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鳖动作姿势的规律

鳖动作姿势的规律

时间:2022-1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身躯在水面下的方位、深度,以及运动的方向,与头部在水面的不同姿势之间有着明显的规律性。鳖下潜动作的规律。鳖下潜的动作过程必定是先缩头,随后自由下沉,身体从垂直向上或倾斜向上的状态,调整到水平状态或稍向下倾斜的状态时,再伸出头颈来游动(图4)。鳖下潜的方向,总的趋势是与头部在水面的方向一致的。

(五)鳖动作姿势的规律

1.头部在水面的姿势与身躯在水面下的状态规律

鳖的头部在水面有斜向伸出、垂直伸出和水平伸出3种基本的姿势,姿势不同是受到不同程度惊扰的表现。身躯在水面下的方位、深度,以及运动的方向,与头部在水面的不同姿势之间有着明显的规律性。打鳖技术就是根据这些规律,判断出鳖庞大的身体在水面下的深度和方位、运动方向等状况,把握杀钩动作的快、慢或深、浅的节奏;调整杀钩方向,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杀钩技巧的威力,将其打中的。所以熟练掌握这些有关的规律是极其重要的。

(1)头部斜向伸出水面的姿势。头部斜向伸出水面是保持着警惕状态的鳖,其姿势特征是:将眼睛、鼻子、嘴巴等半个脑袋斜向上伸出水面,耳膜藏在水面下,处在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的机敏状态,一般不向前游动,可以出现在离岸边任何距离的地方。这是水面上最常见的保持着警惕性鳖的姿势。

img2

图1 鳖头斜向伸出的姿势

由于受到人畜活动轻微的惊扰而离开岸边时,鳖常斜向伸出头游向水中,而受到较大的惊扰则是从水下潜入水中。一般在水面呼吸换气2次,最多3次,就要潜游到岸边新的隐蔽场所。

为了觅食、寻偶离开岸边浅水隐蔽处时,多从水面游向水中。在水面,如果没有受到直接的攻击和巨大声响等大的惊扰,下潜几分钟后,会浮起伸出头来呼吸换气,并观察周围和岸边的环境,寻找新的隐蔽处。当环境持续安静无扰时,则可能会缓慢地向周围游动,或扭头左顾右盼。

鳖的头部处在斜向位置伸出水面时,其身躯约呈45°角斜吊在脑后的水面下10~20厘米的地方,鼻子的朝向一般就是下潜后的运动方向。如果是因为受到较大的惊吓而突然地缩头下潜,其方向不一定向前,多数是向前下方。

(2)头部垂直伸出水面的姿势。头部垂直伸出水面是受到较严重惊吓的鳖,其姿势特征是:头部前端的鼻子、嘴巴、眼睛,即半个脑袋垂直伸出水面,耳膜藏在水面下,不扭头四处张望,不向任何方向运动,处在高度的警惕状态,随时准备缩头下潜到水底。常出现在有陡坎的岸边和距离岸边十几米以内较近的地方。

img3

图2 鳖头垂直浮出的姿势

鳖还善于利用水面的树叶、树枝、浮萍等作掩护,将鼻子藏在下面呼吸,非常的隐蔽诡诈,此时半个头呈垂直方向伸出水面,其身体亦是垂直的吊在水下,不向任何方向游动,处于高度的警觉状态。在水面停留的时间往往只有几秒钟,稍有风吹草动,听到声响或看到人影的晃动,就会立刻缩头潜入水底,动作很快,只在眼前一晃、一闪就不见了,水面几乎没有什么痕迹。但如果受到明显的惊吓,在缩头时四肢同时发力,能使身体闪电般地离开原处达1米远,水面上可留下被脚爪大力搅动后的波纹和漩涡,或有水被搅动的声音。如果下潜前没有继续受到惊吓,则再次浮出呼吸时就会是半个头斜向上伸出的警惕状态。

