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龙眼双线盗毒蛾

龙眼双线盗毒蛾

时间:2022-11-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龙眼双线盗毒蛾又名棕衣黄毒蛾,属于鳞翅目毒蛾科。除为害龙眼荔枝外,还为害芒果、龙眼、柑橘、梨、桃、玉米、棉花等。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损失。雄蛾体长9.3毫米,翅展20~26毫米。头部浅褐至褐色,胸腹部暗棕色;前中胸和第3至7和第9腹节背线黄色,其中央贯穿红色细线;后胸背线红色。成虫夜间羽化,具趋光性。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抵抗力。结合修剪,清理果园,将病叶落叶集体烧毁,减少虫源。

十一、龙眼双线盗毒蛾

龙眼双线盗毒蛾又名棕衣黄毒蛾,属于鳞翅目毒蛾科。除为害龙眼荔枝外,还为害芒果、龙眼、柑橘、梨、桃、玉米、棉花等。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福建、台湾、海南和四川等龙眼产区。

(一)为害症状

主要以幼虫咬食叶片叶肉,残留表皮,常将叶片咬成缺刻,或将嫩芽全部咬食、花蕾咬破。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损失。

(二)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2~14毫米,翅展20~38毫米。雄蛾体长9.3毫米,翅展20~26毫米。体暗黄褐色。前翅黄褐色至赤褐色,带浅紫色闪光,内、外线黄色;前缘、外缘和缘毛柠檬黄色,外缘和缘毛被黄褐色部分分隔成三段。后翅淡黄色。头部和颈板橙黄色,胸部浅黄棕色。腹部褐黄色,肛毛簇橙黄色。

img14

图13 龙眼双线盗毒蛾

卵 略扁圆球形,由卵粒聚成块状,上覆盖黄褐色或棕色绒毛。

img15

图14 龙眼双线盗毒蛾幼虫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21~28毫米。头部浅褐至褐色,胸腹部暗棕色;前中胸和第3至7和第9腹节背线黄色,其中央贯穿红色细线;后胸背线红色。前胸侧瘤红色,第、第2和第8腹节背面有黑色绒球状短毛簇,其余毛瘤乌黑色或浅褐色。

蛹 长约13毫米,圆锥形,褐色;腹面各节有细纵纹;疏松的棕色丝茧,尾端有10余根带钩的臀刺。

(三)发生规律

该虫一般每年发生4~6代。以幼虫在叶片中越冬。3月环境适宜时结茧化蛹,4月成虫羽化。成虫夜间羽化,具趋光性。产卵在叶背面,成长条形块状,并有黄色绒毛覆盖。初孵幼虫群集取食,2~3龄后开始分散为害。老熟幼虫多在草丛和枯枝落叶中结茧化蛹,少数在树干基部裂缝中结茧。

(四)防治方法

(1)加强果园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抵抗力。科学修剪,剪除病残枝,调节通风透光,保持果园适度的温湿度。结合修剪,清理果园,将病叶落叶集体烧毁,减少虫源。

(2)保护和利用天敌。

(3)根据该虫具有趋光性,可用黑光灯诱杀。

(4)化学防治。低龄幼虫为防治关键时期,可喷2.5%功夫乳油2000倍液,4.5%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15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2%甲维盐乳油2000倍液,或20%高氯·灭乳油15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40%水胺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