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业防治水稻成虫防治

农业防治水稻成虫防治

时间:2022-11-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水稻稻象虫属鞘翅目象虫科害虫。稻象虫又称水稻象鼻虫,俗称钩鼻子虫。 成虫、幼虫均能危害水稻,成虫食害稻苗茎叶,当被害叶伸出后,受害轻的叶面会出现横排小孔,受害重的叶片折断漂浮水面。一般在早稻返青期危害最烈。通气性好、含水量较低的沙壤田、干燥田、旱秧田易受害。稻象虫的发生与栽培措施、地势及土质等密切相关。发生量一般旱田高于低湿或积水田,旱秧田高于水秧田,沙质土高于黏质土。

水稻秧苗期叶片上有横排小孔,受害重的叶片折断漂浮水面,是稻象虫造成的。水稻稻象虫属鞘翅目象虫科害虫。稻象虫又称水稻象鼻虫,俗称钩鼻子虫。全国各产稻区均有分布。除危害水稻外,还食害瓜类、甘蓝、番茄、玉米、油菜、麦类等。

【危害特点】 成虫、幼虫均能危害水稻,成虫食害稻苗茎叶,当被害叶伸出后,受害轻的叶面会出现横排小孔,受害重的叶片折断漂浮水面。幼虫食害水稻幼嫩须根,被害稻株发黄,严重时抽不出穗,或形成秕谷,甚至成片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包括口吻)约6毫米,灰黑色,被灰黄色细鳞毛。头部额区伸长如象鼻是其主要的形态特征。翅鞘上各有10条细纵沟,近后端中央处有一椭圆形灰白斑。

卵 椭圆形,略弯曲,长径约0.9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后变淡黄色半透明。

幼虫 老熟时体长约9毫米,白色稍弯曲,多皱纹,足退化。

蛹 长约5毫米,初乳白色,后变灰色,腹末有1对刺突。

【发生规律】 稻象虫在国内自北向南1年发生1~2代。浙江每年发生1代,江西、贵州部分1代,多为2代,广东2代。1代区以成虫越冬,1~2代交叉区和2代区也以成虫越冬为主,幼虫也能越冬,个别以蛹越冬。幼虫、蛹多在土表3毫米深处的根际越冬,成虫常蛰伏在田埂、地边杂草落叶下越冬。江苏南部地区越冬成虫于第2年5~6月产卵,10月羽化。江西越冬成虫则于5月上中旬产卵,5月下旬1代幼虫孵化,7月中旬至8月中下旬羽化。2代幼虫于7月底至8月上中旬孵化,部分于10月化蛹或羽化后越冬。一般在早稻返青期危害最烈。通气性好、含水量较低的沙壤田、干燥田、旱秧田易受害。春暖多雨,利于化蛹和羽化,早稻分蘖期多雨利于成虫产卵。

越冬成虫寿命长达7~8个月。成虫羽化后仍暂停留在土室内,以后外出活动,以傍晚活动最盛。傍晚时交尾最多。早晨傍晚和阴雨天多栖于稻株上部,晴天则多潜伏于稻丛基部。有假死性,喜食甜食,无明显趋光性,一受惊动即坠地。1代幼虫60~70天,越冬代的幼虫期则长达6~7个月。幼虫孵出后停留在叶鞘内数小时至1天,然后沿着稻株潜入土中,聚居于土下3毫米处的稻根周围危害须根。老熟后在稻根附近的表土下3毫米处筑土室化蛹。1代蛹期6~10天。

夏秋间各虫态历期为:卵期5~6天,幼虫期60~70天,蛹期6~10天,越冬代历期可长达200天以上。

稻象虫的发生与栽培措施、地势及土质等密切相关。一般免(少)耕栽培方式,危害较重,尤以6月10日左右的小苗直栽及早栽的常规秧本田受害更重。发生量一般旱田高于低湿或积水田,旱秧田高于水秧田,沙质土高于黏质土。

【防治措施】 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是关键,配合草把诱杀,进行综合防治。

(1)农业防治 提倡少(免)耕与深耕轮换,以降低越冬代虫源基数。冬春结合积肥将稻田周围杂草清除。春耕耙沤田时,幼虫、成虫都浮在水面,把浮渣和虫子捞起深埋。

(2)物理防治 成虫喜食甜食,将稻草扎成30厘米左右长的草把,洒上红糖水,并在每个草把中放入5~8个糖果,傍晚均匀插入中稻秧田中,每亩插草把20个左右,次日清晨收集草把捕杀成虫;或将玉米秆、玉米芯或南瓜、甘薯切成小片穿在小竹竿上插入田中,诱饵离水面2~3厘米,每亩插60根,一般晚上插,清晨收集后杀死诱集的成虫。

(3)药剂防治 常年发生此虫严重的田块,可在耙田时每亩用40%水胺硫磷乳油,边喷边耙,可杀死幼虫。用下表中常用的杀虫剂,可以较好地防治该害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