垂直伸出的状态,身躯接近垂直地吊在水下20~40厘米的地方,如出现在几米之内离岸边较近的地方,看到人影的晃动,缩头后多是背向岸边或背向打鳖者的方向下潜。一般情况下都是角度很陡地向水底运动。

img4

图3 只露出眼睛和鼻孔的浮头姿势

(3)头部水平伸出水面的姿势。脑袋水平方向露出水面,一般是处在寻偶交配状态下的鳖。当鳖在水面没有受到惊吓,或感到环境安静无扰时,身体就会从吊在水下的状态上升到斜向上,或继续上升到接近水面的地方,再次浮头换气时,就会是只伸出鼻子和眼睛的姿势,并且会断断续续地向前游动。这种只露出鼻子和眼睛,看不见嘴巴的下颌,并且向前游动的鳖,就是典型“未受惊吓”的特征表现(图3)。常出现在受干扰较小、20米开外距离较远的地方。鳖在未受惊吓的状态下缩头下潜后,会沿着鳖头部的朝向,向前方游动,或者向左前方、右前方游动,很少会调头向后方向游动,或向下深水处游动,下潜后水平方向的移动范围较大。所以没有受惊扰的鳖,身体就在脑袋后面10~15厘米以外很表浅的水下。觅偶交配的鳖,甚至会将头、背甲、尾部三点都露出水面,相互嬉戏追逐,色胆包天忘乎所以,在水面上可连续停留几十秒甚至几分钟的时间。这是最容易打的鳖,往往一竿子未打中,可收回线来再打第2次甚至第3次。

出现在距离岸边较远地方的鳖,一般都胆大、停留时间长、头部在水面是向前游动的、动作慢。出现在离岸边较近的鳖,不论是否受到惊吓,一般都保持着高度警惕性,不向前移动,下潜的动作很快。

(4)其他的姿势表现。将整个头和部分脖颈,高高地斜向上朝向岸边伸出的姿势。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风浪中的鳖,在较大的风浪中观察岸边的动静,寻找隐蔽场所。这种状态的鳖,由于在水面停留的时间较长,只要能避开侧风的干扰,仍旧是比较容易打到的。

另一种是在大型的湖泊水库中,几千克重的大鳖傍晚在距离岸边百米开外的地方,高高地伸出整个脖颈,观察岸边的环境,准备回到自己过夜的场所,远远看过去就像水面上的一只小水鸭。

(5)各种姿势间的转变。随着环境状态的变化,头部在水面的不同姿势会相互转变。环境更为嘈杂或继续受到惊吓时,鳖下一次浮出就会处在比上一次更加警惕的状态,直至变得刁滑诡诈。环境持续安静就会逐渐放松警惕,倾斜、垂直、水平3种不同的姿势之间,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相互转变。在水面任何姿势的鳖,只要受到直接的攻击或受到巨大声响的骚扰,都会因为受到了惊吓而立刻缩头,潜入水底甚至钻入淤泥躲避。隐蔽在岸边的鳖,或是在岸上晒太阳的鳖受到惊吓,也是立刻离开岸边到水底躲避。鳖钻入淤泥后,其正上方水面常会泛出一团混浊的、带有大量气泡的浊水。

(6)鳖下潜动作的规律。鳖下潜的动作过程必定是先缩头,随后自由下沉,身体从垂直向上或倾斜向上的状态,调整到水平状态或稍向下倾斜的状态时,再伸出头颈来游动(图4)。如果是继续向下潜到水底,则整个下潜的角度都是较陡的,鳖下潜后只是深度位置的变化较大,而水平移动的距离变化较小。也就是说,鳖在水下的位置就在离浮头处正下方不远的地方。如果下潜后向其他方向游动,由于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较大,情况就复杂了。

img5

图4 鳖缩头下潜动作示意图

鳖下潜的方向,总的趋势是与头部在水面的方向一致的。比较特殊的规律表现在,出现在距离岸边较近的地方时,脑袋斜向上或垂直伸出水面的姿势,缩头后都是向背离岸边或背离打鳖者的方向下潜;在距离岸边较远的地方,下潜的方向多变,但以向前下潜的方向为主。

鳖缩头下潜的几个动作是连贯的,在不超过1秒钟的时间内,身体的下沉过程基本是垂直的,下潜深度在50厘米范围内,偏离原来位置的水平距离不大。也就是说,惊恐的鳖缩头后0.5~1秒的时间内,鳖的身体就基本在原浮头处下方50厘米左右深;水平位置的偏移不超过一个身体长度的地方。时间越短鳖的所在位置越浅,水平方向偏移的距离越短;时间越长,所在位置越深,水平方向的偏移越大。

