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踏实走着每一步

踏实走着每一步

时间:2022-03-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踏实走着每一步——记“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潘源潘源,32岁。时间紧,任务重,潘源深感肩上的责任和压力。2005年的全国“两会”,新闻中心派出一批精兵强将赴北京进行报道,潘源作为前方报道组负责人之一也在其中。
踏实走着每一步_记“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潘源_云影萍迹

◎踏实走着每一步——记“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潘源

潘源,32岁。

1992年—2000年,遵义电视台新闻部记者;

2000年,应聘于贵州电视台;

2000年—2001年,新闻中心《今日视点》记者;

2001年—2002年,新闻中心采访部记者;

2002年—2O03年,新闻中心编辑策划科科长;

2003年—2004年,新闻中心重点报道科科长;

2004年—至今,新闻中心《新闻联播》制片人,先后有20多件作品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2005年,荣获中国记协授予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

潘源到贵州台这六年,每年都在进步、每年都有“飞跃”。记者问道,“刚到贵州台新闻中心《今日视点》时,你只是栏目聘用人员,当时你觉得压力大吗?”潘源毫不掩饰:“肯定大,从地州市台来到省级台,一切都是陌生的。我只有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地适应、融入新的环境。好在《今日视点》氛围好,靠节目说话,我加倍努力地做片子,慢慢地就得到了领导、同事的认可,然后才开始稍微有了点自信。”

2001年,贵州电视台策划组织了建台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异地采访活动——“贵州卫视东部行”,由于是首次采用卫星传送进行远距离、大跨度的异地采访报道,对采编人员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新闻中心张榜竞聘主创人,潘源大着胆子参加竞聘,最后连他自己也没料到,成了四个主创者之一。那年他到贵州台不到一年的时间,只是一个栏目聘用人员。竞聘完后,领导马上布置任务,当年28岁的潘源满怀着饱满的激情先赴浙江、福建、上海等地进行前期采访,完成了上万字的详细报道方案,随后又和同事们一起,历时两个月,行程两万公里,转战东部l3个省市,圆满完成了采访报道任务。

这次异地采访给了潘源极大的锻炼,同时他扎实的业务能力和踏实的工作作作风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2003年3月,为迎接省党代会的召开,新闻中心策划了一组大型系列报道,这次领导直接就指定了潘源作为总负责。时间紧,任务重,潘源深感肩上的责任和压力。潘源主创的一个系列《高原春潮涌》,共88集,要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走完全省87个县区市,并且还要把节目做好做细,必须深入采访,找出每个县的特点,每集还要捕捉到带有泥土气息、生活气息的事例,以此来反映全省各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可喜成绩和典型经验。这不是潘源一个人扛着摄像机想怎么拍就怎么拍的问题,他还带着一干人马,不仅要统一协调一些杂事,还要统一部署题材的采访拍摄,一两天、两三天跑一个县。每拍完一两个县,马上写稿,寄回台里。每天,从清晨开始赶路、采访、拍摄,晚上看素材、写稿,通常忙到凌晨一两点钟,第二天还不能睡懒觉,必须得起大早赶路、采访,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天天如此……用潘源的话说叫“高强度、超负荷”,报道组付出的辛勤劳动确没白费,得到了领导的肯定,观众的好评,该组报道之后获全国广播电视新闻一等奖,贵州新闻二等奖。

潘源2000年到贵州电视台,而2000年—2005年,是“十五”计划时期,也是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攻坚阶段,无疑,西部大开发成为这一时期我省新闻宣传的主旋律。潘源清醒地意识到:要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一方面要继续提高自己的各项电视采编业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有侧重地选择方向,通过学习积累“钻”进重点领域和行业,提高专业化水平,争取向“专家型记者”的方向努力,才能拿出有见解、有深度、有分量的报道。几年来,他对“交通建设”“西电东送”等反映西部大开发的重点题材特别留心,尤其注重日常的资料搜集积累。现在要是问起他“交通建设”“西电东送”等方面的有关情况,他随口就能如数家珍。一次,他的同事王丹、张怡制作大型报道《精彩中国》有关贵州电力的题材时,知道他对这个领域很熟悉,可以当个“活资料库”用,请他帮忙出主意,没想到第二天他主动拿出一份几千字的底稿,两位同事真是觉得既高兴又过意不去:“其实可以完全不关他的事,出出主意,随便说说就行了,没想到他那么认真,拿出的底稿很到位、充分。”

