主任老师在德育工作的教育中要充分运用心理教育的手段,如暗示、激励、感染、期望、鼓舞、唤醒等各种手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针对班级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管理手段,设计各种有益于学生成长的活动,开展好学生教育工作;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独立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起自己的奋斗目标,设计好自己的人生道路,使班级的管理更人性化、合理化,以此推动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是开展心理教育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保障。学校将继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活动或专题讲座,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景设计、角色扮演、心理知识讲座等。在心理教育课程的设置中,我们继续注重营造个性化的气氛,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内容的贴切性、操作的实践性,使学生放松心情,敞开心扉,分享快乐,同担烦忧,共解困惑。团体训练是开展心理教育的又一个手段。我们将继续通过团体的训练辅导,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顽强的毅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达到开发潜能,完善人格的目的。我们还将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结合德育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团体辅导训练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大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确立一个专题,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利用校少先队活动、黑板报、校报等阵地,开设健康教育的专栏,办好心理健康教育小报。

我们知道,社会资源的调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劣,已成为塑造学生人格和品行的重要方面。我们将继续调动社会资源,让学生参与社会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完善的人格和坚韧的毅力。家长是学生成长的又一位导师,家长素质的好坏,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学校将在未来的实践中,进一步开展好家长学校工作,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和引导,让家长们都来关心和重视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做好资源输出,以我们的优势协助街道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开设心理咨询热线,使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多点上得到发展,使我们的学生在健康心理的构建中,逐步回归主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们的美育促进学生回归社会主流的研究,是一个关乎“问题学生”审美价值观形成并促进其人生价值观形成的研究。这个研究是一个学生审美同化与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学校的各项工作,而学校的各项工作又与学生的这一过程相互关联。因此我们说,审美价值如同其他价值一样,是一种关系范畴。审美价值唯有在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统一关系中得以形成,也是学生在审美活动中,将审美价值转换为某种审美价值观的核心机制。

我们认为,当代的美育,应该有着更加广阔的内涵和外延,并越来越重要地担当着育人的职责。为此,我们还将继续借助美的感性形象、情感感染和超越功利的特点,将培养美感、提高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促进智慧思想和道德品行、完善人格心理结构等着眼点与学校各项工作相融合,以达到使学生回归社会、得到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