2.鳖的特殊动作习性表现

(1)“闪动”现象。逃避过多次打击,受到极度惊吓的鳖非常刁滑,再次浮出呼吸时,是从水底缓慢地垂直向上,往往利用水草、浮萍等作掩护,开始只伸出鼻孔,继而伸出半个脑袋,处于极度的惊恐状态。若感觉环境仍旧不安静,则只是在眼前晃一下就立即缩头了,行踪极其快捷诡异。当鳖连续不断地受到惊吓,水面较小,或其他原因又无地可藏、无处可逃时,为了呼吸换气和观察环境的需要,悄悄地将嘴巴眼睛露出水面。此时如未受到继续惊吓,停留在水面的姿势是:身体在水下是腹甲微向上,而不是背甲微向上,脖颈向前倾,整个身体呈“反弓形”垂直地吊在水下。头颈一动也不动,稍有人影晃动和声响,就会在缩头时四肢同时发力,使身体闪电般地离开原处近1米远的距离,躲避攻击和侵害,继而快速潜入水底或钻入淤泥。下潜的方向复杂多变,毫无规律可言。“闪动”能力是鳖在水中反应敏捷的精彩表现。如此刁滑、机敏的鳖多是1千克以上的大鳖,多出现在距离岸边几米远的地方。

(2)鳖钻入淤泥后的水面特征。受到惊吓的鳖如果下潜并钻入淤泥,水面上往往会冒出一团浊水和气泡,呈蘑菇状并不断变大,有面盆大小,这是因为水底淤泥中的有机物在缺氧环境下分解所产生的甲烷、硫化氢等还原性气体,或其他气体,经鳖爪的搅动,大量冒出水面的现象。这一团浊水气泡的下面,就是鳖藏身的准确位置。十几分钟后,鳖必将在这团浊水气泡的附近再次浮出呼吸。有时鳖浮出前会再次从原位置冒出一团浊水气泡,这是因为鳖钻入淤泥较深,浮起时再次搅动淤泥的现象。

冒浊水气泡的现象在较小的水面比较常见,如村边生活用水的池塘、田间灌水的池塘、鱼池等。在大型的水库、塘堰、湖泊中比较少见,在水底淤泥稀薄或有水草的地方也不会冒出浊水和气泡。鳖的这一钻泥习性就像鸵鸟在沙漠中藏头不顾尾的现象一样,彻底地暴露了自己隐藏的位置,其结果是在劫难逃。

绞回途中脱钩逃逸的多是钩住了后半部的大鳖,脱钩后都是就地下潜到水底躲避,而不会游向远处,水面可能泛出浊水气泡。

(3)仅在水面短暂活动的现象。鳖主要是生活在岸边的两栖类爬行动物,一天24小时中,主要是为觅食、寻偶、逃避岸边的干扰,才断断续续很短几个小时在水中活动。同一只鳖连续两、三次露头呼吸,都遭遇到钓子的攻击,就会在水面上销声匿迹,水面上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都见不到它的踪影,这只鳖可能已远远地逃离了这片水域,而更常见的去处是趴在远处岸边或对岸有遮掩可藏身的浅水处,或是攀附在水面下的水生植物上,以及趴在只要能随时伸出头,甚至只伸出鼻孔呼吸的一切可以落脚的地方。岸边的土坎下受到常年风浪冲刷形成的凹陷处,经常是鳖的隐蔽场所。水面狭窄无处可藏时,则潜入水底,浮出水面呼吸时只露出鼻孔。只有当你突然出现在离这个新的隐蔽点较近的地方,它才会被赶出来再次游到水中另找地方攀爬,否则短时间内,任凭你怎样击掌叫唤,都不易将它赶到水中来。

(4)鳖对生活环境的特殊要求。在一天24小时的绝大部分时间,鳖都是隐蔽在岸边的浅水处休息和觅食,但必须要有适当深度的水环境供其躲避侵扰,否则就没有安全感而不会在这样的环境中活动。在水很深的环境中,也因不易快速潜到水底而达不到躲避的目的,所以在大面积的浅滩水面和水非常深的水库边,以及水质极佳、清澈见底又没有水生植物作掩护的地方,是很少有鳖的踪迹的。鳖一般适合在0.8~2米的深度,低于60厘米就很少见有500克以上鳖的活动,一般情况下鳖也不会到超过3米深的水域活动。这是在野生环境中打鳖时需要掌握的一条重要规律。