很多人认为,新闻比艺术类专题好拍,就几十秒钟,新闻专题最多也不过几分钟,抄抄文件、资料,扛起摄像机扫一遍就可以了。这或许是一种误解。拍新闻同样需要平时的积累和扎实的业务功底,像一些重大的报道是最考验记者的时候。2005年的全国“两会”,新闻中心派出一批精兵强将赴北京进行报道,潘源作为前方报道组负责人之一也在其中。当时贵州台在北京设立演播室,为了充分利用演播室。领导提出邀请在京开会的贵州代表,做一期关于“西电东送”的访谈节目,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在5分钟的时间里,纵横谈论“西电东送”,这么短的时间能说清楚吗?而且第二天就要求播出,这是考验记者硬功夫的时候。好在潘源对“西电东送”的内容平时注重积累观察,对其背景、来龙去脉、给贵州带来的影响等等都了如指掌,甚至细到一些相关重要数据都能准确背出。虽然任务压头,但有平时记忆库里的“粮草”作“后盾”,当天晚上,潘源随即写出访谈稿《关注“西电东送”关注贵州发展》。否则的话,仅靠一晚上,慢慢去查资料、了解情况,还真是抓了瞎。第二天将访谈稿立即送到两位代表手中,一位是向德洪——全国人大代表,贵州金元电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一位是廖少华——全国人大代表,六盘水市长。临近中午还没消息,他们同意接受访谈吗?潘源的心里一直七上八下,如果不同意,现在要改做其他访谈,完全来不及了,没有退路可走!心中这块沉甸甸的石头直到中午接两位代表前往演播室的路上才落了地!两位代表对访谈内容很满意,没有反对意见和修改意见,顺利接受了采访。平时我们看到的访谈节目基本上是10分钟左右,甚至更长,5分钟的访谈,如果做得不好,也许观众还没听明白,节目就结束了。怎样切入?怎样寻找角度展开话题?潘源首先从几个关于贵州电力的数字入手,请两位代表解读,当几个数字解读完的时候,已经勾勒出了贵州西电东送的轮廓,整个访谈言简意赅,角度新颖,思路清晰,重重的话题轻松地提起,一气呵成。

在很多观众印象里,《新闻联播》这类栏目多是动态新闻,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一些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光靠动态新闻已无法解答,需要作深层次的报道,或透视、或背景分析等等,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相应地,对新闻记者的素质和能力就要有更高的要求。潘源的述评新闻《余庆的“热效应”与“冷思考”》,就不是一般简单的动态新闻所能说得清楚的。“西电东送”一开始,潘源就介入报道。这几年,西电东送确实给贵州很多地方的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拉动,这方面的报道也不少。同样潘源带着这样的思路走上采访余庆县的路程,到了余庆县深入了解情况下来,才发现和当初想的不一样,构皮滩水电站落户余庆,当电站建设大规模推进的时候,不是想象的那样给余庆县各方面都带来很大的拉动,相反遇到不尽如人意的困惑,报不报道?怎样报?最后潘源及时调整思路,选了余庆县的构皮镇作为一个点,以此切入,提出问题。随着工程的推进,采用的都是大规模的机械施工,原来期望大量人员涌入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尽管之前构皮滩镇早做好了充分的多方面的准备,仅旅馆从2家猛增到37家,想象的和现实存在着差距,作者接着客观分析原因。余庆县委县政府也在思考着解决办法。作者没有就事论事,最后从一个高度点评到:“从‘热效应’到‘冷思考’,余庆县在大项目拉动中碰到了新情况,而这种新情况催生的思考本身其实就是一种财富。对于一个山区农业县来说,学会用新思维、新观念去应对新的发展命运,这对于余庆县今后的发展更加重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对于其他县,或对于全国范围内的很多工作,用“新思维、新观念去应对新的发展命运”又何尝没有普遍意义呢?做这种报道尤其要把握好分寸,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据说当初审了五六次稿,每句话都字斟句酌。从中我们也看到了潘源较强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善于思考的习惯。

