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工选种流程

人工选种流程

时间:2022-1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尽可能地收集有足够代表性的野生菌株或生产中表现优良的菌种。为了试验的准确性,要保证菌种的质量、培养基配方、接种、管理措施等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尽可能使之一致。经扩大试验后,将选出的优良品种放到有代表性的试验点进行示范性生产,待试验结果进一步确定之后,再由点到面推广。

(一)人工选种流程

1.人工选种的基本流程

食用菌人工选种基本流程如图4-3所示。

img31

图4-3 人工选种基本流程

(1)品种资源的收集

尽可能地收集有足够代表性的野生菌株或生产中表现优良的菌种。为了获得较好的效果,应首先确定选种的目标,是以菇质为主,还是以温型为主。采集点的地理条件应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为了便于以后对品种资源进行分析,应做好详细的采集记录。

(2)生理性能测定

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采用适宜的菌种分离方法获取纯菌株,随后采用平板与生产中的同种食用菌菌株做拮抗试验,适温培养1~2周,若有明显拮抗说明该菌株为新的品种。

(3)菌株比较

为了比较各菌株的优劣,应严格单收、单记各菌株的产量,同时还应对菇形、温性、干鲜比、始菇期、菇潮间隔、形态等进行详细记录。为了试验的准确性,要保证菌种的质量、培养基配方、接种、管理措施等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尽可能使之一致。试验还应按生物统计原理进行安排。

(4)扩大试验

上述的品种评比结果仅是个阶段性的成果,还应和当地的当家菌株同时进行栽培,证实它是更优良的菌株。

(5)示范推广

经扩大试验后,将选出的优良品种放到有代表性的试验点进行示范性生产,待试验结果进一步确定之后,再由点到面推广。

2.人工选种方法

(1)自然选种

该法是通过广泛异地引种、野生采集、孢子分离等途径获得菌种,将其进行驯化移栽,使其逐渐适应当地环境条件,并从中选优汰劣,选出性状优异的菌株。在菌种生产以及试验性栽培中,反复进行比较和选择,最终确定优良的食用菌品种。

(2)杂交育种

该法是通过将不同遗传性状的亲本之间进行交配,使遗传物质重新组合配对,通过双亲性状的优势互补或借助一个亲本的优点去克服另一亲本的缺点,产生具有其双亲优点的育种方法。杂交育种一般有单孢杂交、多孢杂交、单双核杂交、原生质体融合等方法,一般科研、育种上多采用单孢杂交或原生质体融合等,通过这些办法处理的菌种常常可表现出较强的“杂交优势”。

(3)诱变育种

该法是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处理细胞群体,促使菌种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性状的改变,然后从变异的菌种中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菌种的方法。科研上常用的主要有辐射诱变育种,如紫外线照射、X射线等高能量射线,以及用一些化学药剂进行诱变育种。

(4)基因工程育种

该法是在基因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工程,又称基因操作、DNA重组技术等,基本原理就是把我们需要的目的基因通过载体DNA与原品种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大分子结合,然后人工导入一个受体细胞内,以让外来的遗传物质在其中“着生”,进行正常的复制,从而获得预先设计的新菌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