(5)领地和群聚现象。鳖晚上都要隐蔽在岸边的浅水处休息,就地伸出头来呼吸换气,甚至将身体半埋入泥沙,躲避水獭、水貂、水老鼠等天敌动物的伤害。

然而,在大型水域中,2千克重以上的大鳖,常有在岸边相对固定地段过夜的现象,且这些过夜的地段上都有明显的标志物或特征。例如:一株独树、一根电线杆、一条突出的土埂等等。这说明鳖是利用自己敏锐的视力,根据岸边的参照物回到固定过夜场所的。有经验的打鳖者就是根据这个规律,找到几千克重大鳖的踪迹的,这都是过去不轻易外传的技术诀窍。在夕阳余晖中,大湖的湖汊里,常有大鳖伸长脖颈在远处向岸边眺望,它们是在观察岸边的环境,寻找并回到原来过夜的地方。被捕获的野生鳖中,常见裙边有“V”形的咬痕,那是鳖相互撕咬打斗留下的。在争夺过夜场所的打斗中,个体大者占优是必然的结果。这些现象或许就是鳖有领地习性的表现。

在大湖的湖汊中,由于渔船的不断进出,常会形成一条没有水生植物的通道。日出前或夕阳下,经常能观察到3~5只鳖相隔几秒钟到几分钟,一只接着一只的从通道的一侧游向另一侧;在交配季节,能看见几只鳖在水面相互追逐嬉戏;鳖在大水域中并不是相对均匀地隐蔽在岸边,而是相对集中地分散隐蔽在某一小段岸边上;在有食物的地方往往会有多只鳖活动;民间冬天在水边的洞穴或树洞里常能同时掏出几只鳖,在同一小片淤泥中能找到几只越冬的鳖。以上种种现象只能说明是因为觅食、寻偶、对环境的选择等原因的偶然表现,不能充分证明鳖有群居性。

(6)好静少动、胆小怕惊、行踪诡秘。

鳖在水面呼吸换气的时间很短,一般只有几秒钟至十几秒钟,且动作快捷隐蔽,常出现在意想不到的角落,或利用树叶、树枝、浮萍等浮在水面的东西作掩护,伸出头甚至只伸出鼻孔呼吸,有时水面上数十分钟不见其踪影,有时又会突然出现在极近距离的水面上,给人以像幽灵般机敏诡诈的感觉。鳖用敏锐的感觉能力、躲避隐藏的方式,主动回避各种侵扰和伤害,以躲躲闪闪的生活习性保护自己,这是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求生存的本领,是鳖喜静怕惊习性的根源。

人们对鳖的认识是这样描述的:

似鱼非鱼类鳄鱼,水陆两栖水边上。
有蹼有裙白肚皮,中厚边薄脖颈长。
裙似舵来蹼是桨,灵活自如鱼一样。
有水就有鳖踪迹,喜洁怕脏要溶氧。
寻偶觅食水中游,呼吸换气水面上。
喜荤吃素颇挑食,螺贝瓜菜鲜肚肠。
张嘴能辨百种味,顶风逆水美食尝。
喜静怕惊似精灵,行踪诡秘岸边藏。
冬钻淤泥夏晒背,烈日高温要乘凉。
受惊下潜钻淤泥,浊水气泡水面上。
眼观四路像灯塔,耳听八面水下方。
摸黑迁徙搬新家,既聋又瞎陆地上。

四肢强壮爪锋利,挖洞产卵岸坡上。
头爪配合向上攀,飞檐走壁不胜防。
可饱可饥岸边睡,减少消耗寿命长。

综合民间各地的这些顺口溜,较为形象和全面地描述了野生环境中,鳖的各种生活习性和特点,是打鳖技术和其他各种捕鳖方法者,都应该熟悉和掌握的。20世纪80年代后,因为过度捕捉的恶果,鳖在我国濒临灭绝。当前,在大湖、水库等大面积水域中,野生鳖的生态虽然正在逐渐恢复,但由于野生鳖的生长速度很慢,普遍形成有繁殖能力的群体还有待时日,人们在短期内还不易全面地观察到鳖真实的野生习性。