对于成就报道一般容易流于面面俱到的巢臼,如果要省事的话,把材料拿来整理个甲乙丙丁,再配上画面未尝不可,但如果要是把“歌功颂德”的成就报道做成评述新闻就需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能力了。在潘源的另一篇评述新闻《“加速度”与“含金量”》中体现了这点,由于他经常做重大主题报道,对贵州经济发展比较留心,三年前潘源就想过这个问题,只是时机未成熟。2005年年底,“十五”计划即将结束,正好省委宣传部要求新闻中心开一个专栏《在这片热土上》,回顾贵州“十五”期间,全省上下在西部大开发下做出的各项成绩,也就相当于一组成就报道。潘源认为原来曾经想过的贵州经济“加速度”与“含金量”的问题,时机已成熟。几年来,他一直留意着贵州经济发展,并随时积累搜集资料,当任务布置下来时,只是找角度切入,如何表现的问题。尽管有所准备,潘源还是不敢懈怠,在有限的时间里,又做了细致的采访。为了找寻几个数据,到省统计局和相关同志聊了一下午,一点点地去“抠”去“挖”,终于在一大堆枯燥的数据中发现了几个有价值的数字。于是我们在《“加速度”与“含金量”》中看到了作者从几个数据入手分析贵州经济发展的“快”(加速度)与“好”(含金量),整篇稿件没有空泛浮夸的言辞,都是有理有据的分析,最后作为专栏《在这片热土上》的开篇推出,播出当晚,白方芹台长看后立即打电话到新闻中心表示满意。这条片子之后获得2005年度贵州新闻一等奖。但潘源总是强调:“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稿子多次修改,都得到陈海字副台长和杨茂林主任的亲自指导,其实开始很庞杂,是他们帮我逐渐明晰了思路。”

潘源说,每次由他负责的大型采访报道,都觉得是在“够”,就像横亘在头顶上的单、双杠一样,使劲地“够”,促使他不断地超越自己、突破自己。当我问他:“觉得现在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他说:“就是要不断地打破自己固有的一些思维,打破自己的框框和模式。电视发展更新的速度太快了,得随时跟上这个步伐。上级的要求、观众的欣赏水平都越来越高,所以总觉得有一种压力和紧迫感。”

2005年l2月中旬,为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省委宣传部策划组织了“沿着红军的足迹一穿行多彩贵州”的特别报道,潘源又带领新闻中心一群精兵强将踏上长征路。让潘源等几位负责人反复琢磨的是,“命题作文”下的老题材如何做出新意,最后确定用一种平民化视觉解读这段历史,强调记者本人的主观感受和对记者本人的冲击来反映今日长征路上的变化。历时4个月的采访拍摄,又一轮高强度、超负荷的运转开始了,又是清晨赶路、采访,晚上看素材、写稿,工作到深夜,稿子一遍又一遍地推翻、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当发现问题时,潘源总是直截了当地当面指出:“问题出现,总不能去掩饰吧,只能说出来,哪怕吵吵也好,都是为了把节目做好。”潘源坦率地说,可同事又说他总能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一个人不能包打天下,我喜欢在一个积极、团结、坦诚的氛围中工作,”潘源认真地说。当报道组在征途中、节目还在播出时,就得到省委宣传部的肯定和赞扬,这对大家来说无疑是一种鼓励。

2006年4月底,终于完成93集的长征报道,5月份,一个反映对口帮扶贵州贫困地区的大型报道《山海相连携手十年》开始拍摄,潘源和他的同事们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本文刊载于《贵州电视》2006年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