3.对水面疑似目标的识别

由于钓子打鳖的有效控制范围在30米左右,要用肉眼分辨出这么远距离的疑似目标,甚至更远处目标的状态是很困难的。实践中,主要是凭经验和特征识别水面上相似于鳖头的疑似目标,常见的有乌龟、黄鳝、蛇类、蛙类等。

(1)乌龟。生活在水中的乌龟,也是两栖类爬行动物,也需要伸出头来呼吸换气。乌龟有厚重的甲壳,没有裙边,爪子上没有蹼,在水中的浮游力量、灵活程度远不及鳖。所以在水中的动作,龟的头在水面的姿势与鳖有明显的区别。

龟的头是垂直伸出水面的,而且是尽可能将头部都伸出来,露出水面较高,并且保持着这样的垂直姿势和高度向前游动。龟的鼻子不尖,基本是圆形的,远看颜色较深,发黑。而鳖的浮游能力强,头多数是斜向上伸出水面的,向前游动时,始终保持着只伸出半截头将耳膜藏在水面下的状态。鳖的鼻子很尖,远看鳖头颜色较浅,发灰。当鳖头呈垂直状态伸出水面时,是不向任何方向运动的。

(2)黄鳝(俗称鳝鱼)。黄鳝是脊椎动物,小黄鳝都是雌性的,大黄鳝都是雄性的。黄鳝亦是依靠水中的溶氧生活的。当天气闷热、高湿,降雨前夕,以及各种原因使水中溶氧减少时,黄鳝就会把整个头颈全部伸出水面,将鳃鼓得大大的,通过鳃上的黏膜直接在空气中补充氧气。鳃边上常会有一些残留的水泡,民间称为“摇桩”、“泡鳝”。这种黄鳝都是雄性的大黄鳝。一般都出现在距离岸边数米较近的地方,头垂直伸出水面,长时间停留在水面不向任何方向游动。缩头时垂直下沉,颜色发黄或淡红,鼻子比鳖圆,比龟尖,比较容易识别。

(3)蛙类。青蛙是两栖类动物,在岸边草丛里和浅水中生活。当受到惊吓或遭遇其他动物捕食追杀时,会跳入水中躲避。青蛙跳入水中后,一般会顺势潜入深处,但片刻就会浮出。青蛙在水中仍旧会受到乌鳢等各种凶猛鱼类、蛇等其他多种肉食动物的攻击。所以在短暂的停留后,会迅速游回岸边或其他水生植物上。有些小型的蛙能在水面上连续地跳跃到水生植物上。在水面上,青蛙的头与鳖头十分相像,特别是当青蛙的姿势处于全身放松,整个身体吊在水下时,更是难以区别。

青蛙在水面上受到惊吓时,会因快速躲闪而在水面留下水花,游动的速度比鳖快很多,而且会在水面上留下激起的波纹。而鳖只能在水下快速灵活地游动,露出头的游动速度十分缓慢,受到惊吓时缩头的动作不会在水面留下明显的波纹痕迹。

(4)蛇类和其他动物。蛇也是爬行动物,在长江中下游的淡水水域中活动的蛇,相对南方要少得多,且大多数都是无毒的。常见的有半米长左右的水蛇,黄褐色,很像黄鳝。但水蛇腹部有鳞片,尾巴是圆的;黄鳝腹部无鳞片,尾巴是扁平的。乌梢蛇(乌沙鞭)有1~2米长的,这些蛇在水中的活动目的主要是为觅食、迁徙路过。由于蛇的游动速度快,动作幅度大,头伸出水面很高,水面留有很明显的波纹。稍有打鳖或垂钓经验以及熟悉田野的人,都不存在蛇与鳖的鉴别问题。只有当水蛇静止不动,距离又较远时,才存在识别问题,但这种静止状态一般都是很短暂的。在水中还经常会看到水老鼠和落入水中的某些昆虫等其他动物的游动或挣扎,但其形态和动作与鳖差别甚远,也不存在识别问题。

(5)异物。水面的各种异物千奇百怪,常见且需要鉴别的诸如单个的菱角、小瓶子、竖着的一小截竹竿或树枝等等。在距离较远看不清时的鉴别方法,主要是看它是否在动,或是移动;是否在原来没有的地方出现的,或是突然消失的。那些随风漂荡、没有任何变化和动静的东西,就可视为异物而